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自從獲得三州後,便有了穩定的茶葉來源,而如今他們將是劉繼隆的囊中之物。
在他思考的同時,李驥也將他們帶來的炒茶分給了這十餘名商賈。
這些商賈倒是不曾見過這種茶製品,他們放在口中咀嚼,片刻後又在李驥行雲流水的泡茶動作中,見到了炒茶變為茶水的過程。
炒茶的萌芽在唐代,可完整的製茶手藝卻要等到明代才能完善。
對於隴西的炒茶,商賈們大多抱以新奇的態度來品嘗。
當苦澀的茶水進入口腔,眾人眉頭微皺,直到茶水回甘,他們的眉頭才慢慢舒展,隨後眼前一亮。
“不錯,這炒茶彆有一番滋味。”
“若是作為商貨流入山南、劍南等道,假以時日,必然會成為貴品。”
任何一種商品流入市場,前期都需要大量的宣傳的投入,但這群人恰好有錢又有人脈。
對於他們來說,推廣炒茶並非是什麼難事,而挽馬、乘馬和羊群更不用說,都是山南道和劍南道緊俏的貨物。
隻要劉繼隆出售,他有多少,他們就能收多少。
“諸位既然滿意,那我們便定下時間和地點。”
劉繼隆麵對眾人商量道:“井鹽依舊在成州買賣,而炒茶卻是需要到武州買賣。”
“至於挽馬、乘馬和牧群,則是需要前往臨州買賣。”
“不過請諸位放心,武州不出一個月便是我的囊中之物,屆時我治下的河臨渭蘭成武等六州之地,官道必然暢通無阻,不存在有番賊、草寇對諸位造成威脅。”
“除此之外,諸位但凡要出發,我都會派甲兵禮送出境。”
他與諸多牙商講好條件,隨後繼續說道:“諸位這次來成州,有的生意做成了,有的沒有。”
“今日我既然擺宴,那就先把生意敲定。”
劉繼隆從身旁軍吏手中接過文冊,隨後開口道:“成州尚有二千四百六十六擔鹽,按照此前價格,每擔百斤,每擔八千三百錢,諸位看看能吃下多少?”
“我要五百擔!”的山南西道俞從暉率先開口要走了五百擔。
見狀,劍南道的王燾,山南東道的任澤,吳俊等人先後將剩下的一千九百餘擔瓜分。
不多時,劉繼隆手中便多了兩萬四百六十餘貫錢。
生意敲定,庖廚也準備好了菜肴,劉繼隆當即命人傳菜。
很快,正堂內四張桌子擺滿了炒菜,而誘人的香味與炒菜的口感,無疑讓這些走南闖北的商賈拍案叫絕。
劉繼隆見狀,也乾脆說道:“我需要在外經營酒肆,若是諸位願意合作,我出庖廚,諸位出人脈和錢糧,我們將酒肆開滿劍南、山南等道如何?”
在座的都是心思活絡之人,眼見劉繼隆提出合作,他們自然不敢拒絕,何況這些菜肴味道確實不錯。
見狀,眾人紛紛叫好,而劉繼隆也提出了七三分利。
七成歸出錢的諸商,三成歸出人的劉繼隆。
對於酒肆,劉繼隆並不指望它們賺錢,他要的隻是一張情報網。
有這些商賈幫襯,即便每個州隻有一家酒肆,自己也能知道劍南、山南等道每個州的情報。
商賈們倒是沒見過這麼好說話的藩將,先後朝劉繼隆敬酒。
劉繼隆舉杯陪飲,席間氣氛無比熱鬨。
隻是這種熱鬨很快被急匆匆走入衙門的甲兵打斷,而李驥見狀立馬起身,前去詢問發生何事。
不多時,李驥皺眉聽完甲兵所言,連忙快走來到劉繼隆身旁,躬身低語道:“刺史,洛門道有急報。”
“好。”劉繼隆心裡一沉,但麵上不露山水,笑嗬嗬的起身舉杯道:“諸位吃的儘心,我有些軍務需要處理,便由我家成州耿刺史陪諸位吧!”
“使君哪裡的話!”
“使君軍務繁忙,若是有用得著我們的,儘請吩咐。”
“我先敬耿刺史一杯!”
