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哲開始侃侃而談。
“米塔爾,由於他本人並不識字。”
“但他又為了想讓幻影被記錄下來;於是便找到了當地一位叫‘塔哈裡奇’的牧師——希望將看見的幻影記錄下來。”
“之後這位牧師便開始幫助米塔爾記錄幻影,直到米塔爾1899年死亡,牧師一直在幫助其記錄預言。”
“最終這牧師記錄的內容,便成了今天的書籍《克雷姆納預言》”
麵對鏡頭,看著直播間零零散散的彈幕,江哲開口“介紹數個有名的預言即可;其餘人若感興趣,可在網絡上自行搜索全部預言。”
觀眾們理解江哲,由於主持時間即將結束,自然不敢再奢求什麼。
說到此處,江哲的音色悄然發生變化,聲音變成了中年男人的嗓音。
“【牧師,你看,我的教父;世界在第二次戰爭後,開始過上了和平與富足的生活時;所有這一切都將成為痛苦的幻想;因為許多人會忘記神靈;他們許多人都會忘記神,他們隻崇拜自己的智慧;你知道嗎,我的教父;與神的旨意與知識相比,人類的知識算什麼?】”
“【神的智慧若說是汪洋大海的話,我們連一滴水都不如】”
聽著這些,春晚現場諸多大佬表情一滯。
他們第一反應是科普主持人還會配音?
這音色妥妥的中年大叔聲,像極了學院內正在講課的教授。
隨之而來的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那不是1931年9月18日至1945年9月2日發生的事情嗎?
米塔爾在1899年就預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而第一次世界大戰是1914年到1918年從開始到結束。
米塔爾竟然直接預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
正當海量網友抱有相同想法時,江哲開口回應“是的,如各位所想。”
“米塔爾死於1899年,他沒有經曆過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卻在開局就說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並沒有說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具體時間。”
“這正是這個語言神奇之處。”
“米塔爾在這本書裡一共預言了3次大規模戰爭;分彆是【世界123次大戰】的景象。”
聞言,汪林連忙問“等等,我有個問題,米塔爾預言,是先預到第二次還是先預到的第一次?”
江哲看向汪林,“他是不知道的,米塔爾最先看見的是一場戰爭的幻象;然後又再次看見戰爭的幻象。”
“對於時間,他是不清楚的。”
汪林又問“是後人強加的嗎?”
江哲搖頭,“不是,就像你邀請a與b來你家,你明明是先打電話邀請的a,後邀請的b;結果先來你家的是b,而非a;理解嗎?”
聽到這般解釋,汪林,蕭十一,包括連線的王先生以及萬千民眾頓時恍然大悟。
“這個預言是他看見的。”
“我懂了,對,正兒八經預言是壓根看不見具體日期的;隻有眼前的幻象。”
“真實性又增加了幾分。”
“不用什麼真實性不真實性了,我就是在夏留學的塞爾維亞人,米塔爾就是看見了全部,看見的全是本世界,不涉及往期江老師說的平行世界之類的;米塔爾的全部預言都沒有準確的時間,卻在後續都應征了;我可以證明;而且米塔爾先知與其餘的預言家統統不一樣;彆的預言家有精確日期;米塔爾先知他沒有任何一個時間的日期。”
“樓上,彆提前劇透,這樣就不好玩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