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有這種大方向上的共識,「」和「盤古天王」等「不應存在者」,才不會在意年輕人的各種機遇,也不太理會「15階」的投資算計。
若玩家感覺「進化樂園」給的培養資源不夠,用自己的才能、資質、心性吸引到外來投資,在「進化樂園」之外闖出一定地位,這很正常啊。
孟弈有「奇跡光輝之主」的投資,可以。
「玩家·淵鱗」混成了「諸天暗麵·最終深淵」的「領主大權」,也可以。
「係統之主」兼職「定義論」組建的「諸天勢力·穿越者聯盟試驗場」的「職業經理人」,沒問題。
「樂園玩家」「穿越者」「深淵陣營」,其他「原初世界觀」「超級試驗場」陣營的各種英桀天驕,小輩再怎麼打鬨,也是小輩之間的矛盾糾紛。
同層次打不過彆人,死了就是白死,技不如人純屬活該。
但「神」不同,這種必須被「鎮壓」!
「不應存在者」這種大佬,不可能閒著沒事特意針對1~14階。
當然,得除了「二元論」這個為了斷絕「陰陽之主」情況再現、到處找樂子拷打年輕孽畜的超級混球。
“我不反對「道爭」,可「開源」的確更好。”
“嘿嘿嘿,「源」那小子著實雞賊。”
「」笑罵了一句「命主保護(迫害)協會」的「源」。
「源」,「第22樂園紀」的超級卷王,「律」之後的「真無限」。
同時,「源」還有「命主保護(迫害)協會」第二位成員、榮譽副會長、「命主女士」的頭號死對頭等綽號。
祂曾與牢命同台競技,一腳把牢命踹出「道爭」,登臨15階跑到牢命女士麵前跳臉嘲諷,氣的牢命無能狂怒。
“有潛力,但還不夠。”
“這個樂園紀走「信息」的小崽子,和「源」的情況差不多。”
「盤古天王」沒抱太大期待。
想從「真無限」成為「不應存在者」太難了。
無法以自己的路涵蓋諸天萬界、繞開所有繞不開的「不應存在者」,就成不了「不應存在者」,這特麼死循環了。
「信息」虧就虧在有「乾涉論」和「定義論」,不然還是有潛力的。
由此可見,想參與堵住「祂」棺材板的行列,自己開創出一條超脫路,延續諸天萬界的存在,難度到底有多高。
“「第38樂園紀」進程過半,該挑挑「第39樂園紀」的「獵殺名單」了。”
「」彈了彈手指。
正好前陣子「佛」敢在「進化樂園」搞事情,還試探了「紀元執政者·生靈」。
“牆頭草,一樣。”
“那就「佛」吧。”
「」選中目標,「盤古天王」出言附和。
祂們兩句話的功夫,敲定了「第39樂園紀」的「獵殺名單」。
……
「玩家·流螢」所在的「2→3·升階考核」。
以「奇跡」掌控「本能」,進而操縱旅行青蛙的孟弈,沒有察覺到不對勁。
孟弈的「奇跡光輝形態」本就是「斷網」模式。
但「神」不一樣,祂察覺到失去了跟本我的連接,變成了種局域性的現象。
‘是「乾涉論」出手了啊。’
「神」再怎麼不甘,也不得不接受現實。
祂對「奇跡光輝·孟弈」的蠱惑與引導,在「乾涉論」的偉力下淪為無用功。
“老前輩,您居心不良啊。”
孟弈語氣不善,「白魔之學」再怎麼進步、進化、超越、革新,也不至於跟所有人站在對立麵吧?
「白魔之學」的敵人是「命運(宿命論)」的道爭選手,和「諸天暗麵」必然會誕生的「退步、衰弱、落後、腐朽」。
“哦?何出此言?”
“汝不覺得,那些「不應存在者」,就是汝前行道路上最大的絆腳石嗎?”
“假如諸天萬界沒有了祂們,繞不開豈不是就「不存在」了?”
「神」並不清楚,「不應存在者」不存在,諸天萬界更不存在。
關於「祂」的情報,是所有「不應存在者」默契遵循的隱秘。
「不應存在者·???」封鎖了情報,因為「知道」就是種「錯誤」。
“哈哈哈!”
“可笑!”
孟弈桀驁道:“老前輩,您的想法是把路清空,再沿著祂們走過的路繼續走?”
“您這種落後腐朽的想法,何嘗不是一種被淘汰、被替代、被革新,需要用進步去糾正的觀念?”
“若連前行的勇氣都沒有,這種想法也配跟「不應存在者」並肩?!”
「奇跡之光」推動本能、使「玩家·流螢」不斷進步,也讓孟弈發揮出來的出力越發強大。
“嗬,無知者無畏。”
“或許等汝有朝一日真正的登臨「真無限」,而非借助「奇跡光輝」,汝才會知道祂們到底意味著什麼。”
話不投機半句多,「神」懶得再跟孟弈交流。
頭鐵的年輕人缺乏社會的毒打,等被拷打的清醒了,才會明白祂的正確!
同處局域網,「神」不能再潛移默化的引導「奇跡光輝·孟弈」的選擇。
既然誰也無法用自己的觀點說服對方,那就用實力分勝負吧!
……
「戰爭之神·阿爾特修」和「玩家·流螢」,在兩股偉大意誌的操縱下,進行著極高烈度的交鋒。
「神髓·戰爭與殺戮」能讓「阿爾特修」不斷增強。
「奇跡之光」推動的進步,也讓「玩家·流螢」逐漸拔升。
“老前輩,你不如我!”
蘊含「金之不朽」的涅槃之火,反向逆轉成衰退、衰亡、衰敗、衰弱。
漆黑的災厄烈焰灼燒「戰爭之神·阿爾特修」的偉岸神軀,乾擾到了「神髓」的膨脹效應。
「玩家·流螢」的物種是生靈,自然而然得到了「生靈」的加持。
「玩家·流螢」的行動是變化,也理所應當的擁有「變化」的眷顧。
「玩家·流螢」取得勝利是「律」製定的「理」,順其自然的獲得了「律」的增強。
「15階」的交鋒分不出勝負,代行者的交鋒可以分出生死。
“年輕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那吾問汝,「道」是什麼?”
“汝用的手段,是不是「二元論」!”
“汝看,這就是「不應存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