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看爐,本待靜候真陽氣,煉丹不可心急,他忽是心有所感,朝府外張望,似有人至。
真人道:“師弟,你方在此蘊得真陽氣來,我方出府一看,不知是何人至,近來菩薩造訪多次,總不是菩薩再訪。”
真見道:“大師兄且去,此處有我看火,大師兄且安心。”
薑緣聞言,方是往洞府外走去,他行至府外,將府門大開,走出細細一看,但見遠方有狂風陣陣,慘霧陰陰,複隱有神光藏於其中。
真人運氣雙目,窺破神光所藏,在其中的,乃是他一舊人也。
那縱風霧的,不正是南瞻部洲灌洲二郎顯聖真君。那在霧中隨行的,乃是梅山六兄弟,以及一眾兵馬,一個個腰挎彎弓,手持利刃,那天上盤旋獵鷹,那身旁細犬相隨,其手中有狐兔,虎狼。
薑緣見風霧朝他此處而來,心中知得,乃是這二郎真君來看他了,他足下升雲霧,往那風霧中去。
行至半空,雙方相見。
那二郎顯聖真君見了薑緣,急傳令停住,上前與薑緣相見。
二郎神與真人見之,攜手相攙,真君說道:“真人,多年不見,近來可安好。”
薑緣道:“真君,我靜心修行,自是安好,真君彆來無恙?”
二郎神笑道:“我自無恙。”
二人談說間,俱是見舊人心喜,薑緣請眾等入洞府敘舊,二郎神知此處乃是菩提祖師所在,不敢冒犯,故使兵馬與六兄弟在府外,獨與薑緣入府。
待入府中,二郎神先是拜見了祖師,方是同薑緣入樓台。
薑緣設席以禮相待,獻上時果,獻畢,方是問道:“真君此來,可有何事須我相助?”
二郎神坐於席間,笑道:“不然!此來本教與眾兄弟一同圍獵,然則路途遇見有人狀告,流沙河外有妖祟攔路,不使人通過,我便持三尖兩刃槍,與眾兄弟同是往流沙河外去,打算降得妖祟。去時方知,那林中攔路者,乃是真人座下白鹿,我問其一二,方知其奉真人之意,在此阻攔辯法,辯不過者,不與通行。我聞之,見此路至真人家中,未曾多遠,便同眾兄弟等過來。真人須知,此來我非問罪哩,知真人使白鹿在那,定有事由,我乃為與真人敘舊而來。”
薑緣聞聽,道:“真君果是自在,圍獵四方,此真君來與我敘舊,定要在府中多住些日子。那白鹿一說,確如真君所說,事有緣由,真君可曾有聞昔年有一鬨天的齊天大聖?”
二郎神點頭道:“自有所聞,有說今時此大聖脫困,受戒沙門,功完即坐蓮台。昔年此鬨天的大聖,還是真人你降伏的。”
薑緣道:“實不瞞真君,此大聖乃我師弟也,今時皈依沙門,亦為修行。然則此修行,需受劫數,方可功成,故海上菩薩與我借人,我便借三者與菩薩,白鹿便是其一。那鹿兒在那處攔人,乃是一難。”
二郎神道:“竟是這般。有聞那大聖神通廣大,不曾與之較量一二,他日若有機遇,定要試試本事。”
薑緣笑道:“定有良機。”
他心下了然,今時的悟空若與二郎神相爭,五五之數罷,二郎神有細犬相助,獵鷹作眼,眾兄弟相隨,若是擺開陣勢,則是輸定無疑。
二人將此事說開,遂不再提此事,二郎神隻道須他相助之處,但他遣人來說,他定全力相助於薑緣,而後二人暢談,情投意合,正是談說歡喜。
……
話表,取經人一行,路遇流沙河在此遭難,那李興實隻躲水中,不與豬八戒,孫行者交戰,流沙河洶湧,渡船亦難行。
豬八戒引李興實上岸無果,終是孫行者靈機一現,去南海請了觀世音菩薩,菩薩使惠岸行者出手,方是使李興實知了取經人正是唐僧,就此皈依,以法名沙悟淨為用,取一渡船來,渡河西行。
如此在行者牽馬,八戒護左,悟淨護右,惠岸行者在雲端護持,諸般法力者相護,使唐僧安然渡過流沙河。
惠岸行者在助唐僧渡過流沙河後,方是離去。
自此,取經一行人方是齊全。
正應‘心猿持金公,木母意馬降,黃婆本赤子,齊心護元神’,一如修行丹道,此方五人齊全,隻待心定時,功果即成。
師徒五者,自流沙河出,往西而行,曆遍了青山綠水,行路無阻。
八戒挑擔行走喜笑顏開,說道:“師父,這般好了,久不曾遇難,前路無有阻礙,西天就在眼前。”
行者罵道:“你這呆子,此乃何處?門尚未出談何功成!”
悟淨牽馬說道:“大師兄,二師兄,莫要爭吵,前路尚有難行處哩。”
唐僧問道:“悟淨你曾住此帶,你言前路難行,怎說?”
悟淨道:“師父,你有所不知,此前路近些日子起來,有傳聞那遠路有一林,名‘法林’,林中有一魔,甚是有名。”
唐僧再問:“那魔做什麼勾當,如此有名?”
悟淨答道:“那魔不吃人,不害人,乃至有人供奉祭拜,為人驅邪降魔,端是神異。”
唐僧聞說,喜道:“如此,怎會難行?”
八戒囔囔道:“師父,你莫聽師弟胡扯,世間怎有不吃人的妖魔?恐這是那妖魔做的把戲,等人不懼,再聚多些,吃個撐哩,有道是‘三年莫開市,開市吃三年’。”
悟淨搖頭道:“二師兄,你有所不知,此妖魔不同,非為傷人,乃是在林中與人辯法,若是辯不過他,他便不許人過去,是故其所在林中,有‘法林’之說,前路難行,便難在此處,我等西行,必過那林中,如若不然,隻得功棄。”
唐僧愁容道:“卻不知那辯的,是什麼法,若是佛法尚是好說,若是諸類旁法,我等佛門之人,如何辯過?”
孫行者聞說,心懷嗔怒,道:“管教前走,我料其有甚法力,敢攔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