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夫這也不老啊!”葉雲對著眾人問道。
這時候謝老爺子解釋道:
“嗐,他們都說那個藥方,是個老醫生開出來的藥方子。”
“說得有鼻子有眼兒的,我都以為是真的了。”
方言被這情況搞的有些無語了,說道:
“說實話,從藥方開出來,到現在隻有九個人去找過我,我也不知道他們這個老醫生的結論,是從什麼地方得來的。”
大舅哥朱琅說道:
“我看呐,都是以訛傳訛,傳的人多了,自然也就有人相信了。”
“我看也是。”葉雲也點點頭。
謝老爺子看向方言,說道:
“畢竟中醫都說是越老越厲害,他們認為那個藥方是一位老中醫開出來的也很正常。”
“隻是沒想到傳說裡的老神醫,居然這麼年輕,這說出去估計也沒幾個人會相信吧?”
老爺子此話一出,其他人都點點頭。
葉雲說道:
“外公,這下你應該相信人家的水平了吧?”
老爺子下意識點點頭,然後馬上又搖搖頭,說道:
“嗐,我老頭子好多年沒看中醫了,看不出什麼水平。”
“隻相信一個原則,眼見為實耳聽為虛,你瞧瞧以訛傳訛,把事情都傳成什麼樣了,所以還是得自己親身體驗。”
葉雲被整無語了,反正都要讓人家看,您說好聽點能死不成?
方言這個時候卻笑著說道:
“老爺子您說得對,名聲什麼的隻是參考,最終還是得看真本事。”
謝老爺子終於誇獎道:
“我就喜歡你這種有本事有自信的人。”
然後他大手一揮,對著眾人招呼:
“來,都彆客氣,趕緊動筷子。”
眾人紛紛拿起來筷子,今天桌子一盤辣椒,一碟湖南腐乳,還有一盤野菜,一盤菠菜,還有唯一一道葷菜紅燒肉,以及一碗青菜豆腐湯。
主食是南方人喜歡的大米飯。
也就是所謂的“九二米”,這個說法是1950年3月政務院指定的標準,指的是100千克糙米,碾磨出92千克白米。
另外還有“八一麵”,指的是100千克小麥,碾磨出81千克麵粉。
這樣的標準,可以保留較多的穀粒糊粉層和穀胚,營養方麵比較好。
那會兒全國人都吃“九二米”、“八一麵”,據說一年可以節約八億斤糧食,多養活兩百萬人。
隻是口感方麵肯定是沒有精米好吃的。
老爺子表現的還是相當熱情的,對著方言指了指一盤野菜,說道:
“小夥子,這馬齒莧可是我們韶山人最喜歡的東西,可以鮮吃,炒菜,煮粥,乾吃,甚至拿來做餡。”
“以前我們老家也有人管他叫長壽菜,死不了,長命花。”
“教員都說,馬齒莧,既可食,又是藥。”
方言立馬夾了一筷子進碗裡,馬齒莧一般是六到九月吃最好吃,這明顯已經老了。
不過方言還是一口吃進了嘴裡,嚼吧嚼吧感覺一股酸味兒在嘴裡蔓延。
這就是馬齒莧的味道。
方言點點頭說道:
“嗯,這確實是好東西,入肝、脾、大腸經、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止咳殺蟲,最關鍵它還利尿通淋,您現在倒是可以多吃一些。”
“啊?是嘛。”老爺子有些驚訝。
方言對著他點點頭又夾了一筷子,吃得一副津津有味的模樣,含糊的回應道:
“嗯,按照我們中醫解釋是這樣的。”
看到方言吃得這麼有滋味,老爺子趕忙也夾了一筷子進碗裡,並說道:
“怪不得我身體出毛病了,看來是吃馬齒莧吃少了。”
等到飯吃到中途的時候,趙春生那邊的紅燒魚就端來了。
好大一條魚,用一個大盤子盛著,他親自送了過來。
老爺子讓他留下來吃飯,他忙說不用,就是看到方言過來,特意來添個菜的。
這種情況在軍區大院裡很常見。
經常自己家裡有吃的,就會做好送到彆人家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