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專題報道
《吳玉森獲頒威尼斯金獅終身成就獎,稱創作上還很年輕!》
《國師張一謀新作威尼斯全球首映,看哭全場觀眾!》
《張一謀新作來襲,史上最乾淨純潔愛情影片!》
《徐科收獲威尼斯高評價,被認為近年參賽最好看華語片!》
《山楂樹國內開啟預售和點映,威尼斯口碑極佳,獲多國媒體稱讚!》
《高考狀元新人男主表演得到評審團主席昆汀·塔倫蒂諾高度讚譽!》
……
僅僅一個晚上,國內的各大媒體都已經紛紛刊登了威尼斯的相關新聞。
尤其是關於《山楂樹之戀》,更是多達好幾個頭條,幾個門戶網站都放在了首頁,這就是塞錢的好處,連帶陳瑾都混到了好幾個。
而第一批專業媒體人的影評也是紛紛出爐。
“《山楂樹之戀》中靜秋這個角色與當時貼得很近,具有時代的標誌性,張一謀對於這個角色的把握和引導準確到位,催淚影片值得一看!”
“今年3月份以來,我們一直在談論《阿凡達》,其複雜的、虛擬的視覺盛宴讓觀眾大為歎服;然而《山楂樹之戀》帶來了另外一種感覺,通過簡單達成另外一種效應,這也許是華夏本土的藝術家和觀眾更喜歡的一種口味。”
“去掉了浮躁、複雜和誇張,是一種靜態的審美,是一部很有嚼頭的電影;是一部純淨、溫潤、波瀾不驚的愛情影片,張一謀的這一個翻身仗打的漂亮!”
“沒有炫技的一部影片,呈現出來的影調與張一謀以往的華麗、濃重的色彩極大不同,它更多地使用一種寫實的,甚至可以說是沉鬱的影調來表現,在拍攝手法上也沒有過多的花招,讓人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電影本身,新人主演尤其是老三的飾演者,給予了這部電影更為人性溫暖的一麵!”
“……”
一溜煙的都是好評。
但媒體的專業影評人顯然感覺自己比普通觀眾更有逼格,所以說的評價雲裡霧裡,更多的偏向於專業性。
觀眾其實並沒這個興趣逐字逐行的看完。
陳瑾是看了好幾遍才覺得媒體確實不是人人可以當的,誇獎還能這麼的委婉。
喏,這就是專業。
陳瑾也沒什麼好說的。
如果票房和口碑撲街,對於他們來說其實壓根沒有任何影響。
因為他們沒說電影好看,都是從專業度方麵評價的;張一謀的專業性這估計還沒什麼人可以質疑。
你可以說他電影拍的爛,但沒有人說他拍的電影畫麵差、水平次,都是噴劇情和角色的。
“這幫媒體影評人都是滑頭,其實這樣的評價,已經很好了!”
“不過,觀眾確實壓根不是想看這樣的影評,他們更多的隻需要知道好看,還是難看……”
“不知道什麼時候能放下這種架子!”
張一謀坐在了陳瑾身旁,他們待會兒得去參加新浪的一個獨家專訪。
而一直以來,張一謀也都沒把這些專業的媒體人點評放在眼裡。
因為《三槍》上映時,基本上也是這樣的好評套路。
隻有觀眾的評價,才是實打實的。
媒體人的調調就是這樣,如果他們評價這部電影好看,還不錯,那怎麼區分他們跟大眾之間的不同?
他們可是媒體人,自詡文化上層,與眾不同才是他們的個性。
而與此相對的,威尼斯的專業影評,還有老外的點評就直接了很多。
“簡單,但美味,4顆星!”
“一個溫暖浪漫,但殘忍的故事!”
“張一謀收獲了一個好的演員——chan。”
“中外感情的區彆——羅密歐與朱麗葉:我愛你我愛你;《山楂樹》:我會等你,永遠……”
“非常甜蜜的故事,關於一對年輕情侶生活在一個被禁錮愛情的國度!”
“???”
陳瑾看著最後的一個評論,露出了一抹黑人臉。
什麼鬼?
這個角度確實清奇。
“哈哈哈,老外對國內的刻板印象!”
“他們甚至有的人到現在還覺得,我們談戀愛政府不允許!”
