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大夫好,羅大夫好!”
方言和羅老太太都點點頭示意她坐下。
接著方言對著她,詢問:
“您是什麼問題?”
患者舉起她的右手對著方言說道:
“我也不知道我這是不是骨頭的問題,在半個月前切菜的時候發現右手的關節有些痛,然後過了兩天發現越來越嚴重,以前能做的動作現在不能做了……”
說的她還試圖做幾個挽手腕的動作,但是卻做不出來,反倒是另外一隻左手做動作完全沒有問題。
接著她又繼續說道:
“後來這腕關節這一塊疼痛加重,我抹了一點家裡的藥酒,又貼了兩貼膏藥,感覺稍微有了些好轉,但是手腕子在活動的時候依舊會有疼痛感,而且說來也怪,這幾天降了溫,我這手腕子感覺越來越痛了,算起來時間,這都十幾天了,眼看著就快要到春節了,我感覺不對勁,所以今天過來看一看。”
方言聽到患者這個形容之後,腦子裡快速就冒出了一個詞——關節勞損。
於是對著患者詢問道:
“您是做什麼工作的?”
患者說道:
“我是這邊軸承廠車間裡的磨工。”
方言沒接觸過這些工種,不過老爹他們那些書他也偶爾翻過,大概知道是個什麼狀況,於是問道:
“你們平時的時候需要一直做重複的動作嗎?”
患者點了點頭說道:
“要啊,上下工件當然需要重複做了,每天多的時候上下百來個工件,少的時候上下六七十個工件。”
方言想了想又問道:
“一個軸承工件大概有多重?你們是怎麼上下的?我的意思是用工具還是用手?”
患者對著方言說:
“大小不一樣啊,重的話一兩百斤的都有,必須用工具才能吊起來,輕的三四十斤的也有,用手就能提起來。”
方言點了點頭,然後又問道:
“您今年多大歲數了?乾了這行多久了?”
患者說:
“五十四了,我17歲就進廠,一直乾的磨工。”
方言在說話的時候一直在觀察患者的表情和體態,發現基本上正常。
接著方言對患者說:
“行,我先給您檢查檢查。”
他繞過整台來到了患者的身邊,用起了羅氏正骨法裡的診斷法。
羅氏正骨的診斷法,在內部教材上一共分成了二十一種,除了觸診法之外,還有擠壓法,叩擊法,旋轉法,屈伸法,單壓觸診法……七七八八的。
方言雖然沒見過羅老太太用過,但是他有係統加持,加上他的理解能力,已經將這21種方法全部吃透。
如果患者是勞損的話,那麼就需要通過好幾種的檢查方法,把整個部位勞損的情況全部找出來。
方言接著就開始了診斷。
他先用擠壓法擠壓患者右手的手掌,擠壓法就是用手擠壓患者患處上下左右前後。來檢查是否有疼痛的方法,若是發生擠壓疼痛就表示這裡有損傷。
然後發現患者右手靠近手掌根部的第四第五掌骨的位置,在用手擠壓時,患者會出現明顯疼痛的感覺。
記下這個位置後,方言馬上又用羅氏正骨法裡的觸摸疼痛法,來再次確認整個部位的範圍,觸摸疼痛法是根據擠壓疼痛的部位範圍,輕重程度來鑒彆是骨傷,還是筋傷的方法。
有尖銳物的壓痛部位表示有骨折,觸摸到有畸形,疼痛範圍大,提示為斜形骨折或粉碎性骨折,擠壓疼痛麵積大,但是疼痛度較輕,就多為軟組織損傷。
不過這次有些不一樣,用手指觸摸的時候有類似摩擦一樣的異樣感覺。
接著方言又試了其他各種診斷手段,當讓患者握拳的時候,她表示疼痛會更加明顯。
此外她的右手第四第五根手指,在彎曲和伸直動作的時候會受到限製,無法像正常時候那樣自由活動。
方言診斷過後,回到診台寫起了醫案:
手法檢查發現,患者右手第4、5掌骨基底部壓痛,可觸及摩擦感,握拳時疼痛加重,右手第4、5指屈曲活動受限。
診斷患者為長期揮腕勞動導致腕關節損傷,傷後雖外用膏藥,但效果有限。
寫完過後方言就愣住了,因為他發現,內部教材裡沒有寫這種複雜的綜合性損傷該怎麼治。
老太太的那本內部教材裡,雖然記錄的各種手段要比公開的1975版要多得多,但是也沒有把所有的方法全部記錄在上麵。
就像這第3個患者,一下就把方言給難住了。
當然了,這個難住是從必須使用羅氏正骨法的方麵來說的。
真讓他治的話,他也能治,但是用的就是《世醫得效方》正骨篇或者是《永類鈐方》骨傷科驗案,又或者是《太平聖惠方》金瘡方論。
甚至秘笈類的他也有,就比如失傳35本書裡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就是盛唐軍中的正骨術,裡麵對於操練兵器出現的勞損也有恢複的方法,隻不過人家不是用手法而是用藥。
所以說,難住,但也沒完全難住。
但問題是他是過來學東西的,不是來秀醫術的。
於是他果斷轉過頭看向了羅老太太,說道:
“師父,這個……要不您來看看?”
羅老太太聽到這句話,雖然表麵笑嘻嘻的,但心裡暗自長長鬆了一口氣,暗道:
“還好還好,終於遇到個能難住他的了。”
PS:6000字基本章更新完畢。
白天還有加更喲。
另外我考慮為了大家的睡眠,明天改成早上七點更新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