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放了幾件古董進去試了試,發現很好用,於是很快就將原來的古董,全部都歸置到了兩口箱子裡。
歸置完成後,兩口箱子還有些剩餘空間,如果多一些古董還可以往裡麵放。
方言拍了拍箱子,很滿意這個設計。
然後給他們送貨單子簽了字。
接著將兩位送貨的工人同誌送到了門口。
看著他們上車後,方言才回到家裡。
想到兩口箱子沒要錢,方言想問問老季到底怎麼回事。
還好之前走的時候,詢問了下老季家裡的電話。
隨後方言直接來到街道辦,然後給老季家裡打了過去。
然後電話那邊回複他這會兒占線。
也就是說,老季這會兒還在打電話呢。
“這個老季……”方言嘀咕一聲,倒是也沒覺得事兒有多大。
他感覺大概率是老季幫忙把錢給了。
也不好老在街道辦打電話,放下電話後,方言謝過馮主任,然後就回到家裡。
等高考完自己問問老季,看他用了多少錢,到時候把錢補了。
這兩口箱子的材質來看,應該價格不便宜,雖然老季這故宮的專家工資高,但是方言無功不受祿,哪能平白要他的。
看了一眼時間,這會兒已經快到十一點了。
方言回到家裡做起了飯。
這年頭其實已經有少量的大棚菜了,但是普通人家裡還吃不上。
所以冬季的飯桌上蔬菜都比較匱乏。
做菜也都是白菜,土豆,白蘿卜,胡蘿卜,心裡美……
另外還有BJ的醬菜,醬黃瓜,醬蘿卜,醬疙瘩。
中午多數時間都是吃食堂,但是方言今天休息嘛,就自己做一頓,給大家改善改善口味。
主要是協和食堂裡不知道怎麼回事,吃的久了感覺啥菜都是一個調味。
雖然吃還是能吃,但是調味單調吃久了讓人有點不習慣。
方言家裡還發了一些綠豆芽。
買了一些豆腐。
中午弄來點碎豬肉,做了一鍋地道的麻婆豆腐。
一份炒豆芽。
外加一份方言自己用壇子,不知道怎麼泡就是不太正宗的“正宗川味泡菜”。
拌上紅油之後,還挺像是那麼回事。
主食方言就沒弄了,等到老娘他們直接從食堂打回來就行了。
最後還燒了個酸菜粉絲湯。
三菜一湯,簡簡單單的算是齊活兒了。
中午下班的時候,老婆和老娘打了饅頭回來。
一家人就吃著川菜,搭配著北方大饅頭吃了一頓飯。
這重口味的川菜搭配大饅頭,居然還挺好吃。
方言的菜,再次獲得了全家一致好評。
吃過飯後,老婆和老娘去上班,方言就準備去一趟華夏中醫研究院。
不過在這之前,他打算去協和加個油。
剛打開門準備出去的時候,門口就碰到一個騎著自行車送信的郵遞員。
上次的間諜郵差左富貴被抓了後,換的一個新郵遞員。
給方言家裡送了幾次信,已經認識他了。
最近天氣冷,他們早上都不送,到了午後暖和一些才出來送信。
見到方言一開門,郵遞員就說道:
“方言同誌,有您的電報,麻煩您拿印章簽收一下。”
方言一怔,問道:
“什麼地方的電報?”
郵遞員說道:
“廣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