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家裡成員就按照長幼順序,依次向祖先排位鞠躬上香。
對祖先表達緬懷和敬意。
拜祭完成後就在院子裡點燃紙元寶,紙錢,紙糊的衣服,這些是送給另外一個世界的東西,意圖讓他們在那邊生活富足和舒適。
火焰呼嘯升騰,像是真的有人在接收似的。
趙正義和趙明珠兩個小朋友圍著火堆,小臉紅撲撲的。
這時候老娘招呼眾人:
“好了,好了,燒完了就進屋,外邊太冷了。”
說罷他對著趙正義和趙明珠招呼道:
“正義,明珠,可彆去動燒的灰啊!”
說著一群人就進了屋裡。
BJ冬至日有兒媳製作鞋襪、敬獻公婆的做法。
朱霖也早就準備了新鞋新襪子,當然讓她自己做,那肯定是沒有時間的,所以這些都是外邊買的。
不過這也不影響,反正老爹方振華和老娘何慧茹拿到朱霖送的東西後,那也是相當滿意的。
接著一家人就開始吃冬至的晚飯。
吃到一半的時候,老娘對著眾人宣布了個事兒。
那就是過年前,協和要組織去其他地方義診。
這次去的地方正好是甘肅。
一共要在幾個主要縣市做流動義診。
期間也會去到二姐所在的武威,今年老娘剛升副主任醫師,剛好也需要表現,同時還能去看二姐,所以老娘就報名參加了。
義診時間是一個月。
十二月三十一號出發,明年一月三十一號回來。
回來後,剛好還有一周時間過春節。
老娘吃完了嘴裡的餃子後,她停下筷子,對著眾人說道:
“我主要考慮現在這個時間出去,既可以參加醫院的任務活動,也可以去看方寧。”
“她這個人電報裡惜字如金,有些問題不當麵問她,她是一點不會給你說的。”
“而且一個月時間也不長,加上你們爸他們馬上就要放寒假了,家裡老六也可以讓他帶帶,和他親近親近培養下感情。”
這話說完老爹第一個舉手說道:
“嗯,我同意了。”
其他人也紛紛表態,同意老娘去甘肅。
方言倒是沒想到,自己沒去成,轉頭老娘自己就想好去了。
而且一去還是跟著去義診的。
方言前世的時候義診可沒少做。
大部分能遇到的問題,他基本上都在義診裡遇到過。
好多國醫方子也是在那時候學會背下來的。
需要去義診的地方,一般醫療資源都有限,設備有限,藥品短缺,是常態。
另外患者健康意識不足部分地區健康知識匱乏,對於自身的一些早期症狀不夠重視。等到義診的時候,病情往往已經發展的比較嚴重,增加了醫生的診斷和治療難度。
另外這群人也是最不聽醫囑的,因為沒花錢,還有生活習慣等,導致治療效果會大打折扣。
還有大部分患者隻會說當地話,交流起來也非常的困難。
有時候詢問半天細節都難以拚湊出完整的情況,隻能靠望診切脈。
除了這些情況外,場地簡陋,交通不便,沒辦法跟進後續治療也是大問題。
而且方言說的這些問題是自己上輩子那會兒。
現在老娘過去遇到的問題肯定隻會多不會少,雖然她是在主要縣市。
但是這會兒的縣市,也就和方言上輩子那會兒下鄉條件差不多。
甚至還要差一些。
反正這次老娘去義診,應該是有得忙了。
“老三,你呢?”
老娘看到方言沒說話,於是對著他問道。
方言回應到:
“義診的話是好事啊,我當然同意了,不過就是那邊條件可能不太好,您得有個心理準備。”
聽到方言的話,老娘笑著說道:
“你二姐都能生活那麼久時間,我這個當媽的就過去,一個月還能不行?”
“雖然我沒有去過鄉下,但你可彆把你媽給看扁了。”
方言笑著點點頭:
“那就祝您一路順風,多治療一些病人。”
……
冬至節過後,時間匆匆而過。
1977年最後幾天,就在方言每天的忙碌中結束了。
老娘何慧茹在1977年12月31日這天,跟隨著協和的義診醫療隊出發去往了甘肅。
而與此同時,新聞上也終於傳來了京城評卷結束的新聞。
並且傳出有兩人並列文科第二名,文科第一名是全科包含英語滿分的情況。
這個消息點燃了1977首都的歲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