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療時運用“三兼治”方法,分筋、理筋、順筋、複貼肌肉等手法是必不可少的。”
“在治療過程中,遵循各部位“治療線”依次施法原則“一法多用,多法共用”,強調各種手法的巧妙配伍使用,根據患者的恢複情況,逐步改變手法。”羅老太對著方言說道。
方言緩緩點頭,然後羅老太繼續說道:
“各種暴力或慢性勞損造成的病症,是比較困難和複雜的,損傷後筋出槽、骨錯縫等得不到矯正,壅聚、錯亂之經筋得不到理順,會導致疼痛長期存在,甚至遷延不愈。”
“筋的形態、性質、位置等方麵的異常改變稱為筋情,通過八字觸診了解筋情後,采用適宜的治療方式稱為辨筋論治。”
“如觸診時手下有剝離、漂浮感,多采用複貼手法,將剝離、浮起的肌筋整複至正常的解剖狀態。”
“若遇筋出槽、骨錯縫、筋結、筋聚等情況,通常采用扳撥、分筋、指頂等整骨順筋手法,使“骨正筋順”,從而使局部氣血循環加速,以達到疏經通絡、和營調氣的目的。”
八字觸診就是用雙手拇指呈“八”字分開,一左一右交替觸診,這是一種羅氏正骨法中的專業診斷手法。
八字觸診法教材上寫過,用的是觸、捏、提、拉、推、拿、按、摩,隻不過方言沒有真見過使用。
所以他一直用的都是學校裡教的三步定位法,單拇指觸診法,三指觸診法,分筋手法,理筋手法,定點旋轉複位法。
這是京城空軍總醫院的新醫正骨法,當時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技術,然後被寫入了教材。
這手段應對常見的正骨確實夠用,但是遇到上次那種被人弄複雜的病情,就很難找準了。
所以方言對著羅老太就說道:
“八字觸診,您能示範一下嗎?雖然我看過書,但是沒見過真人施展。”
老太太點點頭笑著說道:
“那書上的寫的內容,當時趕得及,並沒有做的太詳細,理解起來確實不那麼容易。”
說完她伸出手拿到方言麵前說道:
“你在我的手上先用你理解的手法,施展一遍,如果有錯,我來幫你糾正。”
方言看到老太太那雙比正常老人明顯壯實一圈的手臂,點了點頭。
然後他就這麼用自己理解的八字觸診法開始在老太太手上施展展示起來。
觸、捏、提、拉、推、拿、按、摩。(也有觸、摸、頂、捏、推、撥、橫、扒、揉、壓的說法。)
有些地方方言自己都感覺到不對勁,但還是依舊厚著臉皮施展了出來,反正今天就是來討教改錯的。
看到方言的手法,羅老太啞然失笑,確實有不少錯了的手法,但是又不像是完全錯了,用勁明顯是其他觸診法。
方言做完後,對著羅老太問道:
“羅老師,您看看有什麼不對的地方嗎?”
羅老太太說道:
“好幾個地方,都不對……”
說罷她指了指方言的手臂:
“小夥子,你手伸過來。”
“好。”方言也把自己的手伸過去。
老太太對著方言說道:
“我先演示一遍手法,然後你再看看有什麼不會,隻管問。”
“嗯。”方言點點頭。
接著老太太開始在方言手臂上施展。
不光是方言看的全神貫注,其他人也一樣看的全神貫注,羅老太太示範他們可沒見過。
等到羅老太太將手段施展完後,她看向方言,問道:
“怎麼樣?”
方言練過武,不光是能夠看對方的動作,他的觸感也能感知對方的準確勁道,和遊走在筋骨肉之間探尋的細致觸診。
在看的瞬間,腦子裡也快速的修正了自己之前的錯誤。
他點點頭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