彆看劉福全跟政委能啵啵啵說半天,讓他去跟旅長掰扯,一句都不敢說。
隻能老老實實給旅長發了電報,先是承認錯誤,然後檢查後補。
冀豫支隊主力已經到了路東,在漳河北洪山到土樓一帶待命。
偵察連已經派出去了,摸清楚小鬼子在哪,看看能不能打一場伏擊。
正麵打,劉福全肯定不會乾,太傻了。
偵察的戰士還沒有回來,騎兵營派人回來報告,接到四分區通報,小鬼子正在武家村一帶圍剿。
劉福全打開地圖,周邊的地形,他心裡有個大概,不過為了確認,還是又仔細看了一下。
“四分區有沒有求援?”
“司令員,四分區跟我們不統屬,要幫忙,也會找特務團。”
“給旅部發報,我們到路西去,先看看情況再決定怎麼做。”
“老許,命令騎兵營先一步到盧家寨,等候主力。”
騎兵營已經到了路東,距離更近,速度更快。
為了聯係方便,各營之間距離保持在10裡左右。
這也是保證出事後第一時間聯係上,通訊排的戰士也有馬匹。
“司令員,我們先出發嗎,不等命令下來。”
“不等,我們到路東去,不管批準不批準,我們過去沒事。”
旅部發了電報,既然有錯誤,那就改正回來。
“通知各營,行軍過程中,注意隱蔽。”
“老許,你跟著部隊,我和政委先走。”
劉福全就是這樣的性格,說乾就乾,馬上就出發。
也是無奈,本來想的是用兵法,結果小鬼子沒有上當。
被旅長批,也不能說冤枉,所以隻能儘量彌補。
四個營的行進速度很快,不過,指揮部更快。
跟著指揮部的是支援連、警衛連,新兵連和輜重連由參謀長帶著,跟主力在一起。
劉福全、周誌國帶著警衛連、支援連到了老爺廟。
這裡是劉福全準備打伏擊的地方,提前過來查看一下地形。
“偵察連到哪裡了?”
“南大溝,就看三大隊是不是往這邊來了。”
作戰參謀範有田正在拿著地圖做標識,擔心小鬼子不來。
“小鬼子來不來,沒關係,三大隊一定會來。”
“周邊最好快速撤離的通道就是這裡,李燦要是不傻,肯定走這裡。”
彆的不說,對於李燦,劉福全很熟悉,這條路是唯一生路。
“司令員,我們要做備用方案,防止小鬼子耍花招。”
“我們手裡有四個營,還有直屬部隊,人數足夠了。”
按照兵力對比,小鬼子兵力不會太多。
隻打一下伏擊,幫助友軍突圍,沒問題。
劉福全接到了通報,這段時間小鬼子在根據地非常猖狂。
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遊擊隊一邊掩護村民,一邊跟小鬼子周旋。
說起來,冀豫支隊介於主力和遊擊隊之間,屬於基乾部隊。
“政委,我想這樣,二營、六營埋伏在當心溝兩側,小鬼子肯定會警覺,說不好就會發現我們。”
“如果不能快速解決戰鬥,周邊的小鬼子肯定會圍上來。”
這樣的案例很多,劉福全還真不是胡說,小鬼子很難打。
八路軍彈藥本來就沒有多少,打兩輪槍就要下去拚刺刀。
“我們打小鬼子,要打就要打疼,讓小鬼子不敢孤軍深入。”
“你看,這裡是當心溝,要是小鬼子想要包抄我們,大概率從盤山村過來。”
“司令員,我們要打二次伏擊?”
範有田一臉的興奮,想不到司令員是連環招。
“二次伏擊怎麼打?”
“司令員,盤山村這裡,小鬼子隻要進來了,3000多米距離,地形對我們最有利。”
“那總不能拉開3000多米吧,我們沒有這麼多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