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雖然張導實屬大腿無疑,但陳諾覺得老謀子現在心態不太好,太急了。
山楂樹本來就是一部慢熱的電影,就跟一部慢熱的一樣,慢慢寫下去,總會有人看的。世界這麼大,千奇百怪的人這麼多,作者再菜,也還是有那種瞎了眼的讀者覺得不錯的。
而且,去除字幕的山楂樹,也絕對沒有那麼不堪。至少也應該是首訂上千的級彆。
慌啥呢?
城裡來的學生靜秋,暫住在村長家。
地質勘探隊的老三也常來村長家吃飯,兩人因此結識。
老三善良熱情,幫靜秋換燈泡、買鋼筆,還誇讚她的文筆,隨著日常相處,兩人漸生好感。
在電影開場三十分鐘左右,老三終於向靜秋表白了。
陳諾看著自己在電視上,稍微有點做作的說道:“我肯定不是第一個愛上你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不過我相信,我是最愛你的那一個。”
這句肉麻台詞在電影宮裡的頂級音響裡放出來。
陳諾看著屏幕上的老三和靜秋四目相對,哪怕他不信愛情好多年,奇怪的居然也有種被融化的感覺。
之後更是不知不覺的沉浸在了電影情節之中。
沒有了那些讓人出戲的字幕,不再一味迎合市場、追求通俗直白,
張藝謀到底還是那個張藝謀。
他在這最終版本的山楂樹裡,增加了他擅長的色彩敘事。
相識的春日,鏡頭前處處是綠色。那是希望破土而出。恰似靜秋與老三初遇時心底悄然萌生的悸動,一切都充滿著未知的期許。
熱戀的盛夏,紅色元素隨處可見,老三送給靜秋的紅泳衣、喜慶的紅布、熱烈的山楂果,滿溢著熾熱奔放的愛意,那是兩顆年輕的心毫無保留的奔赴。
暫彆的金秋,一層帶著哀傷的黃悄然蒙在銀幕之上。落葉紛飛,老三的不告而彆如同這秋日的蕭瑟,靜秋的世界裡有了悵惘的涼意,思念在金黃中蔓延。
訣彆的寒冬,絕望的白鋪天蓋地籠罩了整個視界。白雪皚皚,掩蓋了過往的足跡,也像是要將這段愛情一並吞噬。
當山楂樹上,反常地開滿了紅色的花,宛如鮮血染紅的顏色。劉藝霏飾演的靜秋在老三的病床前慟哭,那哭聲讓整個影廳如死般寂靜。
當最後,老三死了,靜秋獨自一人來到山楂樹下,那孤獨的身影就像一副畫,鐫刻在陳諾的眼眸裡。
讓他鼻子都有點酸了。
心裡忍不住泛起一股衝動。
不,不是衝動。
陳諾相信,整個影廳中,絕不隻有他一個人有這種感覺。
第60屆柏林電影節銀熊獎,最佳女演員,劉藝霏!
直接頒獎就對了,絕對是實至名歸。
第一遍在新畫麵公司的放映室裡看的時候還不覺得。
估計是有字幕掃興,加之屏幕太小。
但現在,他真的覺得這改版之後的山楂樹真的太好看了,劉藝霏在裡麵的發揮也太出色了。
那最後幾段的哭戲,在電影宮的巨幕上演出來,真的讓人深深為之共情。
陳諾覺得,要是以後劉藝霏還能沒電影拍,那得是全體中國電影界的恥辱。
……
電影結束了。
而後經過短短幾秒鐘的沉默,全場的掌聲如雷鳴般響起。
再然後,一個兩個,三個四個,全場觀眾紛紛起立。
電影屏幕上還在滾動著主創人員的名單,然而大廳裡的燈光已經迫不及待的亮起,
可惜柏林沒有戛納那些花裡胡哨的聚光燈,無法讓主創團隊享受那種令人眩暈的全場致敬。
不過,當張一謀和陳諾,劉藝霏,薑瑞佳一起在座位上起立,向四麵八方揮手致意的時候,掌聲瞬間又高了好幾個度。
老謀子笑得臉上都是褶子,薑瑞佳激動得滿臉通紅,劉藝霏笑顏如花,早忘了和陳諾之間的不愉快,朝四麵八方頻頻揮手。在她身邊的座位上,劉曉莉一邊鼓掌一邊眼泛淚光。
陳諾也很高興,他看向了小李子和馬丁斯科塞斯的位置,朝那邊揮了幾下手。
不過,當看到那兩人臉上表情的時候,陳諾不免有點奇怪。
怎麼有種假笑的感覺?
不過他也沒太放在心上。
很快,掌聲平息下去了。
張一謀帶著電影的主創團隊在觀眾們的注目禮下先行退場,移步於采訪廳,接受媒體采訪。
偌大的采訪廳,被世界各地的娛樂媒體記者擠得滿滿當當。比起《團圓》那絕對是有過之而無不及,這讓陳諾臉上的笑容又多了幾分。
說實話,他今天才從中國回來,論起身體狀態並不算好。
但是坐在采訪席後前麵,麵對記者提問的時候,他都感覺自己精神抖擻。
或許這就是一部好電影帶來的效果,就跟吃了興奮劑一樣。
這部電影真的太對他胃口了,同為愛情電影,比起無聊冗長,肉欲橫流,劇情還看都不咋看得懂的藍莓之夜,
他絕對更愛這個版本的山楂樹。
它就像一首語文課本上,清新淡雅,朗朗上口的小詩,就像“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
沒有中國人會不喜歡其中的留白和韻味,以及那淺淺淡淡,無需宣之於口的愛。
不過,他沒有想到,抽起來的那個德國記者的第一個問題居然不是問絕對牛逼的張一謀,也不是問準柏林影後劉藝霏,不是問發揮出色的薑瑞佳,更不是問他。
這個記者的第一個問題是詢問和他們一起坐在采訪席上,相當於隻是個陪客的組委會主席,迪特·考斯裡克。
德國記者,說的當然是德語,嘰裡咕嚕的說了個問題,陳諾也沒聽懂,隻是感覺句子挺簡短的。
但是,這個問題似乎很難的樣子。
考斯裡克好像是被難住了,抓耳撓腮的在那摸著胡子,思考措辭。
陳諾正在疑惑這個問題有多難,畢竟考斯裡克什麼人,什麼場麵沒見過,怎麼直接卡了殼?
這時,坐在陳諾他們身後的翻譯把問題翻譯了出來。
“主席先生,你如何看待這部電影,你喜歡它嗎?”
陳諾愣了一下。
就這?
……
……
羅曼·波蘭斯基在眾人鼓掌的時候,就和助理一起走出了主影廳。
在那個檔口,其他兩影廳的觀眾也在離席。所以,戴著鴨舌帽的大導演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裡,並沒有引起什麼人的注意。
出來之後,在電影宮門口,他聽著四周觀眾的議論,哈哈的笑了幾聲,然後就像放下了一塊心頭大石一樣,和助理一邊興高采烈的聊著天,一邊去停車場乘車離開了。
他前腳剛走,山姆·懷特也跟著走了出來。
和在戛納一樣,他這次到來柏林,不僅僅是作為《好萊塢報道》的電影節特約評論員,也是因為受了某人的委托。
這一次,他沒有忘記打電話,離開了嘈雜的人群之後,他第一時間從兜裡掏出了手機,帶著笑意說道:“halo,哈維,這一次,我想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