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文狸,早就跑出去走街串巷,跟本地貓咪聯誼去了。
待兩人提著傘出來,就見還有五個衣冠楚楚的客人,也走出了各自的客房,看來這就是本次成團的同伴了。
眾人上了一輛篷布嚴實的馬車,小二便駕著車,駛出了客棧。從南門出城後,先走了一段平坦的官道,然後就上了山。
在山裡頭顛簸了十多裡,把好幾個客人都顛吐了,馬車這才停下來。
眾人下車後,就見前頭已經停了三輛馬車,還有二十來個跟他們一樣目地的客人……應該是彆的客棧拉過來的。
他們又等了頓飯功夫,足足等來八輛馬車,這下湊起來將近一百個尋桃花源的,放在後世也是個規模不小的旅行團了。
“諸位客官久等了。”這時,一個中年人舉著竹筒擴聲器道:“跟我這邊走,咱們去尋訪桃花源!”
客人們便跟著他,排成一字長蛇陣,順著一條蜿蜒小徑下到山穀。
山穀中已經看不到太陽,回光返照的山壁,光線晦明晦暗,頗有些不似人間的意味。
下到穀底後,眾人就聽到潺潺水聲,那中年人便道:“前頭就是武陵漁人遇到的小溪了。”
“是嗎?!”遊客們登時來了興致,忘記了久等的不快。
他們加快腳步,來到那條小溪旁,順著溪流走了不遠,眼前就出現了那一大片桃林。
“忽逢桃花林!”有人激動地喊了一聲,遊客們也是興奮不已,都覺得來對了。
那中年人充滿遺憾道:“可惜諸位來的早了點,要是再住上一個月,就能欣賞到‘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美景了。”
“沒問題,再住一個月就是。”不差錢的遊客們直接上頭道:“此生不來桃花源,享儘榮華也枉然!”
複又前行,眾人便來到了桃林的儘頭,便見一座山壁橫在眼前,山上有個小洞口,洞裡仿佛有點光亮。
“林儘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客人們現在已經完全沉浸進去,都不需要導遊了。
他們興致勃勃地從洞口進去,果然是‘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從洞裡出來一看,便見眼前‘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神奇的是,外頭已經天黑,裡麵居然還是白天。
有農人在田間‘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並怡然自樂……’
看到進來一大群外人,‘黃發’老人家們紛紛起身相迎,‘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當然遊客太多,一家肯定招待不過來,於是將客人分散到全村,各家‘皆出酒食’,熱情招待。
停數日,辭去。
一位黃發老者將他們送至洞口,囑咐道:“請諸位答應一件事。”
“知道。”賓客們齊聲道:“不足為外人道也。”
“嗬嗬嗬……是的。”老者滿意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