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嶽握著輪回丹,內心有了新的想法,輪回丹不能讓凡人使用,凡人沒有強大的神魂,容易被外界衝擊。
不過現在不是考慮這些的時候。
收回輪回丹。
梁嶽盤膝而坐,感應天眼能力。
天眼能力不俗,目前共有兩種,一種是洞察萬物,另一種是明照千秋。
前者是洞察事物的信息,正如方才洞察輪回丹。
“此法作用極大,上古神魔手段頗多,並不是所有人都挖一個坑埋著,有些可能像秦始皇陵一般用了特殊物質隔絕神念,又或是寄身小洞天。”
憑借此物,下一世定挖他個寸草不生。
所有仙神遺物,必將被自己這個末法大盜竊取。
到一千八百年後,他至少能成為一方仙界諸侯,逆天改命。
第二種明照千秋,包含:內視、透視、遙視、微視。四種能力。
對煉器、煉丹、皆有重大作用。
這一世的凡鐵還是太差,並不會憑空誕生神力,最多做到神兵利器的標準,並無特殊神通。
或許人仙時代到來,應當會有不一樣的麵貌。
屆時,金丹、兵器、皆可大放異彩。
梁嶽收束神通,眉心金光漸漸淡去,最終恢複自然。
天眼還有開發空間,此物應與神話中的二郎神同款,傳說二郎神的天眼能在天界照射到黃泉。
次日夜晚。
春風和熙,永安塔下。
楊柳依依,席上擺放美酒佳肴。
眾人再次來齊。
“恭喜祖父神功大成!!”時年九十一歲的梁信拱手道賀。
“恭喜師父!”
李弘文笑道,他今年九十七歲,乃是梁嶽修煉的參照物。
如果不是這個家夥能活這麼長,梁嶽也不會大膽修煉天眼之法。
皇帝梁衍、鮑照、花木蘭依次入席。
宴席之上,眾人無言。
有人懷念青春,講述元嘉之年發生的事情。
“當年在太湖書院………”
梁嶽聊起東晉,隻見眾人側耳傾聽,一臉新奇。
他赫然發現,東晉故人皆已逝去;這些老人,不過是元嘉時代的小輩。
東晉往事,早已被雨打風吹去。
世上已無青山之宴,蘭亭雅集。
“罷了。”
梁嶽擺擺手,長生的寂寥,真是讓一切索然無味。
桌上變出五個信物。
這似乎是太極圖案的陽麵,中間有起伏鋸齒、浮雕、紋路等。
梁嶽分發給眾人。
李弘文、鮑照、梁衍、梁信、花木蘭一人一個。
梁嶽再拿出另一半,與之對齊,嚴絲合縫。
“以後吩咐門人,見令即見我。”
第一世力量太淺,根基薄弱,不敢留信物,甚至留信物也沒用。
這一世基本沒有威脅到自己的地方。
故而留一下也無妨。
當然,梁嶽也不奢望令牌一出,後人對自己俯首帖耳,五體投地。
這是不切實際的妄想。
李弘文內心的設想成真,他顫抖著聲音問道:“師父,你要離開了嗎?”
“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這句話不知說了多少遍,將來或許還會重複更多遍。
長生就是不斷的重逢與離彆,心性不斷磨煉圓融。
天劫、地劫、人劫、要麼徹底沉淪,於曆史中灰飛煙滅,或是……直到一切大圓滿。
眾人無言,氣氛沉悶蕭瑟。
楊柳葉隨風而落,好似這離彆之景。
他們知道梁嶽自此一去,恐怕今生再難見麵。
“祝師父仙福永享,壽與天齊!”
李弘文舉起酒杯,祝賀梁嶽再次避世修行。
“來!”
梁嶽與眾人碰杯,這又是他帶來的習慣。
酒水灑落,各自東南西北流。
夜晚,梁嶽醉醺醺,和衣而睡。
忽然,窗外傳來悉悉索索的聲音。
梁嶽耳朵一動,隨即不理會。
身影待了許久,留下一物,隨即離開。
直到日頭升起,夜間冷霧散去。
人影這才起身離開
整裝待發,出門而去。
建康城外。
梁嶽懷中帶著玄武,騎著駿馬,一身簡便服裝。
除了花木蘭以外,其他人皆在。
“弘文、照兒、衍兒、信兒、再會!”
“師父,保重!”
“保重!”
“弘文,柳莊可以不用看了,梧桐園的墓平了吧,免得宵小乾擾。去也!”
梁嶽策馬北進,身影消失在日光之下。
他要尋找自己的長生之道。
更強的力量,更強的屍解仙境界,方可讓自己找到更深的神魔遺跡,直到超脫世界那一日。
皇帝梁衍目送高祖背影離開。
他當了十年高祖之影,往後還要背負這個秘密,長生艱難,史書上最好不留下高祖神異傳說。
李弘文悵然若失。
故人一一被自己送彆。
謝玄、謝靈運、梁景明、祝英台、許淨明,第一世的師父……。
他一一見證了曆史。
當年,李弘文最後一個進來柳莊。那時他是一個年輕人。
他最後一個離開柳莊,如今他是最老的人。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再會,師尊!”李弘文鄭重感謝這個拯救自己一族的人。
曆史是一道永不回頭的玄光,往後歲月,永不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