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謔~~~”
當寧皓把陳瑾獲獎的結果說出來時,好多人在那鼓掌,有人竟然還吹了一個口哨。
唰!
好多人頓時都轉頭望了過去,包括陳瑾。
鄧朝這貨竟然還朝著鏡頭微微的招了招手。
眾人都在那笑了起來。
“……”
是這家夥能做出來的事情。
全場傳出了稀稀拉拉的掌聲,文彰顯然有些不服氣,在那撇了撇嘴,露出了一抹勉強的笑意。
如果沒有鏡頭,可能就直接罵娘了。
在他看來,他拿這個新人獎應該是板上釘釘的事,公司也對他拿這獎很看好,沒想到還真輸給了那家夥。
“你也拿獎了!”
朱顏曼茲眼含著淚花,激動的看著自己的男友。
當她聽到陳瑾也拿了個優秀新人時,臉上的欣喜,顯然比她自己拿了獎還要來的開心。
陳瑾拿獎是一方麵,但更多的,還是具有不太一樣的紀念意義。
同一屆,兩個人一起拿了優秀的新人男女演員,這在以後的日子裡,絕對是值得懷念的。
這才是最讓她感到開心和回味的地方。
就是很可惜,最後的一個最佳新人導演,郭忛沒有再下一城,與之失之交臂。
“《鋼的琴》,張蒙!”
寧皓大喊著,新人獎的四個獎項,就此全部頒出。
“哎~~”
郭忛攤了攤手,歎了口氣,跟鮑晶晶相視一笑。
他還以為自己勢在必得的,沒想到殺出來這麼一個程咬金。
華表獎雖然看重票房,但《鋼的琴》……確實是真實力。
橫掃了很多獎項。
可是50萬啊!
眼睜睜的看著50萬和自己擦肩而過,郭忛的內心還是相當的鬱悶。
“走,我們上台!”
陳瑾牽著朱顏曼茲的手,從後台來到了舞台之上,四個獲獎者站在那,等待著表彰和頒獎;給朱顏曼茲頒獎的是席美娟,而陳瑾則是李雪建!
“好好拍戲!”
李雪建笑嗬嗬的把證書的紅本本,還有獎杯,從司儀的托盤中取出,遞給了陳瑾。
陳瑾熱情的跟他擁抱著,重重的點了點頭:“一定!”
“感謝各位頒獎嘉賓!”
“我發現頒獎嘉賓在這一輪頒獎顯得格外的興奮,同時要由衷的祝賀所有得獎者,因為在這一輪獲獎當中,我們仿佛看到了華夏電影的明天!”
“他們就像冉冉升起的太陽,而且每一位現在都很厲害!”
主持人朱俊站在一旁,在那說著。
這一屆的新人獎水準確實很高。
負責跟他搭檔的經瑋也趕忙道:“是啊,我看剛剛李雪建老師是真的開心,他已經跟陳瑾演了兩次‘父子’般的關係,而且陳瑾這個新人3部主演作品的票房,已經突破了20億!”
“20億啊,我想這也是一個很了不起的成就!”
“他把中外的新人獎都已經拿了!”
嘩啦啦!
在場所有人再次鼓起了掌,而陳瑾立馬躬了下身,有些怕捧殺的趕緊下台。
幸好華表獎得獎後,不需要說獲獎感言。
因為這是評獎,不是拿獎。
“向所有獲得新人獎的獲得者表示祝賀,祝賀你們!”
“新人獎,其實是非常珍貴的一個獎項,因為對於每一個電影人來說,一生都隻能有一次機會!”
鏡頭這時突然掃到了坐在那的劉一菲,還有楊蜜。
華表獎你是會內涵的。
關鍵朱俊在那道:“那得看誰!”
“比如像你和我這樣的,連這一次的機會都沒有!”
“的確是這樣,繼承和創新,曆來是我們中華民族內在的精神追求,也是華夏電影生命力、表現力的源泉!”
“所以下麵要頒發的一個獎項,就是華夏電影技術大獎!”
這個技術大獎,不用說肯定是歸《唐山大地震》所有,畢竟是國內首部IMAX的大片。
陳瑾和朱顏曼茲兩人,在後台則是跟薛曉璐、張猛客氣的聊著,加了個聯係方式。
這才由通道,坐回了自己的位置。
“一人50萬!”
“請客啊,2頓!”
郭忛在那比著剪刀手,陳瑾笑了笑道:“你就這點出息?”
“廢話,難受著呢,誰能想到新人導演中還有這麼厲害的……”
郭忛在那撇嘀咕著,陳瑾小聲道:“除了張蒙,其實那個《海洋天堂》的導演,也挺厲害的,所以你這個獎,競爭力其實更強,鮑姐也是!”
得獎有時候就是運氣。
入圍的其他人競爭不過你,得獎的概率就會很高;反正,競爭的牛人太多,那就是倒黴。
文彰如果沒有陳瑾,這獎項肯定非他莫屬。
隻是很可惜,這世界上沒有如果。
很快,一個個獎項被相繼頒出,先是優秀境外華裔獎,包括導演、男演員和女演員,其實就是頒發給港台藝人的,楊子瓊輸給了吳君茹的《歲月神偷》,周閏發拿下了優秀境外華裔男演員,導演則是《十月圍城》的陳德勝。
“這是真‘招安’啊!”
“讓港台藝人多多再內地拍戲,把票房先衝上去!”