跟婦女出門要蒙頭巾一樣的既視感。
張一謀也在翻著威尼斯電影節組委會每天更新的場刊《CIAKINMOSTRA》,這個刊物在電影節期間,每天都會印刷,用於公布參賽影片的評分和觀眾、影評人、專家等等的反饋。
而且,在威尼斯電影節期間,評委、影評人和各路記者都可以免費獲取,而且還可以給影片打分,來猜測最終的獲獎者。
該會刊的評分係統通常采用星級評價,5顆星就是滿分,但一般3星半已經是非常好的口碑。
《山楂樹》之戀獲得了3.75,已經足夠高了,所以老謀子眼下心情很不錯,還跟陳瑾有說有笑。
畢竟專業的點評,也能從側目反映一部影片的好與爛。
場刊評分低的,不一定是爛片。
但高的,肯定不會爛。
至少,目前是這樣的。
“那這個是不是獎項的預測?”
朱顏曼茲拿著會刊湊到了陳瑾身旁,陳瑾看著翻譯,點了點頭:“對,獎項預測!”
“《山楂樹》最佳影片金獅預測排在第二?”
“不準的!”
張一謀揮了揮手,在那笑道:“這種預測沒有任何公信力,很多場刊熱門,最後什麼獎都得不到!”
公眾和專業的評價,要麼是有偏向性,要麼是公正性。
而評審團,有暗箱操作,還有評審的口味,所以預測隻能大致圈定幾部每一屆威尼斯口碑最好的佳作,譬如《山楂樹》昨天首映完,已經排在了23部主競賽入圍影片的第二位,僅次於《這個殺手不太冷》女主娜塔莉·波特曼主演的《黑天鵝》!
《黑天鵝》評分高達4.1,是本屆威尼斯拿獎的最大熱門,也被譽為明年奧斯卡的主席位影片。
也就是能角逐最佳影片、最佳導演這種大獎的佳作。
不過有的入圍影片還沒首映,目前就11部在列,但《山楂樹》能排第二,確實僅從影評人角度,是可以拿到一個獎項的。
金獅拿不到,排第二的評審團大獎或許可以衝擊一下。
“還有最佳男主角預測呢?”
“你排第三!”
朱顏曼茲有些吃驚的看著陳瑾,一溜煙的名字中間就陳瑾簡短的拚音字母很是特殊。
反倒是女主預測,朱顏曼茲沒有在列,因為上麵隻顯示前五的熱門。
也就是她最起碼排在第六。
小女孩對這種會刊預測還挺感興趣,張一謀卻難得的點了點頭:“評審團對陳瑾的評價很不錯,隻是有點可惜,如果是一部大男主片,可能對獲獎更加有利!”
所謂的大男主片,就是男一號占據了電影的主要篇幅。
一部電影,雖然有男主角和女主角,但有的也是有側重的。
有的雖說是男一號,但戲份就十幾分鐘,這就是大女主電影。
好多都是為了刷獎而特意這般設定,隻有角色在電影中占據的篇幅越多,才能越看出一個演員的演技。
《山楂樹之戀》靜秋的戲份明顯比老三多,這也是為什麼小黃鴨片酬比竇逍高5萬的原因。
現在小朱跟陳瑾是拿的一樣的片酬。
張一謀一開始挑女演員,可比男演員上心多了。
在他看來男演員也是綠葉,是襯托女一號的。
劇本中一開始就是這麼寫的,原著作者也是從女性的角度,來書寫的這本。
沒曾想陳瑾一次次刷新了張一謀心目中的認知,所以其實在這一版的《山楂樹》中,老謀子已經給陳瑾加了10多分鐘的戲份,這還是張一謀咬著牙剪了一刀又一刀。
很多鏡頭在他看來,都舍不得刪,因為陳瑾演的確實很好。
嗡嗡嗡——
張一謀的手機這時突然響了起來,他放下場刊拿起手機,看著上麵的信息,不由得笑了笑:“國內的預售開始了,一線的幾個城市會有超前點映!”
“北大那邊安排了一場看片會,還有首都電影院有場首映會!”
“下午,真正的觀眾評價應該就可以出來了……”
張一謀對這個才是最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