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笑著點頭,恐驚擾此地,他離遠些,駕雲霧來,往西南方而去。
老者見了行者騰雲,慌了跪伏,隻道神仙來也。
……
行者一路雲光,不消多時,行至翠雲山中,他站在雲頭往下張望,但見山中多有妖怪在巡山,若發現有人,定是亂棍打出去。
行者伸著指頭數著,心中暗道:“山中有兵馬數千,此鐵扇仙竟有這般人馬,我昔年亦曾遊曆乾坤四海,怎個不曾聞得此人名號?那老漢說此鐵扇仙性情不壞,且等我下山去問問。”
行者按落雲頭,落在山中,有巡山的小妖發覺,便上前來,問道:“那來的是誰,怎入我翠雲山中。”
行者說道:“我是外來的和尚,今聽聞鐵扇仙威名,故來山中拜訪,若有失禮之處,莫怪,莫怪。”
小妖細細一看,見行者麵有靈相,威氣不泄,慌張拜禮道:“不曾想是來訪的,是我失禮方真。既是來拜訪的,可去山中芭蕉洞,若你是拜訪鐵扇仙的,鐵扇仙許是不見你,若你拜訪我家大王,大王性情豪爽,定會見你。”
行者問道:“尚不知你家大王是那位。”
小妖道:“我家大王乃是牛魔王是也。”
行者聞聽,喜不自勝,那牛魔王乃是他長兄,後隨他大師兄修行,乃是他本家,再者牛魔王之子牛聖嬰與他關係密切,乃是一家人,若是這般來說,借扇之事,手到擒來。
他說道:“不想是長兄在此,卻是我孤陋寡聞。”
小妖問道:“長兄怎說?”
行者答道:“你家大王牛魔王,乃是我長兄是也,與我是本家兄弟。”
小妖道:“若是我大王兄弟,果是本家,不知你名諱,我好回稟大王。”
行者道:“我乃齊天大聖孫悟空是也。”
那小妖一聽,取個梆子,敲得急促,朝外便喊:“孫悟空來了,孫悟空來了!”
霎時間,山間震動,數不儘的妖怪烏泱泱的圍來。
行者掣出金箍棒,問道:“你等這是何意?”
小妖呼喊道:“大王有令,拿下孫悟空。”
說罷。
數百兵馬舉刀兵來,要拿下行者。
行者見之,金箍棒往前一幌,化作數百條鐵棒,將數百兵馬打翻在地,並未曾害其性命,隻消站起不得。
行者抓住那小妖,問道:“我與你家大王乃是結義兄弟,你等怎地來害我,若我明說,我教你等去地府見閻王去。”
小妖說道:“乃我大王之令,若教見著叫孫悟空的,唐朝來的和尚,一並拿下,帶入府中。”
行者不解其意,正要再問,小妖隻知這麼多,不知其他事情,任行者再問亦無用。
……
卻說山中之事,早有小妖報與芭蕉洞中牛魔王所知。
正在誠心奉香於豫鼎的牛魔王聞聽,大笑道:“來得好,來得好!正是不知他何時來,今來此山,定要與之一爭,難他一二,再者聽我那孩兒說,取經人一眾那姓豬的曾辱罵他,定要報此仇。”
說罷。
牛魔王取一條混鐵棍,穿戴披掛,便要外出。
羅刹女上前攔下,將芭蕉扇與了牛王,說道:“那行者曾與你是兄弟,本事如何你自知得,莫要吃虧,帶此芭蕉扇,若是不敵,以芭蕉扇退敵,若再不敵,回府中取豫鼎。”
牛魔王道:“不消豫鼎,有芭蕉扇足以捉他。”
羅刹女道:“大王小心。”
牛魔王取芭蕉扇,笑著應答,往府外而去。
少頃間,牛魔王出了洞府,行到山腰處,正見行者在盤問小妖,他即叫道:“那猢猻,怎敢入我山中,傷我兵馬。”
行者起身相迎,說道:“長兄,弟入山來拜你。”
牛魔王道:“當年你在花果山逞凶,教我與真人擒拿你,早聞你皈依沙門,修持正果,怎個欺辱我兒?
行者說道:“兄長,弟與賢侄關係密切,何來欺辱?”
牛魔王道:“你怎敢不認,我兒聖嬰曾言說,他本住號山枯鬆澗火雲洞之中,約束一方妖魔,乃是行善積德,在山間見取經人過,便要放行,不敢相阻,乃教你等言語辱罵,故出手阻攔,卻遭你這廝請得四海龍王,觀世音菩薩龍女那等援手來對付。”
行者道:“兄長,乃是誤事也。那出言辱罵的,乃是豬八戒,非是我。那時賢侄不曾認得我,捉拿我師傅,我無奈隻得與之爭鬥,非是存心之舉。”
牛魔王道:“知你熟嘴,如此說來,我不曾罪你,你且去罷,敘舊的事兒,絕不提說。”
行者笑道:“兄長,不瞞你說,此來一為敘舊,二為芭蕉扇來,我師徒一眾路經火焰山,遭火焰所阻,故來請芭蕉扇,助我一眾過火焰山,望請兄長相借,弟感激不儘。”
牛魔王指定行者,說道:“我料你怎有心來敘舊,竟是來借扇的,不借,不借。”
行者道:“兄長,弟果真須兄長借扇,但請兄長相借,我二人說來,乃是本家,廣心真人乃我大師兄,你又曾隨我大師兄修行,今時在此處,料是不再修行,但本家情分尚在。”
牛魔王道:“你莫多說,我不曾與你算辱聖嬰之事,便是念在情分,快快退去。”
行者道:“兄長,怎樣才能借我芭蕉扇一用?”
牛魔王冷笑道:“接我五十棍,我便借你。”
行者道:“果真如此?”
牛魔王道:“諒你沒這本事。”
行者道:“若是如此,便與兄長演練一番,正巧數百年不曾與兄長相爭,且看武藝如何,比之昔日,是否精進。”
牛魔王掄起混鐵棍,說道:“你這猢猻,作惡教五行山下關得數百年,怎比我武藝,看棍!”
說罷。
牛魔王提棍就打。
行者持金箍棒,抬手相迎,與之爭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