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他所期待的時刻。
識海中白雲劍意開始飛速的擴張,改變著方鈞的思維模式,然而這個擴張在侵入到紅雲劍意的地盤時——
衝突發生了。
紅雲劍意開始反抗了,它阻礙著白雲劍意侵襲著它的地盤,兩者交界之地,方鈞的識海打成一片混沌,造成永久性的改變。
形象點就是,白雲劍意本身自帶一套改變識海的機製。
然而這個機製處理不了被紅雲劍意改變過的識海,但白雲劍意還是按照固定機製運轉,結果自然將識海搞得一塌糊塗。
而紅雲劍意本身也有固定機製,在遭到白雲劍意改變時,也會自發的進行改變,結果就導致這個改變更加混亂。
甚至不僅僅是思維模式被改變那麼簡單。
連識海承載的記憶都會消失,識海的底層結構都有可能會損壞。
一般修士碰到這種情況的時候,就主動出手,在白雲劍意和紅雲劍意之間建立隔離機製。
將兩種劍意進行隔離,使其暫時不發生衝突。
當然,一般來說這種隔離大多數時候不是完美無缺的。
所以,修士的精神就會受到影響。
情緒大變、第二人格、瘋癲、走火入魔等等之類的名詞就會被冠以這種隔閡不完美的修士。
這就是為何修士擁有兩種意境非常困難的原因。
更彆提擁有第三種意境。
也是因為這樣的理由存在,所以三靈根根本就沒有突破金丹的希望。
為何雷仆這麼看不起方鈞?
除了因為為了配合遊芷夢演戲外,還有一個因素那就是雷仆自身是雙靈根。
遠比方鈞這個表麵的三靈根修士,前途遠大。
故而從心底心外都瞧不起方鈞。
但是,不管識海怎麼樣仍由紅雲劍意和白雲劍意衝突,方鈞都不為所動。
他的意識寄居在元神三號上,冷眼旁觀這一切的發生,根本就不建立什麼隔離設施。
任由兩種劍意肆意衝突,仿佛完全不在意這兩種劍意對識海的破壞。
而破壞終有儘時,兩種機製互相衝突,互相改變,互相適應後,最終在徹底被破壞後的識海中達成了一個完美的動態平衡。
你消我漲,我消你漲。
其中白雲劍意占據了40%的份額,紅雲劍意占據了60%。
“是時候了。”
方鈞的意識浮現,元神三號開始統禦識海——
“嗡——!”
剛一接觸,兩種劍意和方鈞的意識開始發生了激烈地衝突。
原因就在於,方鈞為了恢複識海的原本樣子,勢必要改變已經被兩種劍意修改過的識海。
兩種劍意本能的機製自然不願意。
但方鈞毫不畏懼,劍意改回來,他就改回去,你來我往,來回拉扯。
唯有苦一苦的就是方鈞本身的識海。
不過,在剛才觀測兩種劍意衝突的時候,方鈞已經計算出來了。
這個過程對於識海的損傷是可以接受的。
是能夠依靠自身的修複能力恢複的。
所以,方鈞和兩種劍意在識海中進行了戰鬥。
這是他親自選擇的道路。
曾經他也考慮過,是否采用正統的隔離法。
並且以他的能力,可不會像其他修士一樣搞得自己瘋瘋癲癲,而是能夠進行完美的隔離。
然而,在《雲劍真章》和《幽影劍典》這兩本功法中都提到一個境界,那就是極道之路。
這是一條由雙靈根走的,可以超越單靈根修士的道路。
不隔閡兩種意境。
而是讓它們達成生滅平衡。
如此一來,就不在受隨時發瘋的困擾。
同時由於意境的平衡,可以在法力結構中納入到兩種意境,從而讓法力的品質更強。
讓修士自身更強!
也就是戰鬥力更加強大!
故而謂之極道!
但極道之所以是極道,就是因為難,無比的難。
非擁有絕世天賦,以及充足資源的雙靈根修士不可。
按照功法記載,這種能夠成功的雙靈根修士,遠比單靈根的修士還要稀少。
方鈞其實本質上並不是一味的追尋戰力。
倘若有一本能夠直接成仙,但是威力平平,甚至孱弱的功法,方鈞都能夠接受。
但修仙界表麵有著秩序,實則內裡弱肉強食。
如若沒有強大的戰鬥力護道,隻不過是豬圈裡的豬仔,隨著強者的心意宰殺。
再加上方鈞考慮到自己還未成就築基,**的大腦承載著主要的記憶,和思維結構。
以及擁有著升級之後,更加強大的元神三號。
那為何不試試這個戰力強大的極道?
反正他感悟劍意,也是走極端的進入道化狀態,本身就比尋常修士感悟劍意危險了不知道多少倍。
不知過了多久,沸沸揚揚的識海終究恢複了往常的平靜,除了千瘡百孔,以及左右兩地各有兩處劍意以外。
一切都和之前沒有任何區彆。