馬皇後見此,拉住朱元璋道:“好了,新年大吉之日,便不要再這般雷霆怒火。”
“哼,朱楨。”
朱元璋喊了一句。
朱楨忙不迭一路小跑上來道:“父皇。”
“將他廢為庶民,圈禁宗人府,由其長子襲爵。”
朱元璋甩袖道:“你這宗正也當負起職責,各地諸王若有不法,你當與老四商議,嚴厲處置!不可徇私枉顧。”
“是。”
朱楨無奈地應了一句。
這宗正可是個得罪人的活,雖然沒什麼實權,但老朱這一句話,就給了宗人府監察各地藩王的權力。
他以後得忙死。
朱榑擦了擦額頭的汗水,哭喪著臉,麵如死灰道:“孩兒領旨。”
沒被遷去雲南就不錯了,朱橚乾的壞事比他少得多,就是誤殺了個校尉,占用了一些驛站資源就被貶去雲南,他至少長子能襲爵,這一脈沒被廢掉。
“下去,彆在這兒礙朕的眼。”
朱元璋坐回了位置,一想到接下來還有一半畜生兒子要處置,就覺得有點心堵得慌。
不過等下一個上來的人出現後,心情又好了點。
因為到公元1402年12月底的時候,老八朱梓,老九朱杞,老十朱檀都已經死了。
所以下一個上來的是老十一朱椿。
朱椿是著名的賢王,很喜歡讀書看經史文章,去了巴蜀後,不僅勤勞愛民,能打仗平定蠻夷叛亂,還在蜀中推行文風教化,提倡教育。
這導致他的名聲非常好,沒有乾過任何壞事,給老朱狠狠地長臉。
見他上來,老朱笑眯眯地道:“朕的蜀秀才來了。”
朱椿帶著家眷上來,恭恭敬敬地撩開下擺跪地道:“孩兒參見父皇,母後,祝父皇母後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嗯,不錯。”
老朱笑容滿麵道:“起來吧。”
“謝父皇,謝母後。”
“你在蜀中做得很好,我很欣慰,不過不可驕傲學你二哥、七哥,當勤勉。”
“是。”
“在當地多看看風土人情,要為百姓排憂解難,不要覺得自己是藩王而高高在上,百姓供養了你,你更當愛護百姓才是”
“是。”
朱椿認真聽著他的教誨。
老朱又勉勵了幾句,這才讓他下去。
朱椿下去之後,本該是老十二朱柏,但他自殺了,所以下一個是老十三朱桂了。
朱元璋臉又一下子拉了下來。
這TM的。
簡直是冰火兩重天。
剛接見一個賢王,下一個就是畜生。
老七都還算好的了。
老十三也是位列四大惡人之一。
跟朱桂一比,朱榑都算是守法公民。
想到這家夥在封地橫征暴斂,隨意毆打殺戮百姓,導致民怨沸騰,老朱就氣不打一處來。
“兒兒臣參見父皇,母後。”
朱桂戰戰兢兢地上來。
他早年也是有功的,鎮守邊關,十分勇猛。
奈何邊境逐漸安穩之後,他就開始放飛自我,驕奢淫逸,對待封地百姓跟豬狗沒什麼區彆。
以前老朱看在他曾經的功勞上不做計較,最多就是下旨嗬斥一番。
但顯然如今的老朱已經忍無可忍了。
連老七都被廢掉。
他能跑了?
果然。
朱元璋先是瞪著他看了好一會兒,然後半天憋出兩個字道:“畜生!”
“兒臣知錯了,兒臣知錯了。”
朱桂嚇得魂飛魄散,連連磕頭,眼淚不斷地流下來。
“你當年有功,縱有不法之事,我也忍了,隻是下旨規勸,可你卻把我的話當耳旁風,我要你這不仁不義不忠不孝的兒子做甚!”
朱元璋冷聲道:“廢為庶民,長子襲爵!”
“兒領旨。”
朱桂慘笑一聲,麵露不甘。
可再不甘又能怎麼樣?
大明的天下是他爹的天下,沒有人能反抗他爹,就算已經當了皇帝的四哥也不行!
接下來朱元璋心情總算是好了一點。
因為之後的幾個藩王都還不錯,肅王朱楧、遼王朱植、慶王朱栴、寧王朱權,都是比較賢明的藩王,曆史上也無惡跡。
因此老朱和顏悅色,一一勉力。
直到岷王朱楩、穀王朱橞上來,老朱心又涼了下來,因為又是倆畜生。
果然。
真就是冰火兩重天。
上一刻還高高興興,下一刻就得生氣。
看了眼左右旁邊,朱雲峰和季赫都在那偷笑了,弄得朱元璋就更加惱火,對朱楩和朱橞一頓痛罵,亦是削為平民,讓兒子襲爵。
後麵的韓王朱鬆、沈王朱模、安王朱楹則是平庸藩王。
沒乾過什麼壞事,也沒什麼成就。
而且最主要的是,這些藩王在老朱這個時候才剛生出來,還是個嬰兒,談不上感情。
所以老朱也隻是說了幾句鼓勵的話。
之後就是唐王朱桱、郢王朱棟以及伊王朱。
這三人當中,朱棟是平庸藩王,朱桱則荒淫無度,朱更不用多說,四大惡人之一。
但朱元璋卻臉色複雜。
因為這三年齡都比較小,一個16歲,兩個14歲,都還沒就藩,目前還沒有乾壞事,他就不好說什麼。
而且最主要的是,他們的母親都被朱元璋下令殉葬了。
所以朱元璋也不好直接開罵,便隻能不冷不熱地勉力幾句,結束了藩王朝賀。
之後便是勳貴與文武朝臣。
見到連親兒子作惡都被廢為庶民,諸多勳貴和文武朝臣心中一凜,知道那個嗜殺的太祖又回來了。
這次連親兒子都不放過,他們如果表現得不好,恐怕九族都得消消樂。
因此一個個戰戰兢兢,老老實實地上去賀拜。
老朱當然沒那麼無聊跑到永樂朝來大肆開殺,因而隻要不是什麼大惡人,基本上都會和顏悅色地好好聊。
而對於像梅殷、鐵鉉這樣的臣子,他也是誇讚了他們的忠義,囑咐朱棣不許迫害他們。
如此足足過了一個時辰,主要的藩王、勳貴、高級大臣以及四方使者他都接見了一番之後,原本上午的朝賀才總算是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