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嬸家那三間泥屋,早就想推了重蓋,大山以後還要娶媳婦……
她自己也一身的病痛,每年吃藥不少花銀子。
兒子媳婦送回來的銀子,一年存不下一半。
媳婦早幾年就有意見了。
為這事吵過不知多少回,不想把銀子拿回來。
還算兒子有孝心,一直扛著。
要是她帶著菱花大山兩娃,在周家包吃住,便花不了什麼錢。
一年能存下十八兩銀,那家裡日子要不了兩年就紅火了!
大山和菱花還能跟著颯娘讀書習武……
這等好事,真是去世的老爺太太保佑啊!
王嬸心砰砰亂跳,早把羅石泉和李桂霜那對狗男女拋下腦後。
嘴巴比腦子跑得還快,滿臉堆笑著說:
“我都聽颯娘的,你讓我咋的我就咋的。”
完了還補一句:“菱花和大山也能乾活,不白吃白住。”
這事就這麼敲定了,王嬸負責帶甜瓜。
菱花和大山跟著南瓜香瓜讀書習武。
四個娃一視同仁,得幫著家裡乾劈柴燒火,做飯洗衣的活。
到了晚上,羅石泉兩公母傻眼了。
廂房兩間屋,一間住了南瓜和大山,一間住了香瓜和菱花。
正屋裡,王嬸打著地鋪呢。
沒他倆睡覺的地兒。
周颯吃飽喝足,瞄了他倆一眼,嗤笑道:
“咋的,還真想賴在我們周家,趕緊地滾吧!”
兩人灰溜溜地出了門,回老屋睡覺不提。
漸漸地,羅石泉和李桂霜,白日裡周家大院也沒有他倆立足的地兒了。
劈柴擔水掃地挑糞,有羅漢林。還有南瓜和大山幫忙。
洗衣做飯帶娃,有王嬸,帶著香瓜和菱花,幾人輪班換手,李桂霜根本插不上手。
周家大院,熱熱鬨鬨,紅紅火火,又乾乾淨淨。
羅石泉和李桂霜站院子裡,渾身不自在,被王嬸拿著掃帚趕得兩腳直跳,無處立足。
嘿,被掛牆上了唄。
周颯也不找羅石泉要和離書,她腦子裡沒那根弦。
隻聽尼可說過,狗血小說裡,常有女主與渣男和離的劇情。
和離不就是把人攆出去,不在一塊生活了。
哪裡想到還要辦什麼手續,出什麼文書啊!
再說她忙著呢!忙著招工麵試應聘。
馬上春耕,要培育秧苗,她想找個積年的老農來管理她那十畝水田。
培育雜交稻,她隻有理論知識,具體實施,還是得找這古代時空的專業人士。
所以隻要羅石泉不在眼跟前招人煩,他愛乾啥乾啥去!
村裡人等著看周家熱鬨,鑼鼓登場,大打出手。
沒想到,三人就這麼黑不提白不提地,把日子過下去了。
羅石泉和李桂霜在周家坐了幾日冷板凳,去灰溜溜收拾羅家兩畝地了。
大家都看不懂了,難不成日後就這麼著,一家兩戶?
羅石泉似乎認了,李桂霜可不認。
她哥嫂倆公母也不認。
幾人背後嘰嘰咕咕地也不知道要搞什麼陰謀。
話說這邊周颯忙得團團轉,趙北辰一路騾車換牛車,翻山越嶺,五日後終於進了雲州府。
在城裡打聽了一番,先找了個客棧落腳。
第二日一早,他先去了將軍府林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