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僧搖頭道:“徒弟,你亦知二等皆是沙門,怎有信奉那一等之說,有道是‘天無二日,佛無二法’。”
行者說道:“既如此,師傅,若是我等西天取經,行至靈山,見那真經有二等,一來是那禪之真經,二來是那寂滅真經,隻許師傅取一真經,師傅要取何等真經?”
唐僧沉吟良久,說道:“若隻得取一等真經,那當是取禪之真經好些。”
行者問道:“怎說?”
唐僧答道:“徒弟,寂滅難明,禪法易覺,若為東土眾生,當取禪法真經。”
行者不曾多說,隻說該是上路西行。
一眾收整一方,離了比丘國,再是往西行路上而去。
……
光陰迅速,不覺五六月去。
南瞻部洲山林間,薑緣與東華帝君對弈一局,終是落幕,真人勝其良多,但見棋盤上,黑白二子好似二條巨龍廝殺,真人執的白龍將東華帝君的黑龍從腹部擊潰,二人棋藝,高下立判。
東華帝君細細看著棋盤,沉吟良久,道:“真人棋藝果是精湛,我勝不得真人。”
薑緣道:“帝君謬讚。”
東華帝君搖頭道:“談何謬讚,真人棋力遠勝於我,幸是真人讓著我,若是真人不曾讓我,恐一月間,我便要落敗。”
薑緣正要再說些甚,他忽是張望,但見棋局旁,有個樵夫正在觀棋,他問道:“你這廝,在此處觀棋多久了?”
那樵夫笑道:“貴人,觀看一整局了,料有二三時辰,二位貴人莫怪,實乃你二人棋藝俱是非凡之輩,教我見之心驚,一時沉迷,便看完了整局。”
薑緣無奈笑道:“二三時辰?快些回去罷,莫教家人擔心,且將這枚棗兒吃了。”
說罷。
真人取了一枚火棗與樵夫。
樵夫感激涕零,將火棗接過,在衣上擦了擦,將火棗吃下,不敢再冒犯,起身提著斧頭離去。
薑緣道:“怎有人誤入。”
東華帝君亦不曾想到,他搖頭道:“興許是誤入的,我與真人在此,自有仙家氣象,保他數月不飲食無礙,若是離去,定是遭災,幸是真人與他一枚火棗。”
薑緣將睡得正酣的牛魔王喊來,問道:“牛兒,且醒醒。”
牛魔王睡眼惺忪,問道:“老爺,可是要上路了?”
薑緣問道:“牛兒,你可見有個樵夫走入?”
牛魔王答道:“老爺,之前是有個樵夫走入,我曾叮囑他觀棋不語,老爺,怎個他驚擾你與帝君下棋不成?”
薑緣搖頭道:“不曾。罷,罷,罷,與他火棗,料是無礙。”
東華帝君說道:“有火棗與他,他自有延年益壽之福,真人莫要憂心。”
二人在山中談說一陣,互引為好友,遂各自離去,相約來日再聚,薑緣則與牛魔王等,再往冀州而去。
……
卻說樵夫吃了火棗,身輕神爽,他快步走離,隻道今日有些運道,見了兩個貴人下棋,那等棋路,果非他能比較。
樵夫低聲說道:“莫說是我,便是村裡最那臭棋陳,也下不過這二位貴人,隻消片刻,便是要丟盔棄甲。”
他說著,往山下走,忽見周遭有些變化,樹木更為茂盛,教樵夫心中疑惑,不明所以,來時分明不是這般,他又不曾走錯路。
樵夫不解,隻道山中怪事多,便往山下走去,他抬著自己斧頭,見著斧頭鏽跡斑斑,他心中再是感到驚奇。
樵夫嚷嚷道:“我這斧頭,怎個生鏽?奇怪了。”
樵夫往山下走去,待是走下山,便見村中,烏泱泱聚著許多人。
樵夫上前說道:“你等在此處作甚?”
那些人見了樵夫,大驚失色,東倒西歪,亂蹌亂跌。
樵夫不解其意。
有人問道:“你不是死了?”
樵夫罵道:“你才死了。”
又有人問道:“老兄,你既是沒死,怎個數月不見?”
樵夫道:“我方才山上二三個時辰,見貴人下棋,你便說我數月不見?”
眾等說道:“我等這山中,前後那有甚貴人,還下棋,你是見鬼哩。”
樵夫道:“斷無可能,那二人乃是富貴人家,曾贈一棗與我吃,我吃完正是精神。若如你等言說,我數月不見,那我如今怎個不餓不困?”
眾等再說:“你且帶我等去看,你果是消失數月。”
樵夫聞聽,驚疑不定,帶著眾人一同上山,待是上山,到了山林間,怎有人跡,空空蕩蕩。
樵夫心中驚詫。
眾等說道:“你莫不是碰到山中邪祟。”
樵夫搖頭道:“斷無可能,你等果在戲耍我。”
眾等見樵夫不信,又行回村中,尋了樵夫老母出來,與之言說,樵夫方才相信,他已消失數月,一場棋局觀看,竟有數月之久,他渾然不覺。
眾等接連詢問樵夫,到底去了何處。
樵夫說道:“我果不曾欺瞞你等,我見二貴人在山中下棋,在旁觀棋的,有一老者,有一大漢在酣睡,還有一白鹿亦在觀棋,我觀了一整局棋,那下棋的,見我在觀棋,問我觀棋多久了,而後取了一棗子與我吃,我吃完那棗子,十分精神哩。”
說罷。
樵夫為了賣弄自己精神,將三人才能舉起的樹木,一人便掄圓舉起,乃至轉個圓圈,毫不費勁,真乃神力也。
眾等見樵夫如此神力,唬得一跌,俱是述說,樵夫遇見了神仙,得了神仙的寶貝,故而有這等神力,
樵夫聞聽,亦是心知,他遇著的那二人,定是神仙,那漢子老人,多半是神仙的隨從,那白鹿乃是其中一位神仙的腳力。
樵夫心生豔羨,他若能跟隨神仙,那當多好,縱是做個童子跟著,亦比今時這等好太多。
樵夫有心去山中尋神仙,懇求神仙能夠收下他,他尚未有所行動,忽見他屋中年邁的老母,不曾及膝的孩兒,在屋裡忙活的妻子,他沉默許久,終是按耐住了心思,不曾與他人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