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到了試妝環節了。
尊龍比較好辦,畫的有點陽剛氣,眉眼弄得鋒利一些。
本來他也不娘,認真起來很有武生氣質。
而阿榮就麻煩很多了。
首先得修眉,往柔美方向修,然後還得節食減重,讓身形變得更加消瘦。
最後就是刮胡子~
好家夥,他那胡須比一般人都濃重,幾天不刮長滿半張臉頰。
化妝師刮乾淨胡須還不夠,還得在他臉上塗粉來掩蓋。
最後決定,拍戲期間每天給得他刮兩次臉!
負責給阿榮化妝的是宋小川宋老板,正經的葉派嫡傳小生。
最後定妝之後,夏天扶著阿榮的肩膀端詳,誇道“好,真好!宋老板化妝的手藝在梨園行堪稱一絕。”
阿榮有一種中性美,但他的中性美,不是陰柔,他柔美,但不陰。
那是一種模糊性彆的少年感。
這個特質,致使他的程蝶衣,更多的是孩子的執拗、純粹。
沒有那種很女人的偏執,以及尖酸刻薄感。
他本身長得比較乖,臉部線條柔和,小骨架。骨骼感不重,鼻頭帶肉,因此扮起來也偏溫柔。
他的扮相反而就勝在純美。
劇組的諸人都覺得很滿意。
而對於尊龍也一樣,沒想到這位曾經在故宮裡拍過電影的美國影星,竟然京劇唱的這麼好!
那種投入,真的有點讓人動容。
說起來,這兩位男主的超級專注和投入,都讓身為女主的鞏利有點緊張了!
這種情況下,自己可不能成為拖後腿的啊!
……
這些天夏天除了日常處理劇組的事情,跟演員溝通角色的問題,就是自己畫分鏡腳本。
很多關鍵場景都畫了好幾個版的,執行導演、攝影師、副導演、編劇,一群人就討論哪種好。
而關於劇本,其實也不是沒有瑕疵的地方。
當然,好的地方也有。
比如小豆子入科班寫關書、練功、挨打、打通堂、出科拍合影,都完全符合舊時科班的規矩。
就連孩子們練功時念的“人生天地之間,必有一技之能”那套口訣,都出自富連成的班規。
前台後台,戲報行頭,都很內行。
夏天畢竟從小學戲,跟老馬頭(教夏天學習的瘸腿老頭,舊社會唱武生的名角,已經去世了)聽過不少關於舊時候戲班子的故事和規矩。
又找了不少京劇圈的人打聽,從燕京打聽到津門。
這方麵是很真實的一手資料~
但這部戲最大的不真實就是程蝶衣,這個人設太理想主義了。
舊時候戲曲界凡是成角兒的,沒有一個不是人精的。
行裡行外、票界、報界、劇院、各碼頭的大佬、捧角兒的金主,哪個不需要應酬?
哪個不得察言觀色,八麵玲瓏?
戲界成材,一半看天賦,一半看“做人”。
角兒累,不光是練功演戲累……
程蝶衣那種偏執、孤傲,處處不合時宜的性格,是紅不久的。
而段小樓娶妓女為妻,還贏得一片喝彩。
這也不可能!
京劇名角兒,逛窯子的不少,娶妓女的,基本想不出來。
都是下九流沒錯兒,可起碼民國以後,藝人的地位比妓女高得多了。
30年代以後,尤其如此。燕京魔都基本已經出現良家女孩羨慕坤伶的風頭了。
——京劇演員的妻子一般是同行的女兒、妹妹。
即使到了六零年代,小四(程蝶衣收養的孤兒)後台臨陣搶戲的事也不可能發生。
就算搶戲,也要領導提前給段小樓、程蝶衣做工作二位老師,捧捧年輕人。
老一輩也總得假裝大度,發揚風格。電影裡那種劍拔弩張的氣氛是不會的。
臨陣換角,台底下觀眾也不答應!
當然了,全照著現實來也不行。
這畢竟是電影,是藝術高於生活的那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