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太祖下凡(新年快樂)_地窖裡的朱元璋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曆史軍事 > 地窖裡的朱元璋 > 第十八章 太祖下凡(新年快樂)

第十八章 太祖下凡(新年快樂)(1 / 2)

老朱一番話語之後,就正式宣布放糧。

湯和親自盯著。

不僅有賬房登記造冊,還要核對戶籍,有街坊鄰居作證,防止冒領、多領。

開倉放糧在古代可是個技術活。

因為古代王朝末期天下大亂,沒有秩序。一旦縣城被攻破,官吏被殺或者逃走,就意味著戶籍難以核查。

起義軍在開倉放糧,想收買人心的時候,有可能遇到潑皮無賴,或者一些家中餘糧多的富戶,假裝災民,從而領取多餘的糧食。

在以前這是很常見的事情,因而這方麵就得有所甄彆。

但恰好老朱是專家。

元末時期農民起義,起義軍為征召士兵,就多次攻打縣城州府,開倉放糧以換取民心支持。

而湯和則作為底層農民出身,眼神毒辣,誰是真窮誰來冒領,一眼可知。

所以能杜絕這種情況。

可惜的是長沙在張獻忠進攻的時候,幾乎沒什麼官吏。

當時恰逢長沙知府堵胤錫前往北京覲見皇帝,通判周二南在攸縣募兵,其餘中下官吏在張獻忠來時吩咐逃遁。

唯有長沙推官蔡道憲帶領數千人據守城池,最終城破尹先民與何一德投降,蔡道憲被抓,因拒絕投降張獻忠,被張獻忠處死。

老朱他們畢竟是明初的人,對明末的長沙情況兩眼一抹黑。

若有長沙本地的清廉官吏在,他們就不需要處理這些事情,讓官吏們去做,便能迅速把長沙的秩序恢複,不至於需要他們親自處理。

老朱他們則可以直接開始清剿流寇,殺貪官汙吏,宰兼並土地的鄉紳地主,留下一個朗朗乾坤,交予清廉地方官員治理。

“現在長沙城中無一官吏,皆逃遁而走。城外城內留下來的百姓對我們態度不明,該如何是好?”

想到這裡,老朱皺起眉頭,好似有些自言自語。

旁邊朱雲峰聽了,坐在搭建的帳篷裡,用筆記本調出他下載的明末資料道:“我記得還有個官員沒死。”

“誰?”

老朱問。

“我在找。”

“是好官還是?”

“是好官,找到了,叫劉熙祚。”

朱雲峰看著資料說道:“劉熙祚,崇禎十五年任湖廣巡按,政績斐然。張獻忠攻湖廣,他募得數千壯丁據守,但被張獻忠擊敗,退至永州,永州城破,在押解至長沙的路上,劉熙祚誓死不降,於崇禎十六年九月十九日被殺害於寧鄉。”

“九月十九日?”

老朱愕然道:“那不是今天?”

“今天晚上。”

朱雲峰指著西麵道:“長沙到寧鄉不遠,就三四十公裡,現在派人去還來得及!”

張獻忠攻湖南幾乎沒遇到什麼抵抗。

除了之前湖廣巡撫李乾德曾經詐降然後全殲了張獻忠的前鋒部隊以外,其餘地方基本上跑的跑,投降的投降,即便偶爾有抵抗也很快被攻破。

眼下湖廣巡撫李乾德、總兵孔希貴,還有桂王朱常瀛、吉王朱由棟、惠王朱常潤全跑路了,唯獨劉熙祚跑得慢了點,被困在永州。

他就幾千兵丁,守永州非常艱難,城破之後就成了俘虜。

因此這個時候正是張獻忠不斷攻破湖南各地,然後派人把俘虜的各地官員送去長沙的時期。

願意投降歸順就賜予官職,跟隨流寇四處作亂,不願意就殺害。

之前蔡道憲是如此,眼下劉熙祚也是如此。

不過對於老朱他們來說,如果現在去寧鄉的話,還有機會把劉熙祚救下來。

“事不宜遲。”

老朱走出帳篷,招來毛驤道:“毛驤,你帶三百人,即刻前往寧鄉,攻破那裡的賊軍,救出湖廣巡按劉熙祚。”

“是!”

