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鷹獎頒獎儀式確實是結束了。
但這次金鷹的影響還沒完呢。
首先就是電視台方麵。
“啊哈!給我們搞了之後,就這麼多人看呀!”
“觀眾的反饋非常好!”
“有不少觀眾打電話過來,希望加入更多的藝術表演。”
“那可都是要錢的呀。”
歐陽台長跟康建民都十分的興奮。
這次可太成功了!
之前金鷹獎,雖然名氣很大,但實際上,真是沒啥人看。
頒獎……其實我們大家心裡都懂。
就是咱們大陸自己這邊分蛋糕嘛。
港台的電視劇,是進不了金鷹獎的。
不是說以前的戲不好,而是這樣分著頒獎。
確實是對觀眾沒啥吸引力。
金鷹還不像飛天,這個獎本來就很偏大眾。
要是連觀眾都沒有,這獎也真的就沒啥意思了。
之前的飛鷹,那是顛沛流離的,打一槍換一個地方。
歐陽台長去談的時候,金鷹方麵可高興了。
而這次落戶長沙,直接變身金鷹節,不僅僅頒獎,還順帶的搞起來文化產業交流。
也就是商業都起來了。
彆的不說,就看瀟湘廠前麵那條街。
現在乾脆改名了,叫做金鷹夜市!
這不就是利好GDP嘛!
也就是說,不僅僅文化產業上取得成績,還利好了實體產業的發展。
真真正正的帶動了第三產業!
這金鷹節可太棒了!
但,現在還不能光看收視率,還有一個重要的業務呢!
“短信那邊的情況怎麼樣?”
“可以說是非常的火爆!領導,電信公司的領導打來了電話。”
歐陽台長十分高興的跟那邊電信公司的領導聊起了電話。
“歐陽同誌,這次的成績真是超出預期!”
聽聽,這可太棒了!
短信這個業務,是今年才開始推的。
金鷹節這次用短信投票來定獎項歸屬。
不僅僅是讓電信公司賺錢,還更好的推廣了一下這個業務。
當然了,這個獎項方麵最後的歸屬,那肯定還是要看我們的嘛。
有辦法的,就是加入專家評委投票環節好了。
這些專家的投票權重遠高於短信,如此就可以很好的操作了嘛。
隻要票數不是差距特彆巨大,那就沒啥大問題。
於是,這不就是即賺了麵子又賺了裡子嘛!
歐陽台長結束了電話,這一臉的興奮,已經是瞞不住了。
“想不到,這次成績竟然如此喜人!”
康建民都不用問,看老友的臉就知道,咱們這次絕對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歐陽台長此刻更是想到了馬尋當初給他出的計策。
三把火,現在可以說兩把火都已經取得了成功!
至於第三把火,那就是電視劇嘍。
這當然是一個長期的業務,但眼下嘛……
“《風雲》這部戲,絕對是咱們今年的重點項目!一定要全力以赴!”
歐陽台長都這麼說了,咱們電視台的人還有什麼說的。
好好乾就完了!
要是這把火再成功,那歐陽台長的新官上任三把火也就全都取得成功。
馬先生,你真是我平生知己!
……
有的人成功,那有的人就很失敗。
酒店裡的秦輝,現在著急的直抓頭發。
從昨天晚上開始就聯係不上佳欣,這實在是太奇怪了。
可他還有生意上的事情要處理。
京城那邊的電話是一個接著一個。
“這什麼情況?現在好多老板都在傳,馬尋手眼通天!”
“金鷹獎成了他家後院了?老秦,你那邊到底怎麼搞的?”
“不可能讓他一個人控製吧?關鍵是,這次的金鷹獎好像影響力突然變大了。”
石膤、周政義還有十三少。
也都是很著急。
他們顯然也沒有想到,這次金鷹獎竟然會變成這樣。
首先,原本這個獎影響力不算很大。
可這次一下子就關注度大爆!
其次,馬尋仿佛隻手遮天,簡直如同言出法隨一樣。
要知道,原本就都在傳,他有背景,還很是神秘。
現在等於是直接坐實了!
關鍵是這對老板們影響可不小。
誰不想跟著有實力有背景的混呀。
而且,這裡麵還有一個小細節。
俞飛虹沒來,結果卻獲獎了。
這個獎跟馬尋有沒有關係且不論了,但馬尋最新要搞的《射雕》裡,俞飛虹可是很重要的合作夥伴。
你品,你細品!
最後,那就是《風雲》跟《畫魂》……好像已經可以看到結果了呀。
原本就知道是打不過的,但想著不至於輸的太慘。
現在來看,可能會慘絕人寰吧。
秦輝就應付這些事兒,他還能有什麼法子嗎?
當然也沒轍呀!
他也是無力回天。
所以,麵對這些來電,他主打一個敷衍。
能拖過去就拖過去。
反正現在也沒轍了。
還不如找找自己的佳欣呢。
於是,又敷衍過去一波後。
秦輝又給李佳欣打電話了,當然,他之前還發了個短信。
“起床了,早餐吃了沒。”
好吧,還是電話要緊。
結果……
對方已關機!
還是打不通,秦輝這心態要崩了。
……
嘩啦一聲。
窗簾被拉開,陽光射進這豪華套房。
馬尋用手稍稍遮擋,很快也就適應了。
掃了一眼還躺在床上的李佳欣,又看到了地上三個乳膠製品。
嘴角微微上翹。
說真的,他以前很少用這種東西,隻要控製力夠強,那問題就不大。
但昨晚是因為謹慎。
他當然也承認。
李佳欣確實是個騷媚入骨的大美人,美豔不可方物,玩起來不可多得。
所以,謹慎謹慎。
馬尋這是怕深陷其中,不可自拔。
昨夜之事已經過去了,沒必要多想。
給自己倒了杯水,正打算邊喝邊看外麵的江景。
電話卻響了。
“兄弟,成交了!”
“馬哥,1億零800萬,跟《射雕》差不多,也是一年的版權……符合預期。”
“很好。”
孫冬海跟白小杭那邊開了免提,他們在講《風雲》貼片廣告的合同細節。
1億,這其實就可以了。
不是馬尋不想賺的多,而是這部戲大概就這樣了。
扣到自己這邊投入的成本,跟孫冬海、白小杭等人分的話。
再刨去其他的成本。
馬尋預估,自己應該能進賬4000多萬。
這還要啥自行車!
而且,再計算一下之前的海外收入,那500萬美元。
當然了,其中一部分還投了那個《大逃殺》。
馬尋眼看著自己的‘實力’往三個億去了。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他的投資也著實不小。
項目很多,甚至包括那個金鷹夜市。
其實這個夜市做的還不錯。
隻不過,也得做好準備,金鷹節過去了,還能有多火,確實也不好說。
所以,應該還是接近三億。
在1999年,有這麼強的實力。
也就還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