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三十五年。
這一年……
趙昕已經六十。
而大宋的勢力之所及,北達漠北,南達三佛齊,幾乎將整個東亞、東南亞,都控製在自己的手裡。
此時,感覺就算是把秦始皇給拉出來,趙昕覺得都可以比一比了。
當然!
趙昕現在首先要做的,是先讓當地人,都能熟練地掌握大宋的官話。
這一年開春,趙昕便對他們進行了一次語文考試,考試既包括筆試,也包括口試,如果有能通過考試的,則可以成為三佛齊的預備官員。
最終……
在這一年,趙昕錄取了十二個各屬國的貴族子弟。
然後……
再安排他們當起居郎、當禦史。
接下來,還要考慮編撰三佛齊的史書。
其實……
不太好編。
畢竟……
前麵的曆史都好說,後麵大宋入侵三佛齊的這一段,就算你大宋的理由再充分,那你也是侵略者。
因此……
這一段該怎麼寫呢?
趙昕在琢磨了一個月後,乾脆選擇了放棄。
就如實地寫吧!
讓蔡京來操刀,專門寫這一部分。
因為畢竟是當事人,對當時的一些細節,都比較地清楚。
尤其是要把三佛齊的國王想用美人計,反殺他們的這一段,給寫出來。
至於你說……
正義不正義的,講道理,三佛齊也不見得有多正義。
如果三佛齊足夠正義的話,哪來那麼多的屬國。
不就是因為打了人家,因此這些國家才不得不成為三佛齊的屬國。
有關三佛齊的曆史的書籍,很快便開始編撰。
當然了!
由於這些貴族子弟的水平還是有限。
因此……
也隻能是慢慢地,一點一點地磨了。
也算是給他們找到了一點事情來做吧。
然後時不時地,趙昕也能從他們的口中,得到一些如何才能更好地發展當地的信息。
比如說……
三佛齊這邊也有煤炭。
自己的蒸汽船就十分需要煤炭的供應,因此最好是能把煤炭給挖出來。
雖說用木頭燒製的木炭,也能用。
但很顯然,效率不在一個檔次。
反正……
先聽聽他們當地,都有什麼資源。
然後再去考慮,接下來應該怎麼搞。
趙昕這一年,也抽空帶著趙明一起到了他們的地盤,去看了一看。
在看完了當地的居住、生活條件後,也是不得不考慮,接下來,他們是不是應該在三佛齊設立一個專門的海上航班?
這樣一來,那些原本分布在其他地方的三佛齊百姓,也能通過坐船,從而到達三佛齊的首都,去交換他們想要交換的物資。
這個可以先調研一下,問問百姓的需要。
總之……
趙昕的目的隻有一個,讓其他地區都對三佛齊首都形成非常強的經濟上的依賴。
隻有越是依賴,才越是能控製住這些地方。
趙昕將自己治國的想法,都教給了趙明。
趙明聽後,自然也是獲益良多。
不過……
這一年,好像打西邊而來的阿拉伯人的船隊似乎變少了。
大概是因為潘迪亞跟朱羅正在開戰吧。
趙昕也沒太管這個。
倒不如說……
這才好!
因為阿拉伯人會把東方的技術帶到西方。
這阿拉伯人不來的話,這技術外泄,反倒是沒那麼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