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不儘鼎爐火候難習處,不覺天上四十九日過去,此應七七之數。
老君教導薑緣煉丹,共教三次,此方第一次,應七七之數,此丹功成。薑緣站於丹房,回味老君煉丹的過程,其與火候似有獨到之處,煉丹時每次火候轉變,進風出風俱有難處。
薑緣看一遍,著實未曾習全,實乃火候難學,乃是不傳之秘,他以觀看來學全,難度極大。
老君吩咐仙童撤火,不消多時,鼎爐火候漸去,再者有仙童將金丹取出。
隻見一粒丹藥紅燦燦,丹香繚繞,使人聞之心神寧靜,靈台清明。
老君將金丹遞與薑緣,說道:“且嘗嘗,是個甚味兒。”
薑緣接過金丹,道:“老君,此……”
老君擺手道:“煉丹者,若教金丹未曾品嘗,怎煉丹?”
薑緣聞說,隻得再三拜謝老君,將金丹吞服。金丹入腹,以身中真火煆燒,頃刻即化,隻覺仙體隱有所增,聖胎神清氣爽。
老君問道:“廣心,如何?”
薑緣沉吟良久,道:“老君,金丹與成道者,亦有裨益。”
老君道:“自有裨益,如若不然,那猴頭怎得萬法不侵之身?將那麼多金丹當飯吃,運三昧火煆燒一塊,定得萬法不侵仙體也。你且看全,我方煉製第二粒仙丹。再是煉製第三粒。”
薑緣拜禮稱謝,不敢有誤,聚精會神。
老君方是叮囑道人,童子,再是煉製第二枚丹藥。
那架火的,拉風的,看爐的道人童子,忙碌不斷,隻管炮製第二粒金丹。
……
炮製金丹一枚需上七七四十九日,此方連續炮製兩粒金丹,用足雙七七數,即為九十八日。
天上煉製兩粒金丹光陰,人間不知幾代去,修行無歲月也。
兜率宮,丹房之中。
薑緣目睹連續三粒金丹炮製功成,若有所思,似乎有所明悟。
待三粒金丹功成,老君同薑緣回到中堂之中,設席而坐,將兩粒金丹一並與薑緣。
薑緣推辭不去,再三拜謝於老君,吞服兩粒金丹。
老君問道:“廣心,你今方觀三粒金丹功成,你覺如何?”
薑緣道:“老君,火候之說甚難,然難者,非火候一者,尚有九轉成丹一說。”
老君笑問道:“怎說,怎說?”
薑緣道:“火候難在於斤數,不知何處轉變火候,然我本精於火候,觀看三遍,有所領悟,此九轉成丹,有些許不明之處。”
老君道:“何處不明,你且與我說。”
薑緣問道:“九轉成丹之說,乃是以火候急煉九遍,是為九轉,我方見有煉丹道童,煉一遍停歇,以文火溫養,待歇足時,再是鍛煉,此九轉非一氣嗬成?”
老君笑道:“此道未有內丹道難,乃有停歇時,鼎爐中火候不可停也,以文火溫養,與煉丹者些許時間歇息,待疲倦儘去,再是九轉。在未九轉功成時,此金丹乃是個生的,待九轉時方為熟的。”
薑緣道:“受教。”
老君問道:“廣心,你可有明?若你明矣,我贈你些藥材,你方煉丹,若你能功成煉成金丹,我便教你‘煉丹’神通。”
薑緣道:“拜謝老君,我願一試,但請老君能使二仙童與我,此外丹道,一人斷難成也。”
外丹道須架火,拉風,看爐,且須知火候,斤數,一人難以功成,一旦疏忽,即功敗也。
老君聞說,取一藥盒,遞與薑緣,說道:“我與二仙童述說,此藥盒裡,有炮製五粒金丹之藥材,你且持著,若教五次不成,便須廣心下界去尋藥材。”
薑緣稱謝。
老君遂遣二仙童來,與薑緣使喚,教早日將外金丹煉成,並允一三尺六寸八卦爐,一間丹房等等與薑緣。
薑緣拜禮方退,與二仙童入了丹房。
二仙童拜禮道:“師兄,你怎吩咐,我等便怎做。”
薑緣回禮道:“有勞二位師弟,尚不知二位師弟可有法號?”
二仙童道:“老爺常以金角,銀角稱呼我二人,師兄可以此二名稱呼我等。”
薑緣望金角銀角,笑道:“今方有勞二位師弟。”
二仙童道:“不敢當。”
薑緣道:“二位師弟,我便安爐設鼎,但請二位師弟聽我吩咐,架火,拉風,火候到時,我自與二位師弟說。”
二仙童道:“但憑師兄吩咐。”
薑緣望丹房中鼎爐,曳步上前,安爐設鼎,不消多時,他將鼎爐立起,心靜如水,是以鼎爐安穩不動。
金角銀角稱讚道:“師兄安爐設鼎,較宮中諸師兄,強上許多。”
薑緣說道:“此步甚易,是以靜功罷。心靜者,鼎爐自是安穩,心亂者鼎爐即亂。”
金角銀角道:“師兄之功,難在何處?”
薑緣答道:“難在火候。實不瞞二位師弟,我所習之火候,與這等火候不同,我觀三遍,有些所得,但火候之說,怎是觀看能明,故我煉丹,多是功敗,望二位師弟莫怪。”
金角銀角麵麵相覷,說道:“若是火候,師兄,我二人或能助你一功。”
薑緣問道:“怎助我?”
金角銀角說道:“師兄,我二人跟隨老爺有些年數,卻是知得些火候,那火候一步,有我二人代勞,定能功成也。”
薑緣聞說,笑道:“二位師弟好意我已知得。然此等乃我道也,怎能取巧?”
金角銀角隻能作罷。
薑緣安爐設鼎,將鼎爐立起,他複取鼎蓋,但見鼎爐裡有些許灰塵白霜。他將內壁掃儘,不失其有任何灰塵白霜。
他心中有數,此多半是老君特意所留,是以見他是否注意到此處。
外丹七步,安爐設鼎,清爐掃鼎,溫爐育鼎,采藥裝藥,起火鍛煉,九轉結丹,撤火功成。
清爐掃鼎亦為必備之功,不可疏忽,若教煉丹時,鼎爐不淨,煉丹必功敗。
薑緣將鼎爐所淨,方是吩咐金角架火,銀角拉風,起的是文火,毫厘不差。真人將手掌放於鼎爐不遠,感受火溫,泥丸宮中聖胎隱動,相助於真人。
此步乃為‘溫爐育鼎’。
薑緣有心留意文火,待他覺攢足三兩六真陽氣時,他方使金角銀角停歇,將藥盒打開,取四味藥,依次開鼎蓋一角,封固真陽氣的情況,將藥材裝入,此裝藥有手法,順序斤數不可亂,不可多,不可少。
他將藥材裝入,使金角銀角,轉大火猛燒,他留心於烏精與兔髓情況。
但見真火鍛煉,烏精劈啪作響,兔髓發出咕咕聲響,烏精下沉,兔髓上升,此方薑緣便使金角銀角控火,以武火轉為文火,複使烏精與兔髓漸是在鼎中,不上不下,此為火候之道也。
薑緣聚精會神,隻管看爐,不使丹敗。
如此反複控火看爐,不覺五日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