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說完,接著大殿就八州三十二郡的治理以及邊境布防做了討論。
最終確定為內部廣積糧,抓農耕,保生產。
對外,與南、明兩個偽政權的邊境肅雲郡和寧州,增兵至十萬,仍由蔣琬和費施二人作為守將,同時出兵二十萬增援鴨兒關,張鄴親自掛帥,白遠為副將,公孫知為先鋒。
郭達、肖導成、範如意、陳實、嚴延等留在鹿中,負責訓練其餘三十萬兵馬。
至於其他各項事務,暫由白駒異管理。
事畢,大軍即刻開拔。
張鄴一行大軍浩浩蕩蕩,行軍數日,終於抵達鴨兒關。
鴨兒關守將袁捷此次不敢怠慢,立刻緊隨吳羅剛一同出來迎接。
吳羅剛雖然身在鴨兒關,卻對大荊虎軍新近動態知道一清二楚,這都歸功於與張鄴頻繁軍情的往來。
張鄴每每收到吳羅剛關於鴨兒關情況的回報,也總會回信關於最近的一些情況。
吳羅剛明白,這是張鄴對自己看重,一直來讓自己做重要的任務。比如此次鴨兒關危機,自己便是張鄴第一想到的人。
他快速近前,單膝跪地拜道:“末將吳羅剛參見元帥!”
張鄴立刻翻身下馬,扶起吳羅剛道:“快快請起!吳將軍最近辛苦了”。
他仔細看下,吳羅剛比之前確實黑了不少,整個人越發穩重。
想想當初第一次見他,還是滿口的金牙,一臉奸詐小人樣。
如今卻是一個沙場老將,飽受風霜的大將。不免感歎,人生之事,真是變化無常。
二人寒暄之際,袁捷也走近了跟前,竟也隨著吳羅剛,行了單膝跪拜禮:“末將袁捷參見元帥!”
張鄴這才看到袁捷,趕忙扶起。憶往昔,他記得這鴨兒關守將袁捷,這人不錯。
當初自己與袁捷前後夾擊了王俊大軍後,他還資助了不少甲胄和兵器。
雖然當初二人並沒有從屬關係,但明麵上也都承認自己是荊國人。
今天再見,袁捷這一拜,基本上算是徹底歸順了。
他抓住袁捷的手,感激道:“袁將軍,有你駐守鴨兒關,我倍感安心”。
袁捷聞言,臉上露出感激之色,他深知張鄴此言不僅是對他個人的信任,更是對整個鴨兒關守軍的肯定。
他沉聲答道:“元帥讚譽,末將愧不敢當。末將定當竭儘全力,守護鴨兒關,不負元帥厚望。”
張鄴點了點頭,目光掃過周圍的山川地勢,心中暗自讚歎。
鴨兒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確實是軍事重地。
三人隨即進入關內,張鄴在大廳中聽取了吳羅剛和袁捷關於鴨兒關防禦的詳細彙報。
張鄴了解到,雁國大將劉宗率兵二十萬前來攻打鴨兒關,一直來都被袁捷和吳羅剛二人抵住了數次的進攻。
既然知道了吳羅剛的七萬援軍後,劉宗仍沒有放棄,可又攻城不下,竟然想構築工事,圍困鴨兒關。
雙方就這麼僵持著。
這樣看來,雁國對荊國內的情況了如指掌,之所以劉宗不攻打了,看來是提前知道了,
如同吃了口蒼蠅,放棄吧得不償失,繼續吧又拿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