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搖搖頭說道:
“不是,我是打算寫一本書。”
程老一怔,不過也沒有特彆驚訝,他說道:
“寫書?行啊,你說來聽聽看。”
方言說道:
“我想寫一本關於中藥炮製學的書。”
這話一出,周圍幾個大佬都不約而同的看向了一旁的屠女士。
方言卻像是不知道似的,繼續說道:
“我知道現在市麵上,已經有一本《中藥炮炙經驗集成》了,但是裡麵對於炮製的描寫還不夠多,收錄了501種,其中還有不少古代炮製手段並沒寫出來,所以我打算根據我自己的經驗,在這本書的基礎上,重新再寫一本出來。”
程老聽到後,略微沉吟了一會兒,然後他對著屠女士說道:
“屠組長,你聽到了,那本書可是你參與編寫的。”
屠女士臉上帶著笑,她說道:
“那本書確實寫的比較早,有些東西現在看來寫的不夠詳細,甚至一些古法不正確,前幾年的時候做了一次修訂,已經把裡麵古法全部刪除了,隻留下了482種中藥的炮製手段。”
“如果你想要修訂這本書,那還是比較容易的,咱們研究所的出版社打個招呼就可以去修訂了,但是想要單獨寫,流程可能就比較長了。”
“不止咱們研究所要同意,還得讓衛生部下麵的生物製品檢定所也同意。”
“要不然你寫出來,書上麵的東西得不到他們的通過背書,也沒法發表出來。”
聽到屠女士的態度,方言暗自鬆了一口氣,心裡想到,果然搞科研的就是不一樣,根本沒有那麼多彎彎繞。
隻要是真的能進步,人家是一點猶豫都沒有,甚至給你前麵會出現的坑都說出來了。
方言聽到她這麼說,立馬就來了個順杆爬。
點點頭回應道:
“對啊,我也就是想到這個事兒,所以才來走一趟的。”
說罷他對著程老和其他人問道:
“我的意思是,要不咱們研究所牽個頭,負責搞定衛生部那邊的流程,我就負責來出力寫書。”
說罷,他注意幾人的表情變化,試探著問道:
“不知道這事兒行不行?”
其他人你看我我看你,最終還是看向了程老。
方言算起來是程老的人,最終支持不支持,肯定是看他了。
程老思索了一下,說道:
“行倒是行,不過你得說說,你打算怎麼寫?”
意思就是方言必須得心裡有個大概想法才行,而且這個想法要能說服他,要不然誰都沒見過他寫書,萬一寫出來不行,那不是浪費時間嗎?
方言早就打好了腹稿,按照自己前世學習過的內容,做了一些增補,他說道:
“我打算把全書分為總論,各論兩部分,總論論述中藥炮製的基本理論,知識,技能,以及未來研究方向方法。”
“各論主要按藥用部分分類,以《中藥炮炙經驗集成》收羅的中藥名單為基礎,再繼續添加沒有加入的藥材,詳細列舉古、今炮製方法,飲片性狀,質量要求,臨床運用以及古籍出處。”
“其中質量要求,我們可以聯合正在編撰的1977版《華夏藥典》藥物質量做標準。”
“嗯?”聽到這裡程老一怔。
仿佛一下看穿了方言的把戲。
聽著這小子繞了半天,敢情是在打藥典的主意呢。
破格救心湯裡麵的附子和半夏這些藥的用量,明顯和市麵上大趨勢是不符的,在程老看來,方言這次來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給方子裡的用量背書想出來的新招。
圖窮匕見啊,就是這燕國地圖真夠長的。
多少看起來有點為了一碟醋,包了一鍋餃子的即視感。
PS:更完這章,還欠大家三萬一。
下午還有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