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年,鄴城的州牧府,袁熙一大早就來了,他緩緩走進袁紹的書房,此時袁紹正和袁尚在棋盤前對弈。棋盤上黑白棋子縱橫交錯,局勢正處於膠著狀態。
袁熙恭敬地向袁紹見禮,“孩兒見過父親。”
見袁熙/來到,袁紹微微抬頭看了一眼袁熙,又將目光落回棋盤,說道“顯奕,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看了眼袁紹,又看了眼袁尚,袁熙深吸一口氣,緩緩說道“父親,孩兒昨日與人下棋,輸得一敗塗地。”
袁紹聽到這話,手中捏著棋子的動作頓了一下,有些詫異地看著袁熙。他深知袁熙的棋藝水平,在同輩之中,能勝過袁熙之人可不多,除了周家那小子,袁紹將棋子輕輕放在棋盤上,問道“哦?是誰有這般本事?”
袁熙輕歎一聲“回父親,此人名郭嘉。他棋藝高超,下棋時暗合用兵之道,每一步都暗藏殺機。”
袁紹挑了挑眉毛“郭嘉?我從未聽聞此人名號。”
頓了頓後,袁熙接著說道“父親,這郭嘉暫住荀府。而且荀諶族弟荀彧,也來到了鄴城,那荀彧可是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孩兒聽聞他的才名已久。”
袁熙征召荀彧和郭嘉,他們肯定不會給麵子,但以袁紹的名義就不同了,袁熙打算扯虎皮拉大旗。
也許,袁熙借勢壓人,但管用不是嗎。
。。。。。
這時,袁熙三弟袁尚,在一旁嗤笑一聲“二哥,你莫不是,被這兩人的虛名,所嚇倒了吧。”
袁熙看了袁尚一眼,並沒有理會他的嘲諷,繼續對袁紹說“父親,孩兒希望你能出麵,讓荀彧和郭嘉成為孩兒的老師,有這兩位大才相伴,此生無憾。”
袁紹聽後,沉吟了一番。心中權衡著利弊。荀彧和郭嘉,他雖未深入了解,但既然袁熙如此推崇,想必這二人定有不凡之處。而且,袁熙是自己的兒子,如果他能得到賢才相助,對於袁家的未來,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袁紹看向袁熙說道“不過,這二人是否願意?”
袁熙趕緊保證道“孩兒願意親自去勸說他們。隻要父親點頭同意,孩兒定會想儘辦法讓他們答應。”
袁紹再次沉思片刻,終於點了點頭“好吧,既然你如此有決心,為父就答應你。不過,你要記住,這二人若是真有大才,定要以禮相待,不可有絲毫怠慢。”
有了袁紹的首肯,袁熙心中大喜,他連忙說道“多謝父親,孩兒定不會讓父親失望。”
袁熙離開書房後,袁紹看著他的背影,又轉頭對袁尚說“尚兒,你二哥有這份求賢若渴的心,這是好事。你也要多向他學習,莫要整日隻知玩樂。”
袁尚有些不服氣地應了一聲。“孩兒曉得了。”
。。。。。。
幾日後。
在軍營和城裡遊蕩的袁熙,正走馬鄴城時。
仆人袁和在街市上找到了他,袁和上氣不接下氣地說。“公子,府上,來了客人,大人叫你回去。”
不知為什麼,袁熙心中一陣狂跳,他壓下心中悸動,假裝平複說道,“說吧,知不知道是什麼事。”
“聽說,是給公子請了,有名望的先生,教授公子你功課的。”袁和如實答道,努力地回憶著細節。
“哦?可知哪來的客人?”袁熙麵上一喜。
“回公子話,聽說是潁川荀家,大人吩咐,得急請公子趕緊回去。”&nbp;袁和摸著後腦勺說道。
“走,袁和,仲康,我們趕緊回府!”&nbp;袁熙心中一動,趕忙領著袁和,還有許褚,向州牧府趕去。
在寬闊的州牧府前,堂裡集聚了不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