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著德斑迷彩的狙擊手從承重柱後閃出的刹那,鄔淩已經扯下機器人背部的備用電池。
他踩著傾倒的鋼製貨架騰空躍起,十二公斤的鋰聚合物電池精準砸中對方防彈麵罩的呼吸閥——這是英國特彆空勤團(ss)特種部隊教材裡記載的近戰殺招。
第二台機器人啟動應急電源時,鄔淩正用沾血的繃帶纏緊匕首握柄。
他突然側身避開橫掃的機械臂,反手將匕首刺入機器人膝關節的液壓管線。
淡黃色液體噴濺在納米水霧裡,導電粒子立即引發局部短路,裝甲關節冒出刺鼻的白煙。
“還剩兩分十七秒。”鄔淩盯著腕表上跳動的倒計時,那是電磁脈衝(ep)衝擊波摧毀整個供電係統前的安全時限。
他翻滾躲過第三台機器人的熱感追蹤彈,後背撞上盛瑤藏身的防核爆儲物櫃,金屬表麵傳來的震動讓他想起實驗室裡間諜顱骨碎裂的觸感。
當最後一台機器人的紅外瞄準鏡鎖定他眉心時,鄔淩突然扯開胸前戰術背心的魔術貼。
藏在夾層裡的全息投影儀在空中投射出六個熱源信號,這是根據盛瑤未完成的拓撲學模型演算出的乾擾圖像。
機器人中央處理器出現0.3秒的識彆延遲——足夠鄔淩將鋁熱劑黏在它的主軸承部位。
爆炸氣浪掀翻第五道防爆門時,鄔淩已經衝進指揮中樞的電磁屏蔽區。
穿著將官製服的白發男人正在銷毀最後一塊硬盤,德國製p8手槍的準星隨著鄔淩的移動軌跡微微顫動。
“施耐德將軍,”鄔淩用靴尖挑起地上變形的彈殼,“您不該用鎢芯彈對付記者。”他的餘光掃過控製台,三塊量子雷達核心模塊的定位信號正在北約軍事衛星的監控圖上閃爍。
老將軍的槍口突然下移三公分,子彈擦著鄔淩的戰術靴射入防彈地板。
這個刻意偏離的彈道軌跡,讓鄔淩想起五年前慕尼黑軍事學院那場未公開的戰術推演——當時坐在評委席第二排的,正是眼前這位以謹慎著稱的防空專家。
“你故意留下氣象車的諧波參數。”鄔淩說話時慢慢解開左臂染血的繃帶,石墨烯芯片接觸空氣後發出輕微的劈啪聲。
他注意到將軍的瞳孔在聽到“諧波”這個詞時收縮了0.2毫米,這是美國中央情報局(c)審訊手冊裡記載的微表情反應。
鋼製橫梁突然斷裂的巨響掩蓋了手槍上膛聲。
鄔淩在塌落的瞬間撲向控製台,右手精準按下三塊晶體對應的頻率調節鍵。
施耐德將軍的子彈貫穿他右肩時,量子雷達模塊正好完成最後一次諧波共振。
整座基地的電子設備同時爆出電火花,北約衛星監控圖上突然出現二十個虛假信號源。
鄔淩借著鋼梁倒塌的塵埃掩護,將****刺入將軍的右腿肌腱——這個位置能讓65歲以上男性瞬間喪失平衡能力,卻不會危及生命。
當警衛部隊衝進指揮中樞時,看到的是捂著肩膀站立的鄔淩,以及癱坐在控製台前、正盯著量子雷達殘骸發呆的施耐德將軍。
北約最新研製的鎢芯***還嵌在防彈玻璃裡,距離將軍的太陽穴僅有十公分。
“告訴你們的議會,”鄔淩撕開止血繃帶時,鮮血正順著作戰服滴落在將軍的將星肩章上,“下次劫持我國科技時,記得檢查氣象車的加密等級。”
運輸機引擎的轟鳴聲從跑道傳來時,鄔淩正倚著醫療艙的觀察窗。
盛瑤的生命監測儀剛恢複平穩波動,納米止血劑在她鎖骨下方凝成蝴蝶狀的藍紫色結痂。
他摸出那枚染血的銀色兵牌,倒置的斐波那契數列在月光下泛著冷光。
衛星電話突然在戰術背心口袋裡震動,國防部的量子加密頻道自動接通。
鄔淩聽著聽著突然站直身體,沾著血跡的右手在防彈玻璃上按出五個清晰的指印。
跑道上正在加油的運輸機突然亮起緊急起降燈,地勤人員開始往機艙搬運未申報的黑色金屬箱。
“準備醫療艙加壓。”鄔淩對著通訊器說完最後一句,轉頭看向逐漸蘇醒的盛瑤。
她蒼白的指尖正無意識地觸碰左肩彈孔,那裡殘留的鎢芯彈特殊紋路,與三小時前接到的邊境異常動態報告有著完全相同的膛線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