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來了!”孟濟民剛搞好造型就看到方言了,對著他招呼一聲。
聽到孟濟民的話,這裡麵的其他人也都看了過來。
蕭承誌對著方言笑著點點頭說道:
“方言同學,又見麵了。”
方言衝著他點點頭說道:
“你好,又見麵了。”
聽到蕭承誌的話,周圍正在化妝的人都轉過頭來,紛紛議論道:
“是方言啊!”
“還真是……和報紙上長的一樣。”
說話間,已經有好幾個人站了起來。
紛紛朝著方言走了過去。
第一個是個男生,笑的很爽朗,他對著方言伸出手:
“方言同學你好,自我介紹下,我叫楊景翔,也是從小學中醫的,希望有機會和您切磋切磋。”
方言聽到這名字,又看了看他麵相,頓時眼皮一跳,伸出手和他握了握:
“你好楊同學,以後會有機會的。”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這位應該是京城中醫世家出生,後麵成為名醫董建華帶的研究生。
自此之後一飛衝天。
方言穿越前,他是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康複保健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曾經參加國家“七五”“八五”“十五”“十一五”攻關科研課題、國家自然基金項目關於中醫藥治療萎縮性胃炎或慢性肝病研究;主持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級課題2項,教育部重點課題1項,首都發展基金課題1項。
主編《胃炎及消化性潰瘍》《中醫內科學》《疼痛性疾病中醫治療學》《現代名中醫疼痛診治絕技》等著作及參加編寫書籍近20部,發表學術論文有脾胃病及疑難性內科病症治療等50餘篇,方言為什麼記得這麼清楚,那是因為大學裡方言他們還得學他的這些東西呢。
接著又是一個短發姑娘到了方言麵前,她也伸出手,對著方言笑著說道:
“你好,方言同誌,我叫朱麗娜,我從您發表黃芪蟲藤飲的時候就開始關注您了,當時就覺得您真是太厲害了!”
“現在能和您成為同學,真是太榮幸了!”
“您客氣了!”方言一邊握手一邊寒暄,剛才聽著名字,他腦子裡“嗡”了一下。
思緒飄忽,立馬一下想到前世學校裡教中醫兒科的教授。
那位教授,就是眼前這位朱麗娜多年以後,帶出來的研究生。
而這位朱麗娜同學,後麵是成為首都中醫藥學會兒科專業委員會委員、全國中醫高等教育學會兒科分會理事。
而現在,她還是個嬌滴滴的小姑娘,正一臉崇拜的看著自己。
接著又來了兩個人,一個叫張延昌,一個叫趙中振。
這兩位方言依舊也知道他們的情況。
也是重量級的存在。
張延昌是中醫世家出身,前世是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專家,華夏民族醫學會風濕病分會副會長。
趙中正是後來香江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副院長、榮休教授。
另外他也是大型文獻紀錄片《本草無疆》的學術策劃。
他們現在第一次見到方言後,一個個表現出或是崇拜或是好奇的樣子。
試探著和方言開始接觸。
然後詢問一些中醫方麵的事兒。
這還隻是上來打過招呼的人。
還有些人坐在原地沒有動,就聽著他們和方言聊天。
就比如其中就有一個人,方言認了出來,這位叫龐宏。
前世的時候方言他們學校邀請過這位講課。
據說他從小就熟練掌握多種針法,如頭針、體針、梅花針等,能根據患者病情精準選穴、施針,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
他在針灸及中醫治療領域深入鑽研,參與多項科研項目,對針灸治療神經係統疾病、消化係統疾病等的作用機製及臨床療效進行研究。
方言為什麼對他印象深刻,因為他就是程老位置的接替者。
前一世首都中醫藥大學1977級,最出色的針灸大師。
後來更是從事臨床治療、教學、科研工作20餘年,是教授、主任醫師。
他擅長采用各種針法及火罐、艾灸、中藥,綜合治療腦血管後遺症、半身不遂、麵癱、頭暈等各種常見病及疑難雜症。
方言和眾人寒暄著,看著一個個看起來稚嫩的年輕麵容,想到他們的未來,不敢小覷任何一個。
雖然今天隻是看到很少一部分的同學,但是方言發現自己期待的天下英才彙聚一堂的場景,終於來了。
PS:更完這張還欠大家92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