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爸就認為他一點小事兒就鬨脾氣,再長大一點就管不了了,讓他彆做動作他還故意惹大人,然後就把他拖出去,綁在我們家門口不遠的籃球場籃架下打了一頓。”
說完他媽媽又小聲的說道:
“不過按您說的,他這純是被氣的……那可能真是那收音機自己壞掉了,他在想辦法幫忙修,他爸誤會他了。”
“可是他也不該做怪動作,去刺激他爸呀。”
孩子奶奶點了點頭對著方言繼續說道:
“就是,這孩子在之前一天,還教他弟弟學大人說臟話,還把他弟弟的奶粉撒的到處都是,另外之前還把家裡的地毯也給弄濕了,他爸說再不管教他,以後不知道還會做出什麼樣的事兒,其他家的孩子都聽話,就他皮的很。”
說罷孩子奶奶還對著方言說道:
“大夫,你年齡還不大,要說這孩子是被氣成這樣的,我覺得是不是有些不太可能?”
“我們那時候帶孩子,就他爸爸那一代,那可是兄弟姐妹六七個,誰不聽話誰就挨打,打了過後也沒見著誰能被氣成這樣子,這孩子我看就是從小沒有受什麼挫折,日子過得太好了,是我們之前對他太溺愛……”
方言掏了掏耳朵,趕忙抬起手:
“打住打住!”
他對著孩子奶奶說道:
“你要再說下去,你信不信這孩子情況還會更嚴重?”
“我……”孩子奶奶張了張嘴。
一旁的楊景翔快被氣笑了,明明是找過來治病的,反倒是這會兒倚老賣老開始教育起看病的醫生來了,這都什麼人啊?
張延昌也是一臉蛋疼,他剛才帶入了一下孩子的視角,感覺自己火氣都上來了。
接著奶奶居然還開始教育起方言來了。
不過就在這時候,方言對著他們說:
“有沒有一種可能,孩子學大人說臟話,是因為大人自己就沒做好榜樣?他們隻是覺得這樣發音很有趣,出於模仿本人學習世界,並沒有理解這行為背後更深層次的複雜含義。不要直接上升到學壞沒教養,甚至對他進行嚴厲懲罰。”
“他會感覺自己的動機被曲解被冤枉。”
“另外他衝奶粉,打濕地毯。都是渴望參與到成人世界,證明自己的能力,你們隻關注他失誤,這個結果忽略了他的善意,抱怨他添亂,他的努力沒得到認可,反而被推開,就產生自我懷疑。”
孩子媽媽說道:
“那他當時做怪動作刺激他爸……”
方言擺擺手:
“你先彆急,我剛要說這事,修收音機的事兒,現在看來大概率也是你們冤枉人家的,而且他喘氣張口抬肩然後尖叫,那是因為遭到毆打後,又氣又急,肝氣犯肺,氣機不暢引起的,並不是對著你們做怪動作,那時候他整個人的狀態就已經不太好了,結果你們倒好,又把人家綁在外邊,當著那麼多人去打了一頓。”
“這下就全完了!他整個人都崩潰了。”
方言看到孩子奶奶張嘴,一副想要找他辯論的樣子。
他也不給老太太機會,直接就對著他丟出了古籍裡的理論。
隻聽他說道:
“你們可能覺得我年輕,在這裡瞎說八道,胡亂猜測,但是我要說的是,他現在所有的症狀完全符合這個狀態,《素問.至真要大論》裡說道:“諸氣憤鬱,皆屬於肺。”《素問.舉痛論》裡記載“怒則氣上”,孩子氣鬱這病,又急有氣傷到肝和肺了,純純的就是被你們氣出來的毛病。”
“他隻是一個14歲的孩子,心智發育還沒那麼成熟,你們試著理解理解他的委屈,不要那麼高高在上。”
“這事兒其實說白了就是溝通不暢,家長又缺乏耐心,對孩子的心理發展階段不了解,對他造成了誤會,不僅沒有好好的想解決解除誤會,還變本加厲對他進行了羞辱性的毆打,直接導致他崩潰,有時候你們蹲下來傾聽一下孩子的解釋,引導一下他,對他說一句,“我知道你很難過”,比指責他一句,“這有什麼好哭的?”要好的多。”
方言這話說完後,孩子奶奶話到嘴邊又憋了回去。
孩子媽媽則是點了點頭,對著方言說道:
“方大夫,您說的有道理!”
然後孩子媽媽小聲對著方言問道:
“那……那聽方大夫您這意思,其實這病能治,對吧?”
方言也被整無語了,他捏了捏自己眉心說道:
“能治是能治,但是如果你們自己還是不改變的話,我治好了,孩子他再碰到這樣的問題,依舊還會複發。”
PS:月票又多了100,所以更完這章,還欠大家113000字。
今天冇了,明天請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