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爾凱郭爾曾提到,【我有一種強烈的願望,但我並不知道所希望的到底是什麼,也沒有準備好調動我的力量去發現,因為那將意味著我必須使自己從那種我曾經糾纏其中的生活當中掙脫出來,於是我便無法去希望。】
這種沒有目的性和解決之道,並回避深度探索自我的煩惱,是一種【烏有的憂鬱】。
在克爾凱郭爾眼裡,隻有上帝能知曉這種憂鬱的解決之道,但上帝卻並不憐憫他。
那麼多女孩子喜歡自己,有什麼憂鬱的?
有人會嫌自己的見識多、技能多、錢多或者頭發多麼?
為什麼不能自適應這些優秀的女孩,不能習慣和她們做更多親密的事?
不行。
這對淺間而言,是加重[他無法看清自己]現狀的一種憂鬱。
戀愛谘詢部的氣氛變得古怪起來,女孩子們利用集體的權力,以及一係列話語傳遞,逐漸形成了一個穩定的規訓流程。
類似於烏爾裡希·貝克《風險社會》裡所論述的:社會力量日益乾預個人生活,使個體化進程和個人自由隻能進入到新的關係的束縛中。
戀愛谘詢部這個小社會,正在進入存在性危機。
可是,這個圈子不是淺間過去想辭職就辭職的單位,而是一個需要責任感去經營的家庭。
他相信終有一天,她們會從[依賴]/[情欲]的投射性認同走出,不死川會處理好家族方便的事情,二見能從被霸淩的陰影裡走出,間島的原生家庭傷痕可以愈合。
但事實上,本應該她們去開拓的世界,卻變成了[男人征服世界,女人征服男人]這樣的關係。她們平時對她們自己的事情,考慮的太少,以他為中心的事情,考慮的太多。
他又不能像聖經裡那樣,給她們一句【Tl&ne,andnofarther。你可以到此,不可越過】。
相反,他對女孩子們說的不戀愛主義,反而像上帝對亞當說不可以吃蘋果一樣,反而勾起了她們的[好奇心]或[勝負欲]?他不太理解女孩們的行為驅動內因是什麼。
這是淺間一直以來輕信民主,稀釋部長權威所帶來的惡果。
而夢境提供的可行性方案,恰恰是現在的自己,最無法接受的。
同因為說過【我們所害怕的,正是我們所渴望的】,存在主義之父,扮演哥本哈根浪蕩子的憂鬱哲學家——克爾凱郭爾已被淺間拉入了黑名單。
想了想,終歸是自己處理事情的實力不足引發的問題。
一個人對你好感度的不斷提升,不等於她會對你百依百順。
她們這種叛逆/反抗的行為,反而成為了淺間惟一感到慰藉的事——自己並沒有在奴役誰。
希冀她們能在不聽他話的狀態下,聽他的話,去遠方、彆處尋找自我。
下頭的自以為是,下飯的可笑悖論。
還是吃飯吧。
老爸老媽以想要喝酒的理由,從桌子前離席,夾好菜放上小桌板,去後院吃飯去了。
餐廳裡隻剩淺間他們五人。
午飯的豐盛程度,堪比上輩子的散夥飯。
淺間似乎要將那種【烏有】的【憂鬱】全部宣泄進料理中,2個小時內整了大大小小15道料理。
“靜水,昨天不是辦過接風宴了嗎?這算是第二道歡迎宴?每天這麼吃太破費了。”
間島像一個節儉的太太,盤算著這一頓午餐的價格。
“沒事,伊東的物價還好,不少食材都是自家種的。”
波奇努力地往嘴裡輸送著美食。肉排的爆汁讓二見不得不分心像照顧幼稚園小孩一樣,給波奇擦嘴巴。
“唔——阿水真是的,要是每餐都是這個標準,我都不知道暑假後會胖成什麼樣子。”
“放心,你沒有這個機會。”
暑假下半段和兒子們的華夏之行,他可沒有帶上波奇的打算。
不死川用手機刷著INS上麵的伊東旅遊信息。
“我們下午先去哪裡玩好呢?奇怪少年少女博物館怎麼樣?感覺很適合我們的樣子。”
不,奇怪的人隻有你。
“去那裡的怪人太多了。”
二見給淺間夾了一塊蒜香排骨,說道,
“那就去人少一點的地方吧?”
“家裡人最少,要不下午一起學德語吧?”
淺間提議道。
“Nein!不。”
“Nixda。沒門哦~”
“Nein,danke。不用,謝謝。”
&nich。彆算上我。”
“.”
她們什麼時候,德語這麼好了?
“打攪了。”
淺間勝子端著一大罐橘子薄荷氣泡水進門。
波奇趕忙接過盤子,笑道。
“老媽辛苦啦~交給我吧~”
“謝謝啦,小波奇~那我先出去了,你們好好[相處]哦~”
“謝謝勝子阿姨~~~”x3
淺間從未想過,女孩們的聲音可以這麼甜。
淺間勝子摸了摸波奇的頭,對著淺間眨了眨眼睛,笑吟吟地反手關上門。
捏造著[俄日混血、父母雙亡、親戚霸占產業、孤身一人來日本尋找安寧之地]的波奇,已經順利走進淺間老媽的心。
在淺間勝子眼裡,收一個可憐又善良的乾女兒沒什麼大不了的,況且這個女孩還那麼喜歡自家兒子。
在二見她們眼中,這是姑媽對侄女的愛。
憑借著信息差和敘述性詭計,順利完成了波奇身份的偷天換日。
盤子裡還有一瓶礦泉水,一罐葡萄味芬達。
不死川取走礦泉水,對著門的方向感慨道,
“勝子阿姨真可愛呢~”
“理世,這麼形容長輩不太好吧。”
“我猜勝子阿姨聽到一定會高興的~”
淺間斜了不死川一眼,
“那你為什麼不當麵說?”
“這種可愛要回味一下才明白哦~”
空調嘎嘎嘎的響起,溫度更低的空氣被噴了出來。
在淺間的堅持下,女孩們勉強答應午休2小時再出門。
於是女孩們集體入侵了淺間的四坪大小的房間,並迅速將淺間的床瓜分完畢,各自抱著一本打發時間。
不死川略看了一下普魯斯特的巨著《追憶似水年華》,似乎感覺這大部頭不太適合碎片時間閱讀,便又從書架上尋找著感興趣的書。
“川端康成、芥川龍之介、太宰治、海明威、茨威格、葉賽寧、伍爾夫自殺作家專欄麼?羅伯特君這書籍分類真夠惡趣味的.”
“加繆、卡夫卡、勃朗特、王爾德、WANGXIAOBO?.這個是英年早逝專欄麼?咦?為什麼還有村上老師的書?”
“.所以你的推理根本不成立。你所謂的自殺作家專欄裡,也有雨果、歌德、托爾斯泰、馬爾克斯、博爾赫斯這樣長壽的作家。”
“難道不是因為書架沒法填滿,才找了其他的書來湊數麼?”
淺間聳聳肩,
“這種思想密度低,用來打發時間的東西,沒有必要分類。”
“但感覺的數量比哲學書的數量要多哦~羅伯特君一如既往地口是心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