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見道:“若我所料不差,真人之禪經,當乃空白經文是也。”
如來道:“智慧佛果真了得,真人所留之禪經,確為空白經文。”
真見合掌道:“蓋因禪者,不立文字,故空白經文,便是上等真經。若禪者,以長篇大論,成種種經文,那乃是禪之滅亡,而非真經。”
如來點頭,遂問道:“智慧佛,你覺取經人,會取何等之真經?”
真見答道:“世尊,取經人所想,我卻不知,蓋我不曾有那般之法力,但若如我之想,禪法更適與東土,我曾在東土待過些許時日,知東土生人如何,若教其精研寂滅法,卻是甚難,禪法更適與。”
如來笑道:“智慧佛,法不輕傳,我卻說,那取經人不識禪法之意,嫌惡於空白經文,定取寂滅真經。”
真見道:“世尊何出此言?”
如來說道:“取經人一眾,曆經千山萬水,不知受多少苦難,若這般而來,取一空白經文,怎會甘心。”
真見笑道:“若其明悟禪機,亦說不得,世尊,今取經人已在靈山,少待些時候,便可見得其抉擇。”
如來頷首,不再言語。
……
寶閣之中,唐僧讀完半卷經文,喜不自勝,沉醉其中,有些忘事,卻是不曾讀過這般經文,今見經文,無法自拔,隻願多讀些經文,好知佛門真理。
幸是行者見之,將手中經文放下,上前喚醒唐僧,說道:“師傅,莫要忘了正事,萬萬不可鬆懈,你乃奉大唐皇帝旨意,今可取得真經,若是鬆懈了,那便功敗垂成矣。”
唐僧聞聽,方是醒來,將經文放下,說道:“徒弟,幸是有你。”
沙悟淨見行者與唐僧俱不再習讀經書,便也將手上經書放下,護衛在唐僧身邊。
豬八戒亦醒來,裝模作樣先前在讀經書,今見唐僧不再讀經文,方才停下。
唐僧遂望二尊者,乞請賜真經與他。
二尊者說道:“聖僧,我等奉世尊之令,取真經於你,但此寶閣之中,真經有二份,你要取那一份?”
唐僧聞聽,不解其意道:“二位尊者,真經怎個有二份?”
有道是‘天無二日,人無二理,佛無二法’,真經怎個也有二份。
二尊者道:“寶閣之中自有二份真經,此皆為佛法真經,且聖僧安心也。”
唐僧問道:“不知,此二份真經怎說?”
二尊者俱答道:“一真經乃是世尊先前在大雄寶殿所言三藏真經,共有三十五部。一真經不可言說,但要多少有多少。”
唐僧再問:“尊者可能再說些?”
二尊者搖頭說道:“說不得,說不得。隻言一真經要些人事,一真經可白贈於你等。”
行者聽言,即知緣由,但他不曾挑破,站在一旁,見唐僧當如何抉擇。
唐僧合掌道:“二位尊者,不知我佛言說三藏真經,可須人事?”
二尊者點頭道:“世尊真經正要人事,餘一真經,無需這等,可白贈於你等。”
沙悟淨道:“此處乃靈山,怎個取經,還須人事?”
二尊者道:“白手傳經繼世,後人當餓死已。”
唐僧歎道:“二位尊者,弟子玄奘一路自東土大唐走來,不曾備有這等,望請二位尊者莫怪。”
二尊者道:“若要取三藏真經,與我些人事,若要取其餘真經,則白贈於你等,你可快些與我說道,我好取與你,那時尚要與世尊稟報。”
唐僧一時拿不定主意,問道:“徒弟們,你等覺當如何是好?”
豬八戒嚷嚷道:“師父,此還須思慮?且湊些銀錢出來,取那要人事的三藏真經,此乃如來之真經,定有不凡之處。再說,那等白贈的,怎個有要人事的好?老豬昔日在高老莊買些農具時,便知一分錢一分貨的理哩,若是便宜買得到農具,用不著一時三刻,便要爛掉,若是重金買得,用上一年爛不得。真經亦是這等,當是要人事的好上許多。”
沙悟淨道:“師父,我卻不知,師父做主便是,我聽師父的,但若要人事,師父我等那紫金缽盂,或可為人事。”
唐僧聞聽,不曾與豬八戒,沙悟淨多說,張望行者所在,正是要問行者,他說道:“悟空,你覺之如何?”
行者搖頭道:“師傅,弟子護你西行,保你不受妖邪侵犯,魔障困擾,今這等取經之事,卻問不得我,且看師傅你心中所想便是。”
唐僧聞聽,沉吟許久,不曾答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