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顯與程心瞻也都回禮。
“小友麵生,兼顯道友這是第一次帶著來采雷嗎?”
兼顯點了點頭。
一弼道長大笑,“我這兩個好徒兒也是第一次出宗,我看今天呀,就讓他們多試試手。”
兼顯還是點點頭。
也就在這時,東南方向又有人來,遠遠看著,道袍是紫黃相交。
“龍虎山的也來了,三家都來了。”
一弼道長說著。
兼顯道長也對程心瞻說道,“兵鋒山樞機仙都洞淵府,龍虎山樞機東極青玄府,加上我們三清山的九天應元府,這就是時人常說的豫章雷道三府,均傳承自上古雷部,餘者確實不足論。”
龍虎山來了兩位,也是一大一小,看樣子也是師傅帶徒弟。
“師尊,您不是說采雷的人會很多嘛,也不多呀?”
那個叫孟虛奇的男孩問道。
一弼道長笑著回答,“因為現在是仲暮之交,本來就是采雷人最少的時候,為師是故意挑這個時間帶你們出來的。”
“那為什麼現在人最少?”
“在春時,頭道雷有【爭先】、【定時】、【生機】等法意,驚蟄雷有【通天徹地】、【召令】、【驚醒】、【震蟲】等法意,所以這兩個時間點采雷的人是最多的,尤其是驚蟄雷長達幾天甚至十數天,人家都采過了,到現在驚蟄雷漸歇,大部分人身上的雷霆玄機未散,所以剛好成就了現在的一個采雷空隙,等再過個半個月,采過頭道雷的人又會繼續采雷,人也就慢慢多起來了。”
一弼道長看著三家都是老帶新,嗬嗬笑著,“春時仲暮之交,人少,春雷勢頭也在驚蟄之時宣泄的差不多了,最適合初學雷道的人采擷,所以一般這個時候,都是師傅帶徒弟前來采雷,此時的雷,還有個名號,叫師徒雷。”
一旁,程心瞻聽著暗自點頭,原來是這樣,難怪兼顯學師急著讓自己準備雷器,是要趕上這個時間,趕上這趟師徒雷。
天師府的兩個也飛近了,紫黃道袍,華麗異常。年紀大些的看著也才五十歲左右,國字臉,濃密的黑須黑發,小的那個,年紀應該介於虛奇虛宜和程心瞻之間,唇紅齒白,頭戴一個紫金冠。
同在豫章,又修雷法,來人兼顯和一弼也都認識,不過看來輩分要高上一些,兩人都主動拱手見禮。
“全合道長,無量壽。”
這個全合道長一張國字臉看著很有威儀,又是濃眉虎目,頷下長須飄揚,板著一張臉,看著便不好親近。不過全合道長看著先到的兩家前來見禮,又是各帶新人的情況,忽然又展顏大笑,
“師徒雷,師徒雷,今日我三家都來采這師徒雷,實在是巧了。”
一弼道人拱手應和著,“確實是巧了,方才我與兼顯道長閒聊,我兩家都是帶晚輩第一次來采雷。”
全合道長點點頭,“一樣,來,真敬,見過兩位長輩。”
那個紅唇小道士拱拱手,“龍虎山東極青玄府梁真敬,見過二位。”
態度似有些輕佻隨意。
兼顯與一弼不動聲色,各自回了禮。
“好了,兩位,天雷便要落下,不必久敘,各憑本事引雷。老道多說一句,既然是師徒雷,那還是按規矩讓小輩先手,等雷雲散去前我們幾個老的再動,如何?”
全合道長沒有責怪弟子的意思,反而是要結束了這場小敘。
“那是自然。”
兼顯與一弼應下了。
隨即,全合帶著那個紅唇小道士離開,直接落在了第二高的山頭。
孟虛奇和孟虛宜臉色立即浮現了不忿之色,“是我們先……”
“無妨,且讓他一次,且讓他一次。”
一弼道長安撫了一下徒弟,隨即向兼顯和程心瞻道,“兼顯道友,心瞻小友,那我等也離去了,等采了天雷再敘。”
兩派人拱手相彆,神霄派去了第三高的山頭。
“龍虎山的素來如此,往後你就知道了,今日那個娃娃還小,我等不必計較。神霄派的薩祖師曾受過龍虎山天師的指點,因此格外敬他三分,但我三清山不用,往後你遇見了要是感覺受了氣,不必忍讓。”
兼顯道長專門對程心瞻說了一句。
程心瞻點頭稱是,他對方才之事也沒放在心上。
“轟隆隆!”
天雷炸響,醞釀許久的雨也終於落了下來,滋潤大地。
雷霆如天龍一般在雲中遊梭,閃亮的雷光時不時把天雲和大地照亮。
“哢嚓!”
銀紫色的天雷落下,像是從雲裡往下倒長的光樹,有時隻一樹,有時五六樹,有時光樹之間枝椏交錯,又形成了一張巨大的光網。
雷霆誰也沒少見,但向這般近距離的、全神貫注的去感受,程心瞻還是頭一次。
“你的法劍位列金行,本來就親雷,而且這是你特意尋來的,想必也另有長處。等下我來看時機,隻要布撒到這方地域的雷夠了,我會立即提醒你,你便禦劍去觸碰天雷。越高越好,不然同一支雷,彆人的引導之器在你上麵,你便拿不到了。但最好不要沒入雲裡,那裡雷威積重,容易傷了法器不說,也容易導致你和法器之間的氣機聯係斷開。
“天雷會順著你與法器之間的法力被牽引過來,到時一定要看準時機,在雷霆落到肉身上之前以你的葫蘆將其接住,往後你或許可以直接以肉身接雷,但現在你還不熟悉天雷之威,不要以身試法,這和我給你的雷漿還不一樣。”
“不過你也不用憂慮,儘管去做,有我在,不會出什麼大事。”
雷聲轟鳴中,兼顯快速說著,這番話出宗前和出宗的路上他已經說了許多遍,但此刻,在雷霆麵前,他還是又重複了一遍。
程心瞻點點頭,他仰望雷霆,右手成劍訣,「高真」懸浮在他身側,左手握著「現形」,全神貫注看著掛在天地間的巨網。
少年麵容平靜,眼映電光,心如止水。
以下情況與需各位書友說明:
1.經有雷法傳承的書友提醒,雷為純陽祖炁,沒有雷炁的說法,在此向該書友以及信奉雷祖的眾位道歉。本書中的雷炁純為個人編造,僅在此書中表示雷被人體煉化後形成的法力。以後在寫相關內容時也會更嚴謹的查資料,並感謝該書友的指正!
2.本書中龍虎山字輩取
“守道明仁德,全真複太和。
至誠宣玉典,忠正演金科。
衝漢通元蘊,高宏鼎大羅。
三山愈興振,福海湧洪波。
穹窿揚妙法,寰宇證仙都。”
由第三十代天師虛靖先生所立,在本書中化為從開山時的首代弟子即用,但僅為弟子用,天師字輩不在其中取。
3.本書中神霄派字輩取自神霄派代表人物薩天師所傳天山派字輩,
“孤肩擔日月明照河山
道義定乾坤德化國一
虛無參妙玄脫困生靈
清淨悟元始同渡樂極
仙法聽禪緣大藥真煙
神寶降環宇祥雲幻奇
芝蘭開塵花萬象自然
金光耀紫氣九天成迷
歲時常變更超凡獨立。”
3.本章提及的三府均出自雷部,化用到三家,九天應元府確實為三清山實景,另外兩府安到其餘兩家頭上為我杜撰。
4.以上如有任何不妥之處請各位書友指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