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朔“上帝之災”的宣稱,除了給花剌子模人極大的恐懼之外,還起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那些被趙朔信守承諾,放回家鄉的簽軍。
真神的信徒,認為基督教信仰的上帝,其實就是真神,隻是和他們的叫法不同而已。
有些簽軍心懷餘悸之餘,不禁想到既然連不花剌城最有學問的人,都為趙朔背書了。那趙朔這個“上帝之災”的名號,恐怕不是假的。既然如此,加入趙朔的大軍,豈不是順從了真神的旨意?
蒙古軍那麼強大,如果投靠了蒙古人,既能縱情燒殺搶掠,又能順從真神的旨意,這種好事簡直是一舉二得。
於是乎,不斷有當地有力人士,帶著幾十或者上百人,重新來見趙朔,詢問能否為駙馬效力。
當然了,不能讓他們再做自帶乾糧的簽軍了,要分一定的戰利品。
趙朔當然不會嫌炮灰多。
而且,這些主動參軍的花剌子模人,大都是花剌子模原來的常備軍,戰力其實相當可觀。
他將投靠的三千多花剌子模人重新組織起來,編為花剌子模正紅旗三個千戶。
這三個千戶獲得的戰利品,暫時定為正規蒙古軍的四成。待他們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分成再繼續增加。
武仙徹底被從鑲黃旗抽調出來,為花剌子模正紅旗萬戶,除了他本部的一千漢軍精銳外,就是這三個花剌子模軍了。
趙朔打算在花剌子模,一直采取類似的模式。
以漢軍一個千戶,統帶花剌子模九個千戶,組成一旗。
花剌子模八旗,就是八萬正規軍,足以鎮守他在花剌子模的封國。
再比如,從不花剌虜獲的工匠們。
按蒙古人的規矩,對工匠是優待的。這些工匠們不必加入簽軍,慰勞蒙古將士的也不包括他們的女人。
不花剌城是商業、學術和藝術之都,光各種工匠就有一萬多人。紡織棉花的工匠更合趙朔使用,以後他們會在花剌子模的封國,服務於趙朔從東方移植過來的更先進的棉花產業。
花剌子模製造拋石車的工匠,有一千多人。
這次簽軍攻城,花剌子模優良的拋石車性能,給趙朔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他不但直接將這一千多工匠,直接編入了工兵營,還讓阿裡薩好好安撫他們。
阿裡薩不愧是不花剌城中“最為優秀的學者”,巧舌如簧,不僅從各個角度論證趙朔“上帝之災”稱號的真實性,花剌子模工匠為趙朔效力的正當性。而且將這些工匠的境遇和不花剌城普通市民的境遇反複對比,要這些工匠們感激趙朔的恩德。
再加上工兵營的良好待遇,一個叫阿巴斯·設拉子的工匠,很快向趙朔獻上了他全部的忠誠。
“嗯?一種新型的拋石車?用重物做動力,而不是人力做動力,將石頭發射出去?”
配重拋石車啊!
曆史上大名鼎鼎的“襄陽砲”,就是一種配重拋石車!
趙朔饒有興致地向阿巴斯·設拉子看來。
此人看年紀還不到二十歲,臉上帶著少年人的圓潤輪廓,鼻梁卻已顯出波斯人特有的陡直線條。頭發蓬鬆,眼神明亮。不算乾淨的亞麻長衫的口袋裡,斜插著一把量尺,尺麵細致有規律的燙著一個個字母符號。
“是,是,其實也……也不是。”
阿巴斯·設拉子明顯頗為緊張,額頭上布滿了細密的汗珠,結結巴巴地道:“不……小人不敢欺瞞駙馬。這種拋石車,其實已經出現了。隻是花剌子模還沒有。”
辛褎充當了翻譯,將阿巴斯·設拉子的話語,翻譯給了趙朔。
阿裡薩在一旁相陪。
趙朔道:“那是哪裡有?”
“在花剌子模西方的阿尤布王朝,就是偉大英雄薩拉丁建立的那個國度。”阿巴斯·設拉子仔細解釋道:“小人聽說,在二十多年前的阿卡圍城戰中,阿卡城的工匠們發明了這種新式的拋石車。
他們通過絞盤提升重物,釋放重力轉化為拋擲的力量,驅動拋射臂投射石彈。
這種拋石機被阿尤布王朝的人命名為奴隸拋石機,因使用奴隸操作絞盤而如此命名。這種奴隸拋石機的威力非常大,每日投射火罐與巨石,令法蘭克人傷亡慘重。
後來,十字軍攻破了阿卡城,法蘭克人獨得了這種拋石車的技術。
不過,無論是阿尤布王朝,還是法蘭克人,都把這種技術視為絕密。
到底如何製作,沒有人知道。
小人想請駙馬給我一些人,以及一些材料,試著研究這種神秘的武器。”
趙朔滿意地點了點頭,道:“很好!我從工兵營裡麵,撥五百個工匠給你,再給你一千個不花剌城的奴隸,以及三千兩黃金,研究這種拋石車。真的研究出來了,就升你做工兵營的百戶。”
阿巴斯·設拉子大喜,跪在地下猛磕響頭,道:“謝駙馬,小人定竭儘全力。”
“起來吧,把這種新型拋石車製好,比給我磕幾個頭強得多。對了……”趙朔微微皺眉,道:“你這身衣服不怎麼乾淨啊!還沒有女人?”
“呃……小人年紀還小,還未娶親。”
“阿裡薩,從不花剌城裡,找個年輕美貌女奴給阿巴斯·設拉子,照顧他的起居。”
“是。”阿裡薩趕緊答應下來。
不過,阿裡薩已經暗下決定,待會兒肯定要交代阿巴斯·設拉子,少年人不可貪銫。如果沉醉於溫柔鄉中,耽誤了駙馬的大事,恐怕誰來也救不了他。相反地,如果成功完成了駙馬的任務,又豈止是一個百戶長的職司,以及一個美貌女奴呢?
“謝駙馬!”
其實,阿巴斯·設拉子就是純正的技術宅,對技術的研究的狂熱未必就比女人的興趣小多少。
此時有錢有女人有幫手,真是心滿意足之極,準備好今晚加班了。
當然了,這配重拋石車,也不是那麼容易研究出來的。
在曆史記載中,蒙古人攻破不花剌城,隻是聽說了配重拋石車的消息。攻破撒馬爾罕,得到更多的優良工匠後,才開始研製配重拋石車。一直到圍攻玉龍傑赤城時,才首次將配重拋車用到戰場上。
又過了幾十年,才由西域木發裡人阿老瓦丁和西域旭烈人亦思馬因發明出大名鼎鼎的“襄陽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