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成天道,先修人道!”
玄清心中生出一股明悟:“洪荒之中,看似是天道最先複蘇,但其實是人道最先被盤古開辟出來,盤古是生靈,混沌魔神也是生靈,正是盤古開天之時,先塑造出了‘天道’這個概念,才有了後來的天道!人道還在天道之前!”
他心念一動,意識當即勾連內景地中的“先天燧樹”,將其從自己的內景地中轉移到下丹田中。盤古以自身上中下三大丹田,演化天地人三道,地道是孕育人道的土壤,人道則是天道存在的依托,天地人三道之間是相互關聯的。
如果說,人道是樹乾,天道是道果,地道就是根係或者土壤,世界的存在才是天人二道誕生的根基。
這也是為什麼,不管是天道,還是人道,就算想要打壓地道,也不會允許有人去毀滅洪荒的原因。
地道不存,則人道生靈,沒有存在的根基,而沒有了人道生靈,天道也就失去了維護秩序的意義。
因此,欲成天道,先修人道,欲演人道,先演世界,這也是天在上、人在中和地在下的原因。
心中有了想法,玄清當即分出萬千化身,化作一道道流光,遁入那些靈氣無比稀薄的世界中。
同時,他又將自己的幾具他我化身,以前在天庭擔任神位之時,收集到的香火之力融入天魂之中。
天地二魂常在外,唯有命魂獨往身,天地二魂無拘無束,用來當做塑造天道或地道的根基,卻是再合適不過,也能確保玄清塑造出來的天道或者地道,不會因為某些原因脫離他的掌控!
他我化身,若是太過強大,很有可能反噬本我,而天魂、地魂、命魂,卻是與自身渾然一體。
不存在反噬的隱患!
……
與此同時,玄清的他我化身,借助他我無窮的特性,亦是落入一個個小千世界或者微塵世界中。
小千世界能誕生修行者,底蘊深厚的一些小千世界,甚至能誕生出足以修行到天仙境界的條件。
他隻需要傳下道統即可。
至於那些靈氣稀薄,難以修行的微塵世界,他就利用某些手段給那些世界手動來一個“靈氣複蘇”。
作為混元大羅金仙,他還是有很多手段,將一個世界的靈氣,提升到滿足生靈修行的地步的。
比如,利用山川地脈構築大陣,或者用周天星辰構築大陣,用來轉化後天靈氣或者星辰元氣。
至於為什麼不轉化先天靈氣,倒不是他沒有相應的手段,隻是拔苗助長不利於那些生靈修行。
除此之外,他研究靈農之道,也培育過不少能轉化靈氣的靈根仙木,足以提供踏入修行的後天靈氣。
他開始不斷播種,將靈根的種族賜下,又親自顯聖,將自己和三清的形象映照在這些世界中。
隻不過,他顯聖之時,都是以本界“天道”自居,至於三清,則是從諸世之外前來傳法的聖人。
他則是被三清點化,成為此界“天道”,建立道統,傳播仙法,給予此界生靈長生久視的機緣。
不到百年的時間,就有上百萬方世界,有了天道,有了道門的概念,他們皆是供奉三清和天道。
當然,玄清也不是光收割信仰之力,他將自己的他我化身,與這些世界的世界意誌融為一體,自然就掌握了刮風下雨,打雷降雪的各種權柄。
他傳下的法門中,就有授籙之法,還有齋醮、科儀、占星、卜卦等多種能調動天象之力的法門。
這些道門弟子隨著修行的加深,就能不斷加籙,掌握更多仙法符咒,從而調動更多的天地之力。
那些齋醮、科儀並沒有多少神異之處,真正在背後發力的,還是頂著“天道”名頭的玄清他我化身。
源源不斷的信仰之力,朝著玄清的天魂彙聚而來,不到百年,“天道”的概念就已經深入人心。
而玄清見這個辦法行的通,就不斷分出他我化身,萬年的時間裡,他就分出了上億道他我化身。
這些他我化身的目的,就是向那些靈氣稀薄的微塵世界,傳播天道和道門三清聖人的概念,並手動引導“靈氣複蘇”,從而彙聚信仰之力。
隻要相信玄清就是天道的生靈足夠多,甚至連那個世界的世界意誌,都被玄清的他我化身同化。
那時候,假的也就變成了真的,他也能順勢成為此界天道。
而這股玄妙之力,又會源源不斷的融入玄清天魂,幫助其煉假成真,向著真正的天道蛻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