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酒店裡一個布置得極為簡單的會議室。一個長形的會議桌,最大的亮點是有一整麵寬大的落地窗。
微微抬頭看向窗外就能看到費城的天際線。
桌邊已經坐了五位學者。室內唯一的會議桌上擺放著各種咖啡跟茶水跟手寫的筆記本。
喬喻走進會議室時,看到的就是會議室內所有人都在跟身邊的人說著小話,室內全是各種嗡嗡的聲音。
“哈,今天的主角終於來了。喬,你肯定不知道,為了能跟你做一次討論,今天有些人不得不起了早床。”
坐在首位的一位教授站了起來,熱情的說道。會議室也瞬間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喬喻身上。
喬喻有些懵,扭頭看了眼陳師兄。
他本以為自己在數學界也算是個人物了,被邀請來參加這種小規模的會議不說人全部認識,起碼也應該認識大半。
誰能想到會議室裡的人他竟然一個都不認識。而且好像大家都沒帶隨行科研人員,就他帶著鄭希文在身邊。
“小師弟,我先給你介紹一下……”
“不用了陳,我們可以自我介紹,這樣能節省一些時間。我是尼爾森·威爾遜,普林斯頓物理學教授。嗯,主要研究方向是,高斯酉集合和量子態演化。”
“威爾遜教授你好。”喬喻立刻問了聲好,不過腦子裡還在想著,明明大家是來開數學會議的,怎麼一位物理學教授坐在了首位。
“叫我尼爾森就好了。”
尼爾森·威爾遜善意的答了句,然後指了指他身邊的老教授,說道:“這是我的老朋友,劍橋大學的哈裡斯·羅賓森教授,主要是研究動力係統與混沌理論……”
“羅賓森教授,你好。”
“你好,喬,我一直想跟你見一麵,今天終於找到了機會。”
“伊莎貝拉·德羅伊特,巴黎高師,主要研究ζ函數跟狄利克雷級數分布。”
“你好。”
“井上健太,京都大學教授,專注於模態幾何化理論的數論推廣。喬喻先生我對你的廣義模態理論非常關注。”
“你好,謝謝。”
……
一圈招呼下來,喬喻發現今天這場小會來的人果然很龐雜,從普林斯頓、哈佛、劍橋大學、巴黎高師、牛津大學、京都大學……
全是來自世界知名大學的大佬級教授們。雖然這些人自我介紹的時候,隻說了研究方向,但身邊的陳師兄,小聲把這些人的成就都簡要說了一些。
尼爾森拿到過諾貝爾獎跟狄拉克獎章,哈裡斯拿到過波因加雷獎,以及2014菲爾茲獎提名,甚至入圍了最後的決賽圈。
其他的諸如克萊獎、薩拉·霍夫曼獎、亞洲數學大會獎、戈登·貝爾獎、ACM年度技術成就獎……
總之一堆喬喻沒都聽說過,沒聽說過的各種獎項。
相互認識大概隻用了五分鐘時間。
很快尼爾森就讓喬喻坐到了自己身邊,然後開始了這次會談。
“這是一次非正式會議,你可以理解為一次頭腦風暴的沙龍,我們最近都在關注廣義模態公理體係,因為我是這次沙龍的召集者,所以首先提出一個問題。
我一直覺得廣義模態公理體係的密度函數和量子態的分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特彆是你在論文中所描述的模態路徑,我最近研究的量子態矩陣中也發現了一些類似的對稱性現象。
所以,喬,你是否考慮過,模態空間的構造可以推廣到量子計算的理論模擬中?”
喬喻眨了眨眼睛,這種感覺很熟悉。他解決了黎曼猜想之後,這半個月京城那些教授專程來拜訪他時,也是寒暄之後就這麼直接拋出問題的。
好家夥,他在華夏的時候每天過著這樣的日子,來了這邊之後還得過這樣的日子?
不過這個想法,是真的很新。喬喻思考了片刻後說道:“嗯,你的意思是將模態路徑映射到量子態矩陣中嗎?
說實話,這塊我真沒研究過。不過我覺得從幾何化的角度來看吧,這應該也是個相對還算合理的延伸。”
旁邊的伊莎貝拉補充道:“其實這幾天我們已經做過一些討論。這其中涉及到一個關鍵問題,模態空間的同構映射是否嚴格唯一?
