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間內,就剩下張一謀和陳瑾兩個人,相對而坐。
陳瑾知道老謀子應該找自己有事要聊。
“小衛,判了7年!”
好一會,張一謀突然朝陳瑾說著。
“這麼久?”
陳瑾愣了下:“啥時候判的?”
陳瑾都還沒看到新聞。
“嗯,他算是情節嚴重的,數額巨大並且占應納稅額百分之三十以上,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了罰金,頂格的判罰!”
“前幾天我去探望了下他!”
張一謀在那說著,像是知道陳瑾要說什麼,淡淡道:“我把偷生補繳罰款的事跟他說了!”
“嗯,這樣您老就可以徹底放心拍電影了!”
這下子,張一謀在張衛平那,就徹底沒有任何把柄。
哪怕張衛平出來再曝光這個事,那也是8年後,8年後超生那都不算事。
這事情到這,算是徹底告一段落。
難怪陳瑾這次看張一謀,總感覺他放下了心事一樣,整個人看上去比之前輕鬆和開朗了很多;以前總是繃著一張臉,跟兵馬俑似的,現在笑容明顯比之前多了。
“那恭喜張導了,可以跟家人好好團聚!”
“嗯,雖然還沒法跟正常人一樣生活,但肯定比之前好很多!”
“陳瑾,謝了啊,那錢——”
“張導你跟我客氣啥……”
陳瑾連忙擺手,補交的幾百萬罰款陳瑾還真沒放在心上:“《金陵》你的導演分紅都不止這一點!”
“我說了,一碼歸一碼!”
“《金陵》要沒有你,這項目指定要黃,我沒想過要任何報酬!”
張一謀伸著手,一副斬釘截鐵的頑固做派。
這其實就是他的性格,不然也不會被張衛平坑的這麼慘了。
這一世陳瑾幫他解決了一件大事,可能不需要遭受原本時間線的各種衝擊謾罵,對理想的追求會更高一些。
“拍完,我就徹底放心了,至少可以跟歌苓交代!”
“不過《金陵》這電視劇版權被小衛賣了,這我確實挺對不住她,下部劇我準備拍她的另外一部……”
張一謀抬頭,看著陳瑾:“你《失戀33天》賺的,花的也差不多了吧?”
“對,基本沒了!”
電科的賬上確實所剩無幾,不過陳瑾自己的小金庫應該還有三千萬左右。
就買房花了點,其他的都被陳瑾委托證券公司開戶買美股蘋果了,這幾個月賺的還挺多,漲了50%多。
“那我來找找其他人吧!”
張一謀倒也沒有勉強陳瑾,他投資向來是不缺的。
更何況現在張衛平都進去了,其實聯係張一謀的人有很多。
但陳瑾聽他意思,卻知道他準備拍哪一部。
前世其實也是《金陵》張衛平的鍋,還有他超生事件的曝光,導致了將近一年多的冷卻低調期,後來還是樂視找上的門,老謀子重新出山組的局。
因為超生的罰款是問國內知名編劇鄒靜支借的錢,所以新劇就請他擔任的編劇,同樣也是嚴歌苓的《陸犯焉識》,電影後來改名為《歸來》!
不過這部劇的票房,其實並不是太理想,雖然破了很多的紀錄,但差點虧本;主要還是受超生的影響。
“沒事,張導你預估要多少?”
張一謀的合作陳瑾肯定是不能放棄的,抵押都得上:“我今年還有2部劇,不出意外下個月會上映一部,剛跟三爺在調檔期!”
“不急的話,應該來得及趕上你開機!”
《人生大事》票房肯定是不會差了,威尼斯已經入圍。
《金陵》目前還在製作後期,張一謀開拍最起碼要到明年春節之後,時間是完全趕得及。
“哪兩部?”
“老田拍的那部?聽說入圍威尼斯了?”
張一謀雖然做後期,但行業內的大事應該龐立薇會時常彙報給他。
“對,後天我得趕過去!”
“這幾天宣發肯定會上!”
提前半個月宣傳,這是最佳的時期;太早了除非像商業大片,需要各種造勢,《人生大事》是偏商業的文藝片,主要靠的還是威尼斯的名氣、陳瑾和田狀狀的組合。
比《山楂樹》老張的名頭肯定弱了不少,但《人生大事》的受眾群,比《山楂樹》要大;陳瑾也比《山楂樹》時出名了不少,幾千萬的票房打底是應該有的。
所以最後票房能到多少,陳瑾其實也不太清楚。
未來這部電影拍的偏商業化,倒是衝擊了很高的一個票房,達到了17億多。
現在11年上映,肯定是拿不到這個票房的。
“嗬嗬,這部電影老田信心很足啊!”
“期望你能圓夢!”
