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牛赫以喜提二十庭杖為結果,被奉先殿的侍衛拖著離開了大殿,其他禦史麵麵相覷卻不敢出聲為他求情。
隨後,大殿中再次以東征倭寇為主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
大殿之中文官們積極響應,一個個絞儘腦汁的出謀獻策,武將也是毛遂自薦,希望讓自己領兵攻打倭寇。
隻不過,關於征討倭寇這件事,很早就已經定下調子,沒有任何人道可言,榨乾利用價值就亡族滅種。
但這件事肯定不為天下所容,必須要有一個人背鍋,而這個人很早就內定是藍玉了。
所以即便奉先殿中的武將們極力推薦自己或是自己的朋友,但最終朱元璋還是拍板藍玉領兵。
然後又因為秦王毛遂自薦而將其欽定為副將,輔助藍玉攻打倭寇。
至此,討伐倭寇之事也算是徹底定下來了,早已等待許久的大臣們,也終於在心中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洪武開朝至今也沒出現過幾次上朝這麼久的,不少官員都是第一次經曆,早就餓的頭腦發昏了。
就在這時,一道猶如天籟一般的聲音傳來。
“退朝!”
隨著朱元璋起身離去,大臣們也都各自離去,大殿瞬間變得冷清了下來。
接下來的時間裡,大明發生了幾件喜聞樂見的大事情。
首先是山東那邊,經過半個月的清剿,藍玉終於將那一夥混亂山東的白蓮教徒給徹底鏟除。
隻是非常(可惜),即便藍玉已經(全力)清剿,白蓮教徒還是給山東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傷害。
在這裡傳承了多年的六大世家,全都步入了孔家的後塵,被白蓮教那些惡徒屠殺殆儘。
等藍玉支援趕來的時候,這些惡徒就像是知道他會來一樣,早早就消失不見了。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雖然經曆了五次失敗,但最終那些惡徒還是被藍玉剿滅。
按理說,處理完白蓮教徒,藍玉應該將兵權歸還當地衛所才對,可事實並非如此。
他不僅沒有士兵還回去,反而直接帶著士兵趕回京城來了,嚇得那些禦史連夜上奏本彈劾他。
好在藍玉並無反意,隻是將士兵安排在城外軍營,然後連夜趕往宮中見皇帝。
具體說了什麼沒人知道,反正有傳言說當晚宵禁之後,京城裡麵熱鬨的很,好像在搬運什麼。
然後第二天,皇帝上朝的時候,看誰都是一副慈父一般的表情,讓人如沐春風一般。
除了這件事情之外,另一件轟動天下的大事,就是朝廷公開招標在南直隸範圍內修建水泥路。
然而這次招標和之前的城牆招標不同,這次朝廷不會拿錢出來,完全靠競標者自己掏腰包。
以至於參與招標大會的商人或是商會代表基本都沒有參與競標,隻是坐在會場裡看著。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在關鍵時刻,名聲不是很大的四海商會居然直接將整個修路工程全部拿下。
原本對這次招標沒有任何興趣的商會,立刻就察覺到這件事情有些不對勁。
甚至不少人都開始揣摩這裡麵是不是有什麼被自己忽略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