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過後,方言就在書房裡將之前自己重新處理後,現在已經沒有任何刺鼻氣味的熊皮打包裝好。
媳婦兒朱霖還在一旁幫他準備了一些糖果零食酒類的東西,這些都是送禮常用的,另外還把之前羅老太太給方言的教材也帶上。
學生過來上課,帶著課本才對嘛,雖然方言已經全部記住了,但是記住是一回事,態度又是另外一回事了,女王大人如是說。
方言感覺還是女人懂女人,於是聽從了媳婦兒的建議,將老太太給的內部教材拿著了。
另外考慮到方言第一次過去人生地不熟,女王大人還給他兩個荷包裡塞了奶糖,到時候問路的時候好用上。
要不說還是自己媳婦兒想的周到了。
騎著摩托車先去協和加了個油,然後方言就朝著京城朝陽區三間房地區而去了,從外交部街出發到三間房地區,大概有15公裡的樣子,在路況良好交通順暢的情況下以較快速度騎行,大概需要30分鐘能夠到達。但路況不好的情況下,比如下雨下雪,地麵泥濘,大概就需要45分鐘甚至更久了。
羅老太太在1948年前夕,與丈夫安排在野戰醫院252總後二分院,擔任骨科大夫,隨後與部隊一起進駐華北通州北劉莊,引各莊一帶,1950年後,夫婦兩人隨部隊調往BJ進駐BJ東郊雙橋遲家窯,從此在雙橋建立的252醫院行醫。
因為老太太醫術高超名揚京都被患者譽為雙橋老太太。
隨後雙橋老太太骨科聖手的名頭開始在京城裡打響。
方言騎車大概用了40分鐘的樣子,才來到了BJ朝陽區三間房地區。
因為從來沒有到這裡來過,所以方言一路向人打聽,又騎了十幾分鐘。才來到醫院外邊。
這第一次過來,就用了差不多一個小時。
騎車到了車棚,將摩托車放好,然後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就往醫院而去。
剛進入門診大樓,方言就看到好些一瘸一拐的,要麼拄著拐杖,要麼被人攙扶著,還有人就是坐在輪椅上。
看到方言一個年輕人,提著大包小包的東西健步如飛,一個個都露出了羨慕的神色。
這裡是骨傷醫院,當然最常見的就是治療骨傷,方言來到大廳裡拉住了個護士,詢問羅太太在什麼地方。
護士本來就挺忙的,被方言拉住後頓時有些不爽,不過轉頭看到方言那張帥臉,當即不知怎地氣就全消了,上下打量了一下方言後說道:
“你是過來送禮的吧?”
方言想不想點點頭說道:
“算是!”
結果護士就搖了搖頭,對著他說道:
“一看你就是不懂行的,彆說我不提醒你啊,我們羅院長可不吃這套,想要找他看病,就老老實實的排隊拿號,彆走這些後門,要不然會給老太太趕走的。”
“我不是找老太太看病的。”方言一臉無辜。
護士說:
“我當然知道你不是找羅院長看病的,你是幫其他人走後門的嘛……”
方言被整無語了,他再次解釋道:
“我是老太太的學生,這次專門過來跟著她學習的。”
護士想了想,然後問他:
“學生?1975年那三期學習班的學生?”
在1975年的時候,老太太確實開了三期骨科培訓,不光有國內的學生,還有國外的學生。
教材方言前世也看過,但老太太那會兒沒把東西教全,還不如方言手裡的內部教材呢。
方言想了想,還好媳婦兒吧,教材給帶著,於是他趕忙拿了出來,遞給了護士:
“不是……喏,你瞧瞧這個。”
看到內部教材的那一刻,護士終於露出了驚訝的表情,失聲道:
“呀,還真是。”
不過接著她立馬又換上了一副懷疑的表情,看著方言說:
“那不對啊,你怎麼會是第一次來這裡呢?你不會是在什麼地方撿到了吧?”
方言對著護士說道:
“哎呀,您就彆在這裡懷疑我了,告訴我你們羅院長在什麼地方,我直接去找她老人家。”
“要是我是假的,待會兒你就可以看到我被打出來了。”
護士一想也對,於是就對著方言說:
“你就從這裡一直走,然後拐過一個彎,看到人最多那間診室,然後進去就能找到我們羅院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