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章 圈地!府兵製+八旗圈地+西方騎士莊園!_篡蒙:我嶽父是成吉思汗_思兔閱讀 
思兔閱讀 > 綜合其他 > 篡蒙:我嶽父是成吉思汗 > 108章 圈地!府兵製+八旗圈地+西方騎士莊園!

108章 圈地!府兵製+八旗圈地+西方騎士莊園!(1 / 2)

如果曆史正常發展的話,宋金這場爭奪秦州的戰爭,發生在三年之後。

當時,蒙古和金國雙方都拚的筋疲力竭,宋國派出三千精兵,夜襲秦州城,看看有沒有什麼便宜可占。結果,被金國的統軍使石抹仲溫教做人,大敗虧輸。

這就讓當時已經升任宰執的術虎高琪看出了便宜:我率領三千颭軍,鎮守秦州的時候,你們打不過秦州守軍。我都帶著三千颭軍走了,你們還是打不過秦州守軍,你們宋國也太弱了吧?

於是乎,術虎高琪說服皇帝和其他宰執,為金國製定了“北失南補”的國策。也就是說,我們金國打不過蒙古人,還打不過你們宋人嗎?從蒙古那裡失去的一切東西,要從宋國身上補回來。

後來儘管術虎高琪在金國的內部傾軋中被殺,但他製定的“北失南補”的國策,還是繼續執行下去,宋金開始了連綿十年的戰爭。

現在趙朔改變了曆史,不僅提前三年進攻金國,而且和金國簽訂了堪比《靖康協議》的《大安協議》。宋國就不是僅派三千精銳夜襲秦州的小打小鬨了,而是直接出動十萬大軍硬取秦州。

當然了,從趙擴的詔書傳到三千六百裡外的成都,到四川集合以步卒為主十萬大軍,攻打秦州,需要的時間曠日持久,不是一時半會兒能見勝負的。

不說宋金大戰,先說趙朔。

就在趙擴的詔書從臨安發出的時候,趙朔率領主力大軍,出野狐嶺,來到桓州城外。

郭寶玉、史天倪、張柔、嚴實,這四名漢軍八旗萬戶,早得了命令,在桓州城等候。

得知趙朔到來,他們出城三十裡相迎。

郭寶玉、史天倪、張柔、嚴實,再加上隨趙朔而來的格日勒、蘇和、海日格、阿爾塔納、抹赤彆都溫、合答黑把禿兒、石抹明安,就是趙朔的核心班底了。

趙朔將他們在聚集在此地,就是為了商量如何安置漢軍八旗之事。

撫、桓、昌三州中,撫州人口最多最為富庶,桓州人口最少,最為貧窮。所以,趙朔準備以桓州為試點,進行改革。如果桓州成功了,再推廣到另外二州。

趙朔之前,就已經任命了史天倪為桓州刺史,進行準備工作。

為什麼是史天倪呢?

因為,在趙朔麾下諸將裡麵,毫無疑問,是史天倪的學問最高。

如果沒有趙朔的蝴蝶效應,史天倪會在今年參加金國的進士考試而落第,歎息道:“大丈夫立身,難道隻能借助文章嗎?假如我遇到荒雞夜鳴,擁百萬之眾,功名可唾手取也。”

雖然史天倪是落第的進士,那也相當不簡單啊!

按照金國製度,考中進士之前,得先通過府試。

金國科舉三年一考,每次府試,全國才有兩百左右的人過關。然後,才從這兩百左右的人裡麵,選出二十到四十名進士。

換句話說,每年能通過府試的人,平均下來還不到七十人。

就史天倪的水平,放在後世考個清華北大應該沒什麼問題。

“天倪啊!”

來到桓州城內刺史府後,趙朔首先就是召集諸將開會,道:“桓州的情況,都摸清楚了嗎?”

“摸清楚了。”史天倪道:“桓州方圓近四百裡,除去荒地、灘塗和林地之外,八成是牧場,兩成是耕地。牧場水草豐美,可養各種牲畜百萬頭。耕地就比較少了,隻有六百九十二萬畝。”

“人口呢?”

“原本金國桓州有一萬戶常備軍。這些常備軍加上家屬,總人口五萬左右。自從我軍攻占桓州,大量軍戶的家屬逃亡,現在還剩下兩萬左右。其他尋常百姓,大概是四十二萬八千人。

另外,桓州牧監有四千戶牧民,總人口大概是兩萬。他們隻負責養馬畜牧,生活所需的糧食布帛需要咱們供給。”

趙朔沉吟道:“群牧監先不要用管,他們上交馬匹社畜,換官府的糧食布帛,咱們總體是賺的。現在的問題是農民,四十四萬八千普通百姓,得有四十三萬是農民吧?

桓州六百九十二萬畝地,豈不是平均每人十六畝地?這相當不少了啊!”

