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兄弟二人互是行禮,真見離去,薑緣上白鹿背,往靈山而去。
……
真個光陰迅速,不覺半載去。
薑緣終是近了西方深處佛地,但見此處有些琪花瑤草,古柏蒼鬆,家家向善,戶戶齋僧,富足糧足,果與西牛賀洲彆處不同。
薑緣騎鹿慢行,笑道:“果是‘天子腳下,皇城根上’,果有不同,西牛賀洲荒涼,此處是富足。”
白鹿啼叫一聲,似在回應。
薑緣使白鹿往前行不久,但見前路有一帶高樓,幾層樓閣,正是個‘靈宮寶闕,琳館珠庭’,他抬頭細看,運氣雙目,見那高樓庭閣,有無量佛光,此中定有修行的。
薑緣張望,但見那山門前有人走出,叫道:“那來說,莫非是斜月三星洞廣心真人?”
薑緣使白鹿近前,細細觀看,那人身披錦衣,手搖拂塵,足踏履鞋,飄然有道,身伴佛光,乃是修行有成者。
他下了白鹿,說道:“在下正是廣心。”
那人走了下來,拜禮道:“此處乃是玉真觀也,我法號金頂,奉佛金旨,在此候參盂蘭盆會者。今日有旨來,言說廣心真人將至,是故我在此等候。”
薑緣回禮道:“原是金頂大仙當麵,在下慢行,卻是晚了些,勞累大仙等候。”
金頂大仙道:“真人請隨我入觀,待我禮數周全,方送真人上山。”
薑緣道:“勞煩。”
金頂大仙上前來迎,薑緣隨其入內,將白鹿拴好,方是進觀中。
待入觀內,大仙吩咐童子看茶擺齋,將禮數周全,請薑緣在觀中歇息一二日,再是往大雷古刹去。
薑緣自是應下,與金頂大仙在觀中談說良久,歇足二日,騎白鹿出門。
金頂大仙親自相送,此往靈山之路,非行山路可至,乃從玉真觀中堂穿出後門,方可行至。
金頂大仙指著遠遠一座山峰,說道:“真人,那山處有五色祥光,那便是靈鷲高峰,勝境所在也。”
薑緣拜道:“有勞,如此,大仙我當前往。”
大仙回禮,目送薑緣離去。
薑緣騎白鹿往那山峰行去,行至不久,但見前路有一活水,此水有八九裡寬闊,滾浪飛流,隻得一條又細又滑的獨木可過,此獨木旁有一扁,扁上書‘淩雲渡’。
薑緣指定此獨木,笑道:“好個獨木橋。”
白鹿心怯,說道:“老爺,此處我斷上不得,這木又細又滑,怎個能上?”
薑緣搖頭道:“此道有二,一見你向道之心,若是動搖,斷上不得,二見你入道,隻得身輕體輕方可入得,果是個有趣的。”
白鹿道:“老爺,不若駕風霧過去,那般省事哩。”
薑緣道:“罷,罷,罷。你既生怯,入我袖中就是。”
白鹿跪伏謝恩。
薑緣將袖裡乾坤一招,將白鹿收入袖中,曳步上前,踏上獨木橋,如履平地,往那岸上去,少頃間,他行至岸上,此橋斷難不得他。
他方行至岸上,有祥雲來,徑落身前,乃是那海上菩薩。
薑緣拜禮道:“觀世音菩薩。”
菩薩道:“廣心真人,今得世尊旨來,接你入雷音寺內。”
薑緣道:“有勞,有勞。”
二者遂不多言,起祥雲往山上去,入了山中,但見那山中,彩鳳雙雙,青鸞對對,紫芝香蕙,仙猿白鶴,諸般仙景,一應俱全。再往上看,見‘東一行,西一行,儘都是蕊宮珠闕,南一帶,北一帶,看不儘的寶閣珍樓’,又有那天王殿,護法堂在,使山中安寧。
菩薩按住祥雲,說道:“廣心真人,此處便是靈山,世尊正在靈山之巔大雷古刹中。”
薑緣道:“靈山勝境果不負盛名。”
觀音菩薩笑道:“真人,世尊正在其上等候,但請隨我來。”
薑緣唱了個喏。
觀音菩薩將祥雲一墜,落到靈山之巔,真人緊隨其後。
行至山門前,急有金剛來攔。
菩薩說道:“此乃廣心真人,應盂蘭盆會來,速速放行。”
金剛不敢攔,將門放開。菩薩這般引薑緣行門三道,一門有一難關,隻聞盂蘭盆會,俱是放行。
菩薩帶薑緣行至大雄寶殿前,在大雄寶殿外設席,時有諸佛,阿羅,揭諦,菩薩,金剛,比丘僧,尼在此處,再有群仙彙聚,歡歡喜喜,好不熱鬨,正是等待‘盂蘭盆會’。
菩薩帶薑緣往大雄寶殿去,行至殿門前,有打供的神僧入殿稟報,不消多時,神僧來請薑緣入內。
薑緣聞說行入殿中,但見那殿中蓮座,如來端坐其中,其拜禮道:“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廣心,拜見佛老。”
如來方開口道:“早聞廣心之名多時,今方有緣法一見,且起,且起!著座與廣心。”
說罷。
有神僧上前,取二座至薑緣身前,在左側近佛些的是蓮台,在右側離佛遠些的是蒲團,神僧請薑緣落座。
薑緣笑了笑,坐在蒲團上,說道:“勞佛老賜座。”
如來道:“今真人為三星洞來,參此盂蘭盆會,久聞真人精通佛法,若是盂蘭盆會散時,真人可願一留,與我佛眾共議佛法。”
薑緣道:“我之佛法,乃家師所傳,不得家師一二,稱不得精通,承蒙佛老不棄,自願與佛眾共議佛法。”
如來笑道:“如此甚好,便請真人入席,晚些自法會將始也。”
薑緣稱是,起身拜禮於如來,方是離了大雄寶殿。
如來端坐蓮台,望送薑緣離去,目中有憾,轉望觀音菩薩,說道:“觀音尊者,你覺廣心真人之法如何?”
觀音菩薩合掌道:“曾聞近來廣心真人與老君學法,其法日漸增長,來日定為大法力者。”
如來道:“你卻不知,其今時法力不淺,非那亂天之猴頭能較,一身神通本事,得菩提道兄真傳,大法力者勝之不易。”
觀音菩薩道:“若如此說來,足以開府稱祖也。”
如來道:“早有傳聞,菩提道兄不日便將三星洞傳與廣心真人。適才我請廣心真人坐蓮台,卻遭其拒,真人道心不移,不入我靈山,真乃憾事也。”
觀音菩薩道:“緣法不至罷。”
如來搖頭道:“老君至否?”
菩薩道:“不曾。”
如來道:“既如此,再等些許年數。”
觀音菩薩合掌再拜,不作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