要在高維模態路徑上實現這種推廣,我們覺得有必要進一步明確其密度函數的解析性質,否則可能會有信息丟失。”
喬喻眨了眨眼,困惑道:“那個,我證明黎曼猜想時不是已經證明了模態空間的同構映射的唯一性,以及密度函數的解析性質?這一步理論上難道不應該是一個已經解決且沒有爭議的前提?”
“不不不,喬,你理解錯了。我們不是否認模態空間與複平麵之間的同構映射已經被嚴格證明這一點。
但將這一體係推廣到隨機矩陣理論和高維模態路徑,隨機矩陣中的譜分布涉及到很多新的變量和維度。
嗯,比如高斯酉集合的譜分布是否能夠完全通過模態空間的密度函數刻畫?而且維度再次升高,模態空間的同構映射是否仍然保持唯一性?
你知道的,當我們嘗試將模態空間和隨機矩陣理論結合時,就必須對同構映射的基礎假設提出更細致的要求,去思考是否存在某種未知的特殊情況可能破壞這一映射。”
尼爾森一臉嚴肅的解釋了一番,隨後認真的說道:“所以在上次跟大家一起討論之後,我提出了一個新的猜想。
模態路徑和隨機矩陣的譜分布可以通過某種更高維的空間統一起來?如果可以,這意味著我們將創造一個適用於所有複分析相關領域的高維統一框架。”
聽到這個問題,喬喻眼睛都亮了亮。
他大概明白為什麼田導跟袁老其實都希望他能來參加這種世界級的大會了。
這幫數學家跟物理學家們,總能有些非常新奇的奇思妙想。這幫複雜環境下的科學狂人們思維發散程度絕對是一個科研環境下比擬不了的。
“喬,毫無疑問,我希望你能加入我們!你應該知道這個問題的潛在價值!”
喬喻眨了眨眼沒有應聲。
以他對廣義模態公理體係的了解當然知道這其中的潛在價值,甚至是應用價值。
就剛剛那短短一瞬間,他已經想到了很多能玩出新花樣的東西。
比如將模態空間與量子態矩陣的演化相結合,黎曼猜想的概念推廣到隨機矩陣理論中,能幫助他的細雨計算平台設計出更有效率的算法。
不過之前他對隨機矩陣跟量子態這塊其實沒什麼研究,所以沒想到這塊來。
喬喻看了一圈身邊這些神色各異的數學家跟物理學家。
尤其是目光分外熱切的尼爾森,的確對於這項研究有些心動,畢竟能實現現階段他的理想,但臉上卻是半點不感興趣的樣子……
“如果隻是今天簡單的討論一下,我當然沒什麼問題。但這個課題說實話,我沒什麼時間。威爾遜教授,不瞞您說,我對隨機矩陣的研究完全不感興趣。
接下來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大家都知道的,我在論文裡提到了三個針對素數的猜想。接下來我的工作重心會放在證明那三個猜想上!”
喬喻很認真的說道。
不得不說喬喻的表態很有學者風範兒。
你們研究的這些有什麼用?有我研究的東西高大上嗎?隨機矩陣?狗都不學……
尤其是描述混沌物理那些東西。他喬喻可是實打實的理論數學家!
果然尼爾森·威爾遜皺起了眉頭,開始思考措辭:“喬,怎麼說呢,我知道要說服一位數學家將精力放到不感興趣的領域是一件很冒昧的事情。
但你或許並不清楚這項研究的應用潛力。不如我們先來向你介紹一下我們最近的一些成果,然後你再做決定?”
“好啊,這次沙龍本來就是大家坐在一起討論問題嘛,你說。”
接下來兩個小時讓喬喻感受到了國外的沙龍式討論是怎麼個事情。
大多數時候他隻是默默旁聽,偶爾也會插上兩句,不過很快他就知道這些家夥對這個問題如此熱切的原因。
說白了,也是想拉項目。
隻不過跟華夏不同,這邊項目導向一般是資本驅動而已。
幾位相關方向的數學跟物理學家,想一起搞個大項目出來——推動量子計算模擬技術。
眾所周知,量子計算機有著許多的先天優勢,穀歌就一直在做這方麵的研究。媒體甚至還渲染出了量子霸權威脅論。
但實際上量子計算還有一堆的問題需要解決。尤其是要解決通用性還有很遠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