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說道:“廣心,勞你解了定身,我問上一問。”
薑緣聞聽,指定二人,道聲‘解’,那二人即能動彈言語,跌倒在地,惶恐不安。
清風明月叩頭道:“師父,救我,救我。那東來的和尚,都是些強盜,要打殺我等。”
大仙說道:“此間之事,廣心與我言說儘矣,你二人怎還在此處信口雌黃?”
清風明月啞口無言,不知如何言說。
大仙指定二人,說道:“你二人乃是個修仙的,太乙玄門門下,怎做如此行為?仇怨廣心,謀害取經人,如此種種,怎是修行的人該做的?”
清風明月朝上磕頭,不計其數,道:“師父,我等知錯,知錯!望乞師父舍大慈悲,饒過我等。”
大仙說道:“你二人致使是五莊觀遭了打砸,這般言行舉止,若是到那佛祖去,菩提麵前去,亦無理可說,修行不修心,我怎能容你等?你等且去,再不為我門下。”
清風明月驚道:“師父,我等知罪!”
大仙道:“且去,且去!昔日較你等年幼者尚是出師,你等遲遲修行不曾有進,正是不修心之因,我屢次放縱,今時釀成大禍,你等自去。”
清風明月見大仙無有回轉之意,滿眼墮淚,隻得離了觀中。
大仙將二人趕走,轉身拜禮道:“此方乃我教徒無方,才使有這等罪行。”
薑緣避開,怎敢受此禮,他說道:“不敢當此禮。”
大仙道:“廣心且在觀中少待我一二,我方去與取經人一眾賠罪。”
薑緣道:“我在此處等候大仙。”
大仙往殿上而去。
薑緣與眾人正在觀中,望著滿地狼藉。
觀中眾弟子朝薑緣拜禮,說道:“廣心師兄,我等將觀中收整一番,望請恕我等無禮。”
薑緣回禮道:“諸位師弟請去。”
眾弟子往觀中走去,收拾狼藉,未曾有所怨恨,嬉笑著處理,正是有所修心,不為外物所動。
薑緣暗自點頭,大仙門下弟子,大多為良善之輩,如清風明月那等,終究是少。
……
話表鎮元子大仙走入殿上,與取經人一眾賠罪,道儘自身不是,教徒無方。
猴兒本以為鎮元子大仙來尋個麻煩,未曾想大仙如此豁達,連道無事。
大仙在殿中,吩咐弟子等將灶台再立起,奉些茶飯來與取經人一眾所用。
唐僧合掌說道:“勞是大仙,卻是我這徒弟的不是,將觀中打砸成這般。”
行者不忿,說道:“師父,此乃有人加害,你怎個這般來講。”
行者正是心有不睦。
大仙笑道:“確是我的不是,長老,此大聖說的在理。”
遂與大聖道:“我亦曾聞你的英名,知道你的本事,不曾想你連我那人參果樹,亦曾推倒。”
行者笑道:“我有個推山卸嶺的神力,怎推不得?”
大仙道:“果有本事。”
行者道:“你那樹有些可惜,不若我使些法子,救一救你那樹?我不瞞你,那天上地下的神仙,無不識得老孫,我去請上一請,定能救你那樹。”
大仙道是不必,他自有法子所救。
行者在觀中與之談說許久,離去前拜彆薑緣,取經人一眾方是離去,再是西行。
……
取經人一眾離去,大仙設席以待薑緣,奉上香茶時果,禮數周全。
薑緣問道:“大仙,不知此間歸來,可是散會?”
大仙搖頭道:“非也。我心有所感,故辭行元始天尊,那天尊諒我,方才使我歸來,菩提尚在參會。”
薑緣道:“竟是這般。此間之事,雖起於清風明月,但我與悟空亦有所過。”
大仙道:“莫說這般,那時我請你來,不想惹下這般災殃。”
薑緣正要再說些甚,忽是心神不定,朝西牛賀洲一處望去。
大仙道:“與你緣法者即生,廣心,你當一往。”
薑緣聞說,問道:“大仙,今時我未曾功成,與我緣法者,其緣法定是未成,此間怎會有緣法成者。”
大仙笑道:“有道是‘人算不如天算’,此間與你緣法者向道心乃最重,此時若不入你門中,來世再入,定有所不美,取決在你,那緣法者,尚有三日即生。”
薑緣道:“若是我收下,豈非誤人,若是不收,豈非緣法儘去。”
大仙笑而不語,不曾作答。
薑緣有心問祖師,卻不曾祖師在元始宮聽講,老君那等亦在,他無有所問之處,隻得去一看,此與他緣法者,到底如何。
他起身說道:“既如此,大仙,我當前往。”
大仙說道:“廣心且去,那緣法者,便在寶梁國。”
薑緣聞聽,說道:“那寶梁國昔日與我有些緣法,不想今時我那弟子,生在寶梁國。”
大仙道:“因緣際會罷。”
薑緣正是拜禮將要離去。
大仙攔下,說道:“廣心,往日無事時,多與我五莊觀中走動。”
薑緣道:“自當如此,那時若我有弟子,定是要使我弟子多來走動,那時大仙莫要怪罪我叨嘮才是。”
大仙笑道:“若你有弟子時,自可使其前來,我本該留你在觀中多住些許時日,然則此間與你緣法者將生,我不該留你,恐是誤事,是故使你前去。”
薑緣拜禮道:“定有機會再來大仙觀中,請大仙留步。”
大仙點頭,遣一二弟子,相送薑緣離開。
薑緣離了五莊觀,使個‘慶雲法’,往寶梁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