毛驤領命而去。

三百人隨即出臨湘門。

明朝時期長沙當然沒有橫跨湘江的橋梁。

什麼橘子洲大橋、猴子石大橋、銀盆嶺大橋都是不存在的。

兩邊往來全靠船。

再加上長沙以水路而興,因此光臨近湘江的西城門就有四個。

但也正是水路興盛,船運發達,所以船隻眾多。

毛驤很快募集到了船隻,隻是多小船,三輪車沒法上去,加之去寧鄉的官道崎嶇難行,他們便乾脆放棄三輪車,改為雙腳走過去。

渡河之後,三百人急行軍。

他們沒帶輜重,隻帶了槍械,一路小跑,速度倒是不慢,沒多久便在天黑之前趕到寧鄉。

寧鄉此時也已經淪陷,有當地潑皮黎光照趁著大西軍抵達,城中混亂的時候,糾結一乾地痞無賴綁了寧鄉縣令沈之煌,被張獻忠任命為知縣。

由於孫可望部被打散,有不少人逃到了寧鄉,因而寧鄉已經知道長沙被人攻破的消息。

隻是剛得知不久,正處於驚疑不定的階段。

現在寧鄉級彆最高的是大西軍前營總兵白文選,昨夜他趁亂逃走,聚集了八百多人,連夜過河跑到了寧鄉,正在城中府衙休息。

可沒過多久,黎光照就匆匆進來哭喪著臉跑進來道:“總兵,敵人殺過來了。”

“怎麼回事?來了多少人?”

白文選一夜未睡,擔驚受怕,才剛睡了不到兩三個時辰,迷迷糊糊起來。

黎光照與數十名大西軍士兵軍官鼓噪道:“不知道多少人,隻看見城外來了群人,好似有數百,又好似上千。”

“他們.”

“噠噠噠噠噠!”

話音剛落,城外就響起了槍聲。

聽到這槍聲,白文選大驚失色,從床上爬起來喊道:“快跑!”

昨夜已經成為噩夢。

他們甚至連敵人在哪來,就隻能聽到槍炮齊鳴,隨著這熟悉的“噠噠噠”的聲音,周圍將士紛紛倒下。

要知道白文選可是孫可望部下猛將,最初隻是個火頭兵,但因每次作戰勇猛,身先士卒,明年就被張獻忠任命為前軍都督,僅次於孫可望等四大將軍之下。

問題在於作戰勇猛是一回事,至少他能看見敵人在哪來,有勇氣拿起手中的刀與明軍殺個你死我活。

可現在連敵人在哪來都不知道,這仗還怎麼打?

無辜送死嗎?

寧鄉城池並不大,就四四方方的小城,方圓不過兩三公裡,城牆高度不到兩丈,也就是四五米的樣子,訓練有素的士兵甚至能搭人牆上去。

毛驤帶著三百士兵,沒有什麼花裡胡哨,就從附近搜羅了幾個梯子,然後向著寧鄉東城門莽了過去。

城頭上有值守士兵,AK一梭子過去全都老實了,丟盔棄甲逃命。

緊接著毛驤第一個殺上城,城頭就已經沒有了大西軍,他扛著AK跳進城裡,帶了十幾個好手下了城牆,把城門打開,寧鄉就輕鬆攻下。

而城內已經是一片亂,這裡大概有兩三千大西軍,紛紛從西門逃走,一時間寧鄉城內各種嚎叫聲音連連。

毛驤沒有追擊大西軍,他的任務不是這個,便徑直前往縣衙。

古代縣衙承擔的功能非常多,除了治理以外,還有司法邢獄,往往呈現前衙後院,左右則有各房和監獄的格局。

像蘇三監獄就是後世明代唯一保存下來的一座完整監獄,位於縣衙西南一角。


最新小说: 炮灰的人生2(快穿) 退婚當天,千億富豪拉著我領證 冷少蜜寵:嬌妻掌中寶 正經道爺,女居士請自重 離婚後,總裁他急了 夜玄周幼薇 一日還-時間循環 拯救青梅的故事 1978,我考上了哈工大 神鬼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