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著戎裝,神情肅穆,向張鄴行了一禮:“末將公孫知,參見元帥。”
張鄴看著他,語氣溫和而堅定:“公孫將軍,此次請你來,是有重任要交給你。”
公孫知挺直腰板:“請元帥吩咐,末將萬死不辭!”
張鄴點點頭,詳細闡述了計劃:“你曾與陳實共事,對他應該有所了解。我想派你去勸降他,曉以大義,或許能讓他歸順。”
公孫知沉默片刻,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可是元帥,陳實他……”
張鄴打斷了他:“我明白你的擔憂。但我們要給每一個士兵一個選擇的機會,讓他們知道,他們正在為一個禍國殃民的賊子作戰,而不是為了自己的未來和家鄉。”
公孫知深吸一口氣,最終堅定地點頭:“是,元帥!我願意一試。”
公孫知來到關押陳實的囚室,隻見陳實昂首挺胸,毫無懼色。他身穿破舊的戰袍,但眼中仍閃爍著不屈的光芒。
“陳將軍,彆來無恙。”公孫知拱手道。
陳實冷哼一聲,目光中滿是敵意:“奸佞小人,叛將!公孫小兒,你告訴他們,老子不服!
你們勝之不武,偷襲得逞,算什麼英雄好漢!”
聽到他罵自己‘公孫小兒’,公孫知並未動怒,反而平靜地說道:“陳將軍,勝負乃兵家常事。今日之戰,非你我之過,實乃時局所迫。
荊國四分五裂,百姓生靈塗炭,而宋南明三家卻割據一方,企圖瓜分荊國。我等身為荊國人,豈能坐視不理?”
陳實聞言,臉色微微一變,眼中閃過一絲掙紮。
他強辯道:“荊國君上倒行逆施,違背綱倫,宋主為天下黎民殺之,是為大義。豈是你這小人口中的割據一方?況且,你本是宋家臣子,奈何不忠不義,背叛宋家投靠張鄴?”
麵對他言辭犀利的質問,公孫知從容不迫地回應:“陳將軍,你我都知,荊國君上的確有過失,但宋南明三家又何嘗不是野心勃勃?
他們以‘大義’之名,行割據之實,百姓依然飽受戰亂之苦。
荊國雖弱,但尚存一線生機。
若能團結一心,恢複太平,豈不比屈從於他人更為值得?”
陳實沉默了片刻,緩緩問道:“你既如此說,張鄴又能給荊國帶來什麼?他不過是一介武夫,有何德何能統一荊國?”
公孫知正色道:“張元帥雖是武將,但深明大義,且胸懷寬廣。
他不僅收編了降卒,還承諾一視同仁,絕不厚此薄彼。
今日之戰,非他一人之力,而是全軍將士共同努力的結果。
若陳將軍能歸順,共同為荊國效力,何愁大事不成?”
陳實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但他仍試圖挽回顏麵:“我陳實乃宋將,豈能輕易投降?你莫非以為幾句話就能打動我?”
公孫知正色道:“荊國四分五裂,身為荊人,難道你就不惋惜?們就能改變現狀嗎?當然可以。隻要我們團結一心,共同抵禦外敵,荊國定能重獲新生。
陳將軍,你乃一代名將,若能歸順,定能成為未來荊國的棟梁之才。”
陳實沉默了許久,終於歎了口氣:“我陳實雖是宋將,但並非鐵石心腸。荊國百姓的苦難,我也看在眼裡。若你們真心實意,我願意歸順。”
公孫知大喜過望,連忙說道:“陳將軍深明大義,荊國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