連郭忛都能看懂上麵頒發這個獎項的深意,在場很多人又怎麼會看不懂。
就是這樣的安排。
國內的演員和導演其實很多,但能招攬票房和拍好電影的不多,這時候商業電影比內地發展早幾十年的香江,就成為了最完美的替代。
05年是香江電影全麵放開可以在內地上映,而現在56年過去了,廣電又放開了條件,鼓勵港台藝人跟內地演員、影視公司合作拍攝影片。
不管如何,先把市場給我打出來,你們有本事,就能賺大把大把的鈔票。
國內的觀影群體,其實是很恐怖的。
其實不光現在,放到幾十年前,華夏的觀影群體也是全世界最多的,《地道戰》的觀影人次高達26億人次,全國各地連續放了10年。
好多人看了10幾遍,村裡沒事就喊放映員來放,而且是按一場收錢的,每個人票房就是幾毛這樣。
還有諸如《白毛女》、《媽媽再愛我一次》、《少林寺》,觀影人次都好幾億。
現在影院商業化和改製之後,電影局其實對華夏電影的未來很是看好;唯一缺的,其實是電影,好的電影。
本質上還是缺好演員和好導演,所以隻能問港台借。
隻有市場打造出來之後,才能培育出各式各樣的人才和電影技術、規範。
“看來,國家接下來,應該很重視電影產業!”
郭忛很敏銳的說著,陳瑾嗯了聲:“100億都破了,1000億還遠麼?”
“1000億的市場,能帶動一個幾萬億的消費,國家當然會大力扶持!”
這是良好的一麵,不好的一麵,就是電影票房的提升,讓演員的片酬都水漲船高。
行業一旦發展太快,就會朝畸形發展,必須偶爾來幾腳刹車。
隨著優秀編劇、優秀數字電影、合拍片等等的頒出,終於來到了本屆華表獎最重磅的幾個獎項,優秀演員、優秀故事片和導演。
“徐凡《唐山大地震》、娜仁花《額吉》!”
“葛憂《趙氏孤兒》、李雪建《楊善洲》!”
華表影帝和影後是雙黃蛋,這是一開始所有人都知道的。
而優秀導演,同樣是兩部電影獲得。
《建國大業》韓三品、黃健新;《飛天》……一部講述神舟七號航天員的主旋律電影!
可惜拍的很差,票房也都是全國機關單位學生看的,兩個月拿下了6000多萬票房,這數字裡麵,路人估計連200萬都沒到,其他的都是團體票。
所以,也不是任何主旋律,都可以達到《建國》和《建黨》兩部電影的高度。
所謂的包場也隻能說是錦上添花,不可能殺到票房榜第一或者前十的位置。
“最後一個大獎了!”
郭忛在那深呼吸,手肘搭在膝蓋上,捂著臉,看著頒獎台上站著的兩個頒獎人——劉德樺和唐國強。
二十選十。
從二十部入圍的影片之中,選出十部優秀故事片。
陳瑾旁邊坐著的張一謀,卻顯得很淡定。
《唐山大地震》、《飛天》、《建國大業》、《趙氏孤兒》……一部部電影從劉德樺的口中說出,直到唐國強念到另外五部電影之中的《失戀33天》時,郭忛一直憋得的一口氣,終於緩了出來。
拿下了。
《失戀33天》拿下了優秀故事片,獲得了500萬的獎金。
“還以為陪跑了呢!”
“還好還好!”
郭忛在那開心的說著,捂了把臉,但陳瑾卻沒聽到《山楂樹之戀》的名字。
果然,張一謀的預料沒有出錯。
張衛平的入獄,讓《山楂樹》跟這個獎項徹底無緣;不過張一謀卻拍著手在那笑著,朝陳瑾道:“怎麼,不上去領獎?”
“馬上!”
陳瑾朝旁邊的郭忛拉了一把,兩個人上台去領取那個金燦燦的華表獎杯。
這個獎一般都是由出品人來領,不過華表獎允許最多兩人,《建國大業》上台的當然是韓三品和黃健新。
整個舞台上站成了一排,每個人發表了一些領獎的感言。
在韓三品最後一個說完後,第14屆華表獎正式落下了帷幕。
獲獎最多的,當然是《建國大業》,一共拿了四個大獎。
“都彆走啊!”
“還有一個慶功晚宴!”
下台後韓三品在那說著,眾人把獎杯放回了酒店內,都出發前往展覽館大廳,去參加這一場難得的影人齊聚。
幾百個明星濟濟一堂,座位跟頒獎典禮一樣,都是有說法的。
導演跟導演坐在一起,演員跟演員。
張一謀被安排跟馮曉剛、陳愷歌一桌,而郭忛則是跟薛曉璐張蒙這些年輕導演,他們可以有一些新導演的共同語言;陳瑾這一桌就好玩了,都是國內挺火的男女演員。
旁邊一桌是各個文工團、八一製片廠啥的,就陳瑾沒經紀公司,那就隻能跟一些內地知名的年輕演員坐在一桌。
黃小明、劉一菲、楊蜜、鄧朝、孫麗、文彰、馮紹鋒……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算是年輕演員中比較出名的一批。
萬倩等人則是在另外一桌,本來她是想坐陳瑾身旁的。
現在換成了劉一菲。
主要馮紹鋒這逼挺囂張,陳瑾是想讓鄧朝來坐的,但馮紹鋒壓根就像沒看到陳瑾的手勢一樣,招呼著劉一菲和楊蜜,坐在了他的一左一右。
畢竟這兩人都跟這貨剛剛合作完,彼此之間很熟悉。
而朱顏曼茲身旁,則是黃聖衣。
鄧朝有他老婆孫麗在,又是新婚,所以隻好坐在楊蜜旁邊。
這一桌著實很尷尬,馮紹鋒估計是富二代的人設當慣了,在那道:“我們要不,先敬拿獎的朋友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