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點點頭,這東西他也確實沒有打算拿出去。
將東西收起來後,方言對著樂苗問道:
“你對古董真是很了解啊?”
樂苗沒有否認,回應道:
“一般般吧,家裡以前有人喜歡收藏這些東西,所以就知道一些,要是太複雜了太冷門,我也記不住看不懂。”
方言看了看被放在匣子裡的金劍,說道:
“也就是這把劍也幸好有字,要不然還真看不出它是什麼年代的。”
樂苗點點頭:
“嗯,沒錯,黃金這東西埋得時間再久,都是這麼個顏色,所以古董裡麵黃金類的好多人都不願意碰,因為不容易識彆,賣的又比同等重量黃金貴好幾倍。”
方言重新將鐵樺木匣子按在一起,這時候隻需要敲擊幾下,機關就又會跑回去封住。
他暫時沒有敲,而是轉過頭對著樂苗指了指她帶過來的書,問道:
“對了,你的這裡兩本古籍,能給我看看嗎?”
樂苗想都沒想就遞給了方言:
“行啊,不過這不是古籍,就是幾十年前印刷的,這本《古今刀劍錄》是1931年的,這本《水經》是1933年的。”
“你拿去看吧,要是不夠我家裡還有不少呢。”
方言聽到這話,也沒客氣:
“行,那我先看看,到時候再給你。”
方言打算先加持一些基本的古董知識,也免得後麵遇到了古董自己一點都不知道。
不過古董除了需要了解知識意外,還需要眼力來分辨。
曆朝曆代都有給古董做假的人。
要是隻是靠著知識,沒有眼力,也容易買到一堆假貨。
特彆是再過幾年,古董市場開始出現的時候,市場上古董造假就已經蔚然成風了。
接著方言拿著匣子,還有兩本書,然後就離開了同仁堂。
今天也算是意外收獲了。
亂世黃金,盛世古董,這一把劍兩樣算是全占了。
要說這些古人真是能藏東西,這麼個玩意兒居然放了這麼久時間,也幸好他們有錢用的材料本來就好,要不然檢修的時候就已經被發現了。
方言想了想,決定回去的時候,再給其他地方也找找,看看還能不能發現點什麼地窖密道什麼的。
……
坐上公交車,方言重新回到了外交部街。
這時候他發現,這條街居然被拉起了紅線隔離了起來。
周圍還站著不少圍觀的人。
方言上去看到一個見過一麵的街道辦的小年輕,對著他問道:
“同誌,怎麼回事?這裡怎麼被封了?”
對方也一臉懵逼說道:
“我也不知道啊,剛才我出去了一趟,回來就被封了。”
“裡麵的人不準出去,外邊的人不準進。”
這時候旁邊的一個人接過話茬道:
“我知道,剛才有領導來了,然後這裡就被封了。”
“說是警犬聞到線索,已經有新發現了。”
“不讓人過,是為了保留現場的完整性。”
然後另外一個人陰陽怪氣的說道:
“嗐,你說這專家掉了東西就是不一樣哈,我們普通老百姓,哪能讓他們這麼勞師動眾的。”
就在這時候,一大群人從協和彆墅裡走了出來,帶頭的還是兩條警犬。
它們出門後就直端端的朝著大街另外一頭,嗅了過去。
不多一會兒,兩條警犬都停了下來。
然後對著一戶家門口開始吠了兩聲。
方言心裡一突,因為那方向,居然是自己的四合院。
這一轉眼功夫,自己成嫌疑人了?
PS:更完這章還欠大家七萬八,下午還有,繼續碼字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