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魏武說完沒多久,立刻就有人忍不住站起身來了。
有趣的是,這個站起身來的人正是熊華林。
之前加入四海商會的那些商人裡,就屬熊華林開辦的水泥工坊最多。
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這個人做生意是相當有魄力的,至少比其他人要有魄力。
所以他會第一個站起來一點也不奇怪。
“爵爺,能請您為我等解惑,為什麼起步兩百裡,增加距離以六十裡為單位嗎?”
聽到熊華林的詢問,魏武倒是多看了他幾眼,然後才開口解釋道
“按照我的規劃,水泥路每隔六十裡路就需要設立一個驛站,給趕路者提供食宿服務。”
“兩百裡路除了收費站之外,中間能夠設立三個驛站,這也是你們賺錢的主要渠道之一。”
魏武說到這裡就停下,給了一點時間讓這些人消化自己說的話。
然後過了一會才繼續說道
“普通人在正常情況下,刨除休息、吃飯和睡覺,步行一天也隻能走四十多裡路。”
“行商者的馬車和牛車雖然要快一點,但他們帶著大批貨物,實際也快不了多少。”
“所有六十裡路設立一個驛站是最合理的,你們除了提供食宿之外,也可以提供彆的。”
“比如路途太長人會疲勞,給他們提供一些能夠放鬆,還有男人都喜歡的服務項目。”
魏武話音剛落,這群人中立刻就有幾人的雙眼亮了起來。
其中就包括之前被調侃老喜歡往秦淮河跑的張老板-張厚賈。
其實不少商人都和張厚賈一樣,喜歡在花叢之中流連,在青樓裡揮霍消費。
在加入四海商會之前,張厚賈就是專門在各地之間來往走貨的商人。
隻不過是加入了商會,才將重心放在的水泥工坊上麵,但走貨生意也沒放棄。
所以走貨的過程中有多無聊,他是最有發言權的。
好幾次他在路上憋的苦悶無比,卻偏偏沒有任何辦法,隻能自己默默忍著。
但如果像魏武說的,在驛站裡提供類似青樓一樣的服務,絕對有的賺。
他們這些走貨的行商不缺錢,能在城裡的青樓花十兩,就不介意在驛站花十五兩。
這一刻,他甚至希望能快點拿下分包,最好是拿下其中的一條或幾條線。
這樣以後走貨就舒服了,然而就在張厚賈心中暢想之時。
在他身旁長得像彌勒佛的吳憲禮吳老板卻突然開口插了一句嘴。
“侯爺,如您所說,承包水泥路確實是個很有前景的生意,可其中的問題也不少。”
“比如,那些走貨的商人不從收費站進入,而是從其他位置繞開收費站,悄悄上水泥路。”
“然後快到目的地的時候,再從旁邊繞道,這樣他們就不需要向我們繳納過路費了啊!”
“兩百裡路程太長,我們沒辦法時刻監管,總不能沿路把兩邊都攔著吧!”
能想到這點,足以證明吳憲禮確實是真的用心在聽,並且有承包的想法。
所以,在吳憲禮說完之後,魏武也說出了解決的辦法。
“老吳說的確實是個問題,想要徹底杜絕不是沒有辦法,比如沿途設立圍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