“耿刺史……”
劉繼隆將耿明介紹給了眾人認識,隨後起身帶著李驥往內堂走去。
幾個呼吸後,二人遠離正堂,李驥沉聲開口道:“那高駢派藺茹真將率精騎一千截斷了通往隴西的舊道。”
“……”劉繼隆聞言皺眉,呼吸間很快冷靜下來。
“我此前就想過這次可能會截斷退路,隻是沒想到這麼快。”
“刺史,那我們現在怎麼辦?”李驥有些擔心,可劉繼隆卻安撫道:
“無礙,高駢雖然截斷我軍後路,但這隴南之地又不是隻有一條路。”
“我本以為收複成州會死傷不少兄弟,好在局麵沒有我預想的那麼糟糕。”
“昨夜軍中傷亡多少弟兄,可曾統計好了?”
他詢問李驥,李驥也不假思索的回應道:“陣亡三十二名弟兄,傷殘二百一十七人,其中一百八十二名弟兄隻是輕傷,不礙事。”
“此外,那一千番兵中也有二十五人陣亡,重傷殘疾八十二人。”
聞言,劉繼隆略微皺眉。
這些番兵不過跟在隴西軍身後打打順風仗,結果傷亡都快接近百人了。
想到這裡,劉繼隆開口道:“陣亡與傷殘的將士,不論漢兵還是番兵,統一按照正常的撫恤發放。”
“此外,留下此次隨軍出征的渭州鎮兩團兵馬,與傷兵一起駐紮成州,供耿明調遣。”
“成州那些投降、俘獲的一千五百多名番兵,讓耿明自己挑選,裁汰老弱與偷奸耍滑之輩,隻留下六百人即可。”
“另外留下六百套甲胄,命耿明再募六百漢兵,設成州鎮,其餘甲胄等我打通返回河渭官道再處置。”
“末將領命!”
劉繼隆三言兩語便設立了成州鎮,而鎮中駐兵依舊是一鎮三軍九團,一千八百人的編製。
以成州兩萬人口的情況,養甲兵一千八百人,百姓負擔不免有些沉重。
但好在成州有井鹽之利,加上錢糧充足,養兵一千八不成問題。
簡單吩咐過後,劉繼隆這才繼續說道:
“我們要返回渭州,唯有走宕州、岷州這條官道,而武州又是必須收複的地方,所以我準備集中主力進攻宕州,走宕州攻取岷州,而武州則是交給你和王思奉,你有沒有信心?”
聞言,李驥連忙挺直脊背:“請刺史放心,若無法收複武州,末將自斬頭顱謝罪!”
“你要多少兵馬?”劉繼隆詢問李驥,李驥思考過後才道:
“末將看過狄道衙門裡的《元和郡縣圖誌》,那武州轄三縣,在開元年間不過一萬五千餘口人,而今遭番賊禍害,人口更少。”
“雖說當地有擢茶之利,但茶田不多,主要以蠟燭、椒(花椒)、布為貢賦,能養兵馬不多。”
“末將隻需要二十台投石機,二百精騎及五百甲兵,一千五百民夫即可!”
李驥做出許諾,劉繼隆聞言頷首:“你現馳往上祿,那裡有五百精騎和五百甲兵。”
“我準你帶走二百精騎與五百甲兵離去,再在當地募民夫一千五百人。”
“至於十五台投石機,準你率三百番兵從此地馭挽馬車而去。”
劉繼隆一前一後給了李驥一千漢番甲兵精騎,民夫一千五百人。
這等實力,拿下武州問題不大。
“刺史,我拿下武州後,應該如何?”
李驥作揖詢問,他可是記得他是岷州刺史,而今劉繼隆收複岷州,可他卻不能隨從,自然要詢問清楚。
催次,劉繼隆沉吟道:“王思奉雖然自山丹便跟隨我們,但畢竟經曆不多。”
“你若是收複武州,暫且與他鎮守武州,待我返回渭州,再行考慮。”
“末將領命!”李驥作揖應下,劉繼隆也頷首道:
“好了,你先去把耿明喚來,隨後便與王思奉調動番兵,護送投石機往上祿而去吧。”
在劉繼隆的交代下,李驥急匆匆向外走去,不多時便消失在了長廊儘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