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表靈台方寸山南處,有些偏僻的地兒,青牛在此處開辟洞府,占據山南,自號兕大王,聚攏山中靈獸為己用,如那等玄猿白鹿,金獅玉象俱在其麾下,為其所用。
青牛正是與麾下靈獸商議,怎個聚攏外邊兒的妖魔為他所用。
青牛手中吃著橘果,說道:“你等且說出個法子來,如何聚攏外邊兒妖魔,但若是靠武藝本事,卻是麵服心不服。”
有玄猿上前說道:“大王,若是要聚攏妖魔,當是要使個本事來,但不可全靠本事,須是施以仁義,一威一仁,如此方能收全其心。”
青牛聞聽,眼中一亮,將橘果丟給玄猿,說道:“一威一仁,好活!當賞!”
玄猿接過橘果,再三拜謝青牛。
真人坐騎白鹿見青牛這般言說,上前說道:“兕大王,老爺可不知你這般做法,不若先與老爺言說,若是老爺準許你這般所為,那時再去聚攏妖魔不遲。再者言說,若是老爺準許,有老爺名頭與孫老爺名頭,兕大王聚攏妖魔旦夕間的事兒罷。”
青牛說道:“若我能教真人答應,我能這般所為?莫說這等,我知真人那等,修行則千百載光陰,定是不知我等所為,無須計較。”
白鹿道:“兕大王,若是無事之間,老爺自是修行不知光陰歲月,但兕大王今時這般聲勢浩大,必然驚動。”
青牛說道:“無須擔心,真人不會知曉。”
白鹿要再勸阻。
青牛說道:“你若再勸阻,莫怪我無禮。”
白鹿聞聽,不敢再勸,唯恐青牛生怒。
青牛正是要再與這些靈獸商議,忽聞府外有聲響傳來。
“那青牛怪,速速出府!”
青牛聞聽聲響,即知是那孫悟空來了,他正是要問上一問,不曾想有金獅來報。
金獅說道:“大王!府外齊天大聖與真人正在等候,請大王出去談說。”
青牛一聽真人到來,心有畏懼,即是擺手,說道:“你且出去通報,言說我不在府中,有事外出了。”
金獅說道:“大王,那真人在外,不可糊弄。”
青牛罵道:“你乃我麾下,還是真人麾下?當是聽我命令。”
金獅沉吟少許,說道:“我等自當聽從真人吩咐,但請大王外出,與真人相見。”
青牛聞聽,正是要破口大罵。
忽見府中靈獸俱持刀兵,虎視眈眈的望著青牛,不待青牛多說,竟一擁而上,將青牛製服在地。
青牛叫道:“你等放肆!膽敢如此!我乃你等大王,怎個將刀兵指向我?”
玄猿持著一條繩索,將青牛捆住,又教白鹿將青牛武器收走,說道:“我等乃仙山之獸,真人乃仙府之主,我等怎可違背真人之令?”
說罷。
玄猿招呼著金獅那等,將青牛捉著,送出府中,去迎見真人。
……
卻說府外,真人與孫悟空,牛魔王正是站立,等候那青牛出府。
孫悟空掣出金箍棒,丟開解數,要教那青牛出來,但見青牛遲遲不出,他有些不耐,正欲要打碎門首,教那廝現身來見。
牛魔王上前攔住,說道:“賢弟,莫要如此,此乃仙山,若是打碎門首,難免教那青牛生怒,那時與之爭鬥,傷了山中花草精靈便有不好。”
孫悟空說道:“但此青牛不曾出來,我等該一直在此處等候不成。”
薑緣搖頭道:“悟空,莫要著急,那兕大王出來了。”
孫悟空聞聽,睜圓火眼金睛,朝著洞府門首張望,果見烏泱泱一群人走出,都是些靈獸,那青牛正在其中,但卻被靈獸所束縛。
那靈獸見了真人,上前來拜,將青牛所為悉數告知於真人。
真人知得此事後,教靈獸將青牛放了,各自離去,莫要再與青牛胡鬨。
山中靈獸俱是領命,離去此處。
孫悟空聞聽,大笑不止,指定青牛,說道:“怎個這青牛,教山中靈獸將你擒拿。”
青牛十分生怒,叫道:“我將之聚攏,怎個這般待我,竟將我擒拿,還將我兵器取走,若是我兵器在手,那等怎能擒我。”
孫悟空正要再說些甚,來取笑青牛。
薑緣上前扯住孫悟空,說道:“兕大王,我得老君之令,留你在此處,你怎個在山中胡鬨,不曾消停。”
青牛說道:“我在山中獨自耍子無趣,故聚攏兵馬。”
薑緣說道:“你可知你這般教山中不寧。”
青牛說道:“怎個不寧了?”
薑緣說道:“山中本清淨,靈獸自有修行,祥和其中,你聚攏靈獸也就罷了,但卻欲要聚攏山外妖魔,此乃是何理?再者,你可知得,家師言說你‘胡鬨’,故我前來尋你。”
青牛本要作爭辯,但聞聽祖師言說他‘胡鬨’,他即是閉口不言,不敢再多說些甚。
薑緣說道:“兕大王,你卻不可在山中這般所為,若教我知得你再這般所為,我定是要將你送回老君處,與老君言說。”
青牛說道:“真人,莫將我送回,再不胡鬨。”
薑緣聽著青牛所言,方才放了青牛,說道:“兕大王,但你若有空閒,不願靜修而享太平,可在此山外行走,然莫要作祟,不可欺人。”
青牛聽了真人所言,大喜過望,再三言謝,遂是取了兵器,朝外而去。
孫悟空說道:“大師兄,這般放他離去,果真無害?”
薑緣搖頭說道:“悟空,莫要憂心,兕大王乃老君之獸,自有分寸,但他下凡以來,何時禍害過他人,何時作祟過,你且安心。”
孫悟空聽著真人這般言說,放心下來。
薑緣遂帶著孫悟空與牛魔王行回府中,一眾行至三星仙洞府門,他與孫悟空,牛魔王正要回府,忽是心有所感,朝外張望。
孫悟空問道:“大師兄怎了?”
薑緣笑道:“有舊友來訪。”
孫悟空不解道:“大師兄,我可識得?”
薑緣點頭道:“你自是識得,乃是二郎顯聖真君到訪。”
孫悟空喜道:“許久不曾與真君相見,今真君來訪,卻要與真君好生敘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