史天倪卻微微搖頭,道:“駙馬有所不知。桓州氣候寒冷,土地乾旱,完全不能和我們河北老家相比。我調查過了,除了臨河的土地外,其他土地每畝糧食還不到百斤,正常年景也就是八十斤左右的樣子。”

說穿了,桓州處於農牧業交界的地帶,牧草最為肥美。但是,這些耕地其實根本就不怎麼適合種糧食,每畝的農作物產量極低。

一畝地的產量是八十斤糧食,再除掉種子的成本,那就是隻有七十斤的收成了。

一個人十六畝,就是一年一千一百斤糧食的收入。

聽起來不少,但是土地不是平均分配的,占人口大多數的百姓日子肯定過得不怎麼樣。

朝廷的稅再重一點,那就會更為不堪了。

趙朔道:“那金國的稅收怎麼樣?”

“按照金國朝廷的律法,大概是百姓需要繳納一成的收入。但是,實際上,各種苛捐雜稅加起來,大概能收到七成。

當然了,大多數百姓交不起。

有些手段的百姓,就想辦法拖欠。手段少一些的百姓,就借高利貸以完稅。手段再少的,就隻能賣兒鬻女賣妻子,最後賣無可賣,就或者懸梁自儘,或者把自己賣為奴婢了。”

趙朔道:“那你以為,咱們應該怎麼收稅呢?”

“下官非常為難。”史天倪有些羞愧的低下頭去,慢慢把其中的難處講出來。

往昔在永清,史天倪自以為文武雙全,一旦有了機會,必將能出將入相,迎娶世家大族之女,走上人生巔峰。

然而,趙朔交給他的第一件差事,就沒有辦穩妥。

怎麼收稅呢?

趙朔之前跟史天倪交代過,並不準備讓漢軍八旗將士種田,而是讓他們作為職業軍人。

桓州,就負責安置史天倪的那個萬戶了。

這年頭,一個家庭要滿足溫飽,一年需要五十貫錢。八旗將士雖然現在盔甲武器都不缺,但無論盔甲還是武器都是會損壞的。以後這些東西所需的花銷,還是要從這些賦稅裡麵出。

另外,戰士要吃肉,要訓練,需要更多的供給。

粗略算下來,一個八旗將士,一年最少需要有一百貫的收入。

七八戶養一兵,算起來,如果收三成的稅,應該是夠的。

但問題是,土地這玩意兒,不是平均分配的。

中等人家,彆說收三成了,就是收五成,都是了不得的德政。

但是,占人口最多、平均土地最少的貧民百姓,你讓他們切切實實的交三成稅,都是要他們的命。

趙朔交代過,要把這昌撫恒三州,當成根本之地經營。總不能因為收稅,弄得治下民不聊生吧?

史天倪甚至想到了參考大唐年間的府兵製。

乾脆用刀子,逼著桓州百姓把土地都平分了。然後,直接按照三成的稅收,收取賦稅。

但是,話說回來,沒人才啊!

即便真的把桓州的地分了,誰來收稅呢?

原來這三州的官吏,都被那一片片顱林嚇破了膽,跑光了。

蒙古人就彆說了,就連漢人,漢軍也絕大多數是貧苦農民出身,識字的不多。勉強識字的那些人,也看不懂繁瑣的賬目,做不了收稅的官吏。

待把這些難處講完,史天倪更羞愧了,滿麵通紅,深深地低下頭去。

要不是知道趙朔的脾氣,恐怕早已跪地請罪。

趙朔昂了昂下巴,示意史天倪坐下,道:“其實,這也怪不得史天倪。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把桓州的情況摸清楚,已經很好了。來,大家都說說,這桓州,究竟該如何收稅呢?”

“……”

郭寶玉、張柔、嚴實,麵麵相覷,眉頭緊皺。

史天倪都沒辦法的事兒,他們就更沒辦法了。而三州賦稅的問題解決不了,又影響到他們麾下大軍的安置,真是心焦不已。

那幾個蒙古千戶就更彆說了,蒙古人能收明白稅的話,鐵木真能把撫、桓、昌三州都給趙朔?

趙朔道:“你們都不說,我說兩句。其實,收稅的事不難。草原上那些貴人們,大都不識字,還不是能收部落裡的貢賦?很簡單的道理。收很多戶的稅,需要專門收稅的官吏。但是,如果隻收幾戶、或者十來戶的稅呢?簡直計算即可,誰都能乾的來。”

史天倪模模糊糊地好像意識到了點什麼東西,道:“駙馬的意思是……”

趙朔道:“以後在漢地,我準備實行兩種製度。第一種製度,就是史天倪你剛才說的府兵製。以後咱們地盤大了,人才多了,肯定大多數地方,是要實行府兵製的。第二種製度,就是接下來咱們要在桓州實行的,八旗圈地製。”

“圈地?怎麼圈?”


最新小说: 鬥羅:兵主 人在鬥破,預支成帝 奮鬥在嘉靖年間 國運LOL:吾為華夏守護神! 當你將一切做到極致 小農民稱霸荒島 帝尊獨寵:逆天邪妃帶娃跑 諸天:從吞噬星空成神開始 不是姐們兒,你要當我同桌 葬劍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