張一謀當然知道陳瑾的目的,也終於想起了另外一部,他本來以為是他的《金陵》。
沒想到這小子沒算在裡麵,他雙十一跟阿裡還合作了一部愛情片。
這搞不好,又是大幾億。
這麼看,陳瑾的這家公司,算是真的起來了。
張一謀也看得出陳瑾對自己的這兩部作品很有信心。
這行業其實就是這樣,電影票房高,什麼都好。
虧一部,可能就會元氣大傷;兩部,那很有可能之前賺的都虧的底朝天;連續三部就等著抵押麵臨破產吧……不過陳瑾的這兩部,票房應該是有一定的保障。
“我到時候讓製片來核算下!”
“不過這一次,你得要有個心理準備!”
張一謀看著陳瑾,一字一句道:“我想試試新的技術,IMAX!”
“不知道最終反響怎麼樣!”
“哦?”
陳瑾內心一跳,這老爺子跟他想到一塊去了。
“您接下來拍嚴歌苓老師的哪本?”
“《陸犯焉識》!”
陳瑾:“……”
還是《歸來》啊,陳瑾看他摩拳擦掌的樣子,還以為他要拍商業片。
這尼瑪白高興了。
文藝片搞什麼IMAX啊?
純粹有錢燒得慌,目前國內也沒這個IMAX的土壤啊,全國一共就10家IMAX影院。
“哦,明白了!”
陳瑾眼神一亮,反應過來。
張一謀樂嗬一笑:“你明白什麼了?”
“國內第一部IMAX3D影片?”
“那是《唐山大地震》!”
張一謀就知道陳瑾誤解了,而國內第一部3D,是徐科的狄仁傑。
“那您老這是?”
“IMAX又不隻是隻有3D的技術!”
“畫麵清晰度,製式,觀影體驗沉浸感更好,我其實是一直想要試試這種拍攝技術,這一次沫沫男友正好有這個渠道,可以免費給我提供IMAX膠片攝像機!”
“這機器,才是寶貝;其他導演那都隻是軟件……”
老張頭說的一套一套的,顯然也是被老外忽悠的料。
陳瑾倒也不是不清楚IMAX的幾種類彆。
他剛剛也是下意識的一個反應,其實說出來就知道IMAX3D的頭茬肯定是吃不到了,當初《唐山大地震》打出來的宣發話術,就是華夏首部媲美《阿凡達》技術的影片。
但是,《唐山》隻是用了IMAXDMR的技術,也就是數字原底翻版,是一套軟件;包括IMAX規格攝製的影片拷貝、放映機、音響係統以及銀幕,極大提升了電影的視聽效果。
但貴也是真的貴。
老外眼下聽說華夏人要用這套技術拍電影,收錢壓根沒有任何手軟,7分鐘的幾個鏡頭技術升級,花了8000萬。
反正華宜有錢,是冤大頭。
而且幾套設備每天的租金就是幾萬美金,陪著過來的5個老外工程師,啥都不需要乾,坐在那看著,一天就是1000美金的工資,並且是必須配備。
美其名曰服務到位,你不要就不租給你。
就是這麼霸道。
未來歐美日本很多進口汽車手機等等各種降價,各種談服務,不是因為他們良心發現變好了。
而是因為,他們在華夏沒那麼好割韭菜了。
切格瓦拉的金句永遠在任何時期可以適用——我走之後,他會給你們提高工資,他會給你們蓋起來學校和醫院,但是絕不是因為他們是好人,而是因為我曾經來過。
IMAX的技術後世被華夏破解了,而且中影推出了更好的cinity和cinityled技術,拍攝的成本才一降再降。
IMAX則是一代不如一代,第一代的激光確實最貴,但也是最好的。
“我準備全片都用IMAX膠片攝影機拍攝!”
“如果不免費,這得花好幾億!”
“這是全亞洲首創!”
張一謀顯然是很心動。
但老外這麼做當然不是出於好心,而是看到了華夏未來巨大的IMAX市場,這是一個可以收割幾百億乃至上千億人民幣的藍海。
張一謀的影片算是最好的一個推廣。
影院要買IMAX屏幕、拷貝、放映機等等,一套就是幾千萬美金;一百家就是幾百億。
“那這算是國內第一部IMAX全製式的電影?”
“而且是第一部IMAX攝像機拍攝的影片?”
陳瑾好像有點印象:“諾蘭《黑暗騎士》也才半小時吧?”
全球第一個用IMAX膠片攝像機拍攝的導演就是諾蘭的《黑暗騎士》,現在在拍的第三部《黑暗騎士崛起》,也沒有全部用這套設備拍攝,隻做了74分鐘。
因為,實在是太燒錢了。
諾蘭可不是免費的。
74分鐘花了2億美金,就光機器和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