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則有「二」,有「二」就有「三」,有「三」當有「萬」。
仰仗「無限所需之物」這個實際是「大羅特征·無限蛻變」的加持,孟弈的「原初無限真界世界觀」越發龐大。
滾雪球的膨脹效應隻會越來越快,個、十、百、千、萬、億、兆、京、垓……
一個個數字計量單位被他超越,每個呼吸都有億萬萬之數的「多元宇宙」生生滅滅。
但這依舊是量的堆疊,並未形成質的飛躍。
看似靠近「無限」,實則距離越來越遠,差之毫厘謬以千裡不外如是。
“差不多了。”
孟弈暫停‘貪吃蛇’行為,他的「無中生有·無極衍生」上限就在這。
繼續疊下去隻能靠「全能領域」來維係,這麼做也無法靠近「大羅」,意義顯然不大。
“比我預期的項目多了一個,一步一步來吧。”
孟弈決定先完善下自己的「杠杆·無極衍生」,材料來源是「二元論之主」特意展現的「二元論·有與無」。
何為「有」?何為「無」?
「有」是「存在」,是「真實」,是「滿」,是「是」……
「無」是「不存在」,是「虛幻」,是「空」,是「否」……
兩者涵蓋的東西太多了,因此孟弈隻是以點窺麵的淺嘗輒止,沒有跳進「二元論」的坑。
彆的不好說,至少「二元論·真實與虛幻」,他已通過優秀員工·牢韓的跳坑,解析梳理到了「13階·多元蛻變」的層次。
「對立」的過程實現「統一」,「統一」的階段達成「循環」,在「循環」中超越往昔,孟弈要做的是後麵兩步。
“「作加求滿」如何?「作減求空」如何?”
有付出才有回報,有放下才有拿起。
舍得舍得,不「舍」又怎麼「得」?
「全能領域體驗卡」史詩級增強的孟弈,按照自己的思路開始嘗試了起來。
也就是在可以不斷試錯的「全能領域」,放在外界還這麼搞,純粹是拿生命開玩笑。
玩脫了的亞雷斯塔,就是個很典型的案例。
或許亞雷斯塔有不得已而為之的原因,比如「深淵領主·淵鱗」不情不願的手握「諸天暗麵·領主大權」,但兩者的情況都是無法更改的事實。
“生生滅滅,那就「入滅」!”
孟弈理智冷靜,念動崩解了億兆兆為計量單位的多元宇宙堆疊的「無限真界」。
他嘗試把握「破滅」中的「新生」,握住「寂滅」中的「複蘇」,尋找「無」中的「有」。
‘轟——!!’
第一次試驗失敗,「無限真界」炸開的餘波破碎了數之不儘的多元宇宙。
餘波越來越大,波及到了孟弈腳下這座「14階試驗場」微不足道的一角。
大破滅的洪流淹沒萬象森羅。
一座座多元宇宙接連淪陷,廢墟殘渣越發壯大了滅世浪潮的氣焰。
……
理性思維主導的孟弈不為所動。
祂站在破滅之上,回溯失敗的經曆重新來過。
“止!”
孟弈口含天憲、言出法隨。
他的意誌就是不容動搖的鐵律。
意隨心動,念從心起。
神通自生,永世回蕩。
席卷難以計數多元宇宙的破滅浪潮戛然而止,凋亡的「無限真界」重新歸來。
一切仿佛什麼都沒變化,變的隻是孟弈多出了一次失敗經驗的積累。
“繼續。”
進步永無止境,試驗永不停歇。
孟弈炸開導致的餘波越發誇張,生滅輪轉中的「循環」也更加完善。
無數次的失敗,隻為換得成功的一絲曙光。
‘哢嚓——’
孟弈雙手揮動,化作「陰陽太極」之形。
「有·無限真界」和「無·無限真界」的循環結構初步建立完成。
這個「循環」並不怎麼完善,實際層次跟「畢業考核」前夕的「太乙女仙」差不多。
「太乙女仙」五大「原初世界觀」的「鬼」,「循環框架」建立到了:人死為鬼→鬼死為聻→聻死為希→希死為夷→夷死為微→微死無形,並未從「微死無形」進入「無形歸有」。
即便如此,孟弈的「無中生有·無極衍生」,層次也從「多元」進入「偽無限」的範疇。
最後一步實在是太難了。
建立「完整循環」,超越「完整循環」,這特麼都能對標「大羅特征·無限蛻變」了。
環環相扣、息息相關的六種「大羅特征」,「無限蛻變」放在最後一環不是沒有道理。
缺乏了前麵的五種「大羅特征」支撐,第六種根本無從談起。
這也是類似「太乙萬生」之路,被「大羅」卷死的關鍵因素之一。
同樣情況還有「時空路」這個非常看天資,不具備普適性的路線。
“唉,終究還是我底蘊積累不夠。”
孟弈歎了口氣,他有些好高騖遠了,也把「無限蛻變」看的太簡單了。
「完整循環」都沒建立,超越「循環」抵達「無限」談何說起?
此次「全能領域」的計劃一完成了一小半。
「無中生有·無極衍生」確實完善了些許,再往上他就欠缺些火候了。
……
時間緊迫,孟弈沒有死磕顯然無法輕易完成的超綱難題,這就跟期末考試由易到難的做數學題,千萬彆死磕難題一樣。
也就是財力不足,不然孟弈肯定杠到底,囊中羞澀就沒辦法了。
“根據「太乙萬生」的思路,我試試拆解半張「大羅通行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