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就感覺眼前的場景,像是民間故事裡的黃皮子討封似的。
你看我像什麼?
你看我能不能考上?
這兩句話聽起來還真是差不多。
而自己金口玉言,說了的事兒就能成真。
雖然看起來有些玄學,但是方言知道,他們就吃這套。
早就等著自己告訴他們了。
有時候並不是他們實力上的問題,而是心態上的問題。
現在他們就是缺乏對考試的信心,需要做一些心理上的疏導。
彆看平日裡他們複習的起勁,但心裡還是對考試發虛,原因也是因為有10年時間沒有高考了,今年開考誰也不知道要麵臨的是什麼,雖然心裡已經有預期,但是在看到卷子之前,依舊還是忐忑的。
人就是會對未知的情況產生焦慮。
所以就會各種尋找確定因素,像是一直複習這種行為也屬於其中的一個他們能夠自己確定的因素,那就是“我一直在努力”。
所以當這個問題問出來後,方言幾乎就是有瞬間就想通了。
他笑著對小老弟還有大姐說道:
“當然了,我完全相信你們可以考上。”
“這件事情在一開始的時候,我就非常確定,你們也不想想,咱們爸媽都是什麼學校裡出來的?”
聽到這話後,小老弟點點頭:
“對啊,咱媽是協和的,咱爸是清華的,我們兄弟姊妹這些人,沒道理考不上。”
方言點點頭,接過話茬,繼續說道:
“沒錯,畢竟你們也能夠體會得出來,就算是你們的短板項目,在經過這段時間學習過後,做題的時候也可以做到對答如流。”
“這已經能夠說明問題了,你們已經完全的掌握了所有的知識點,接下來隻要你們能夠放平心態正常發揮,就一定能夠在高考中取得好的成績。”
大姐這時候也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然後說道:
“說的有道理。”
方言就簡短幾句話過後,就將他們這段時間所做的努力複盤了一通,也正如他說的那樣,現在他們也確實把自己能夠做到的做了,而且是做到位了。
心裡大多數焦慮,更多是因為高考臨近而產生的緊迫感。
還有整個大環境的緊迫感。
畢竟不光是他們正在複習,其他人也在複習,學校隻錄取那麼多人,而且是擇優錄取,所以說每個人都需要考得比彆人好。
這就導致大家都想靠著複習,比彆人再多考一些分數,多掌握一些知識點。
隻要高一分,就能夠甩出去一大群人,而低一分,就又會被甩出很長一節,所以焦慮感也因此而生。
像是一旦不努力不學習,馬上就會被淘汰掉似的。
但是他們已經做到自己的極限了。
再繼續下去提升也是有限的。
現在他們自己都給自己複習迷茫了,現在像是所有的題都會做了,但總覺得哪裡不對。
這會兒回頭一想,發現原來是這樣。
方言的話,讓他們直接擺脫了內耗的循環。
一瞬間,整個人都變得輕鬆了起來。
小老弟也同樣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情況,得出的結論和大姐一模一樣。
方言這時候說道:
“我個人認為,大家現在需要的不是高強度刷題,而是總結,總結自己這段時間的學習經驗,然後調整心態,讓自己能夠心平氣和的去參加高考。”
聽到這話後,眾人都點點頭。
然後孫佳林立馬提議,將刷題學習小組,換做總結歸納小組。
接下來高考前的時間,大家就按照方言說的,總結自己調整心態。
這個提議最後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讚成,並全票通過。
然後接下來的兩天時間,他們就在這種氛圍下度過。
外界人們各種複習班,各種學習小組,那種狂熱的學習氛圍,完全影響不到四合院裡這種張弛有度的氣氛。
……
時間很快來到了1977年12月10號。
這天是農曆十月三十,星期六。
一大早吃過早飯,方言他們就準備出發去一五六中學參加高考。
方言帶了個挎包,裡麵裝了考試用的鋼筆和墨水。
為了以防萬一,方言還多準備了鉛筆和另外一支備用的鋼筆。
為了保證大家的心態不起變化,方言還特意要求今天誰都彆換新衣服,就連吃的早飯都還是原來那一套。
絲毫沒有加什麼東西。
這是前世高考的時候,眾多高考學生總結出來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