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是給房子租在協和這麼近的地方。
真是太貼心了。
未來丈母娘現在看方言,那真是越看越順眼。
不得不又把早上說的事兒,給方言老娘提了一遍,生怕她回去忘了。
然後,方言把四合院的鑰匙也分了兩把出來。
一把給了朱霖,一把給了自己老娘。
到時候往裡麵置辦東西的事兒,還得聽她們的意見。
這些小事兒,方言不想去弄,索性就交給朱霖和老娘了。
她們兩人當然是沒有意見了,甚至兩人拿到鑰匙後,就都已經開始在車上就列起需要采購的物品清單了。
回到家裡後,老娘何慧茹就拉著老爹還有方言開了個家庭座談會。
先說了方言租四合院的事兒,另外也把今天一大早,朱霖老娘說的扯結婚證的事給說了。
家裡人一番商量後,決定按照這年頭的規矩,先訂婚下聘禮,然後再把結婚的日期定下來。
方言對這個根本不懂,他以前看年代文,隻知道主角好像隨便選個日子就給婚結了,下聘禮什麼的規矩,他是真沒聽過。
今天才知道有這麼個規矩。
過程是下完了聘禮,雙方家長再協商個好日子結婚,最後才辦婚禮。
婚禮也不是沒講究,這會兒人已經不是六十年代那種窮困的狀態了,老娘說結婚要準備“三缸”。
即一缸老酒,一缸按照女方親戚戶數的粽子,還有一缸豬肉大概就是半扇豬,先送到女方家裡,以便第二天喜宴用。
女方給的嫁妝是按照男方給的聘禮來定的,下的聘禮越多,女方也會返的越多,朱家是南方那邊大族,肯定是要給女兒掙麵子的,所以肯定會千方百計讓場麵好看些。
其中一些細節方言不知道,還得後麵具體實施才明白。
反正老爹老娘知道習俗,方言也就讓他們操持了。
……
時間很快就到了第二天。
上班車上老娘和朱霖家約定,晚上一起聚個餐,到時候就商量聘禮和結婚日子的事兒。
朱霖老娘欣然同意,說晚上一定到。
等方言到同仁堂門店的時候,發現店裡已經有人在等自己了。
這人來的早,看起來一臉風塵仆仆的樣子。
這人很壯,方言觀察,一米九三的個頭,身材魁梧,臂展起碼兩米一三,很像是個練家子。
方言一詢問才知道,原來對方是昨天晚上從濟南坐297次列車,用了八小時到的京城。
到站後一下車,就找到車站的人打聽方言。
結果剛好找到了車站領導朱建業,恰好知道方言。
人家就給他指到這裡來了。
他說了自己老爹的情況,說一定要感謝方言。
接著就直接拿了好幾根,砸著民國金行標誌的金條出來。
他一米九幾的個頭,還有那一臉匪相,導致眼前這一幕活像是《水滸傳》裡,劉唐去給宋江送金子。
方言哪見過這麼感謝的,這感激實在太硬核了。
按照年代的金價,這幾根金條也不便宜。
價值太高,方言不敢要這金條,忙讓對方收回去。
結果這位死活不乾,說自己答應了自己老娘的事兒,必須做到。
一時間,兩人就這麼僵持起來。
一個不收,一個硬要送。
PS:今天加更完畢,還欠大家九萬六。
另外,結婚聘禮一說的資料選自《30年間